【冬季防护】寒冬已至,谨防冻伤

文摘   2024-12-27 16:45   辽宁  

冬季气温骤降,一到这个时期,因冻伤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就会增加,这些人有的是长时间户外的工作者,有的是冬季运动爱好者,还有的是防寒措施不足的人。冻伤的风险不容忽视,了解冻伤,做好防护,十分关键。



冻伤的原因

冻伤是由于人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中,导致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氧、代谢障碍,造成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损害。在寒冷的冬季,尤其现在随着气温不断降低,人们在户外更容易受到冻伤的威胁。

常见的冻伤部位

冻伤多发生在血流缓慢且经常暴露在外的部位,如手指、足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

冻伤的症状

冻伤的症状可以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轻度

局部发红发痒、红肿刺痛、感觉异常等。这些症状通常是冻伤的最初表现,如果及时处理,可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中度

皮肤泛白、麻木,冻伤的周围组织可出现水泡。在这个阶段,冻伤已经开始影响深层组织,需要更加谨慎的处理。

重度

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组织坏死、皮肤变黑。这是冻伤最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冻伤的危害

冻伤不仅会导致皮肤和组织的短期损伤,还可能引发长期的并发症,如慢性疼痛、皮肤硬化、感觉丧失等。在极端情况下,冻伤还可能导致感染、坏疽,甚至需要截肢。因此,对冻伤的预防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冻伤的紧急处理

面对冻伤,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可以减轻伤害,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01

脱去潮湿衣服

及时脱去潮湿衣物,移位到温暖环境中。潮湿的衣物会加速体温的散失,因此需要迅速更换干燥的衣物,并转移到温暖的地方。

02

复温

温和加热,可以喝温水,轻度冻伤须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受冻部位可以浸泡在38-42度温水中。但不能用热水或火炉直接接触复温,以免造成烫伤。

03

避免摩擦

避免摩擦,以免组织进一步损伤。摩擦可能会导致已经受损的组织受到更多的伤害。

04

及时就医

冻伤容易造成组织进行性加重甚至坏死,所以冻伤后应及时到专业医院接受治疗。

冻伤的预防

  1. 适当穿着,加强保暖。穿着多层衣物,特别是保暖内衣和防风外衣,可以有效地保持体温。

  2. 避免潮湿,潮湿的衣物会加速体温散失,增加冻伤风险。保持衣物干燥,或者携带备用的干燥衣物。

  3. 避免长时间暴露,尽量减少在低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如果必须在户外,应定期进入室内或温暖的地方休息。

  4. 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热量,有助于御寒。高热量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抵抗寒冷。

  5. 保持活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伤的风险。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出汗,以免衣物潮湿。

  6. 保护暴露部位,如手、脚、耳朵和面部,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冻伤。穿戴手套、帽子、耳罩和围巾等保暖用品。


供稿 | 烧伤创面一病房  刘磊

编审 | 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官方公共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