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干燥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病毒等微生物易于存活。
人体防御能力减弱
由于冷空气的影响,呼吸道黏膜易受损,同时人体的自然免疫能力下降,使得病原体更容易感染人体。
室内活动增加
冬季人们主要在室内活动,且通风较差,增加了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
流行性感冒(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咽痛、发热、头痛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发热等。
保暖防寒
低温会使呼吸道黏膜抵御病菌能力下降。出门要穿戴暖和,尤其护好颈部。室内保持18℃至24℃,避免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适度运动
冬季锻炼不可少,可在阳光好、空气佳时外出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老人、儿童等抵抗力弱的人群,要依自身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如打太极拳、做室内健身操。
合理膳食
饮食对预防很重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橙子、菠菜等)、维生素D、蛋白质(瘦肉、蛋类等)的食物,还要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增强防御功能。
室内通风
别因保暖就紧闭门窗,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可在中午等气温稍高时进行,让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个人卫生
勤用流动水洗手,并用肥皂或洗手液按正确步骤清洗,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尤要注意。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随后洗手。
避免聚集
疾病高发期,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如必须去,要戴口罩。
疫苗接种
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定人群,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可有效预防,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菌。
专家推介
刘 颖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一病房主任
学术兼职:
大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委员
辽宁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委员
大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擅长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栓塞等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无创呼吸机的技术。
从事呼吸内科工作近30年,在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症,特别是在哮喘、顽固性咳嗽、慢阻肺支气管肺肿瘤、感染性疾病和间质主持并建立了支气管镜室,熟练掌性肺病诊治方面有较深的研究;握支气管镜诊治等。
出诊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
联系电话:0411-39531040
17709899087
编审 | 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