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普】尿中有“结晶”,意味着什么?

文摘   2024-12-19 16:12   辽宁  



许多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其中尿常规检查是常见的项目之一。有时,尿常规检查结果会显示尿液中存在结晶。结晶尿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尿液中出现结晶的原因是什么呢?

  尿结晶  



尿结晶检查是尿沉渣检查的内容之一,尿液中是否析出结晶,取决于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温度及胶体状况等因素,当种种促进与抑制结晶析出的因子和使尿液过饮、状态维持稳定动态平衡的因素失衡时,则可见结晶析出。尿中结晶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饮食因素

    摄入过多的富含草酸、尿酸、磷酸盐等食物。

  2. 尿液浓缩

    日常饮水不足,从而析出结晶。

  3. 尿液酸碱度

    尿液的pH值会影响结晶的形成。

  4. 疾病因素

    尿路结石、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会引起尿中结晶增多。

  5. 药物影响

    服用某些药物后也可能出现尿结晶。



 结晶种类 



1

 草酸钙结晶

  • 成因:

    体内的草酸与钙相结合,形成草酸钙,在尿液中沉积后形成草酸钙结晶。

  • 形态:

    常见的八面体结构。此外,还可见椭圆形、哑铃形、跑道样及不规则形。

  • 意义:

    尿中草酸钙结晶提示有并发草酸钙结石的风险。


2

 尿酸结晶


  • 成因:

    尿酸排出的比较多,沉积后形成尿酸结晶。

  • 形态:

    呈黄色、暗棕色,其形状为三菱形、哑铃型、蝶形或不规则形。

  • 意义:

    尿酸结晶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不仅可能导致尿路结石,也是痛风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标志。尿酸结晶的出现可能指示体内存在高尿酸血症,这通常是痛风的前兆。此外,尿酸结晶的出现也可能与其他代谢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3

 磷酸盐结晶





  • 成因:

    磷酸盐沉积形成结晶。

  • 形态:

    1.磷酸钙结晶:通常呈六方板状或针状,有时也会呈现为簇状或放射状。

    2.磷酸铵镁结晶:通常呈棱柱状或八面体形状,颜色多为白色或淡黄色。

  • 意义:

    磷酸盐结晶可见于正常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临床意义。但其如果经常大量地出现,并伴有镜下血尿,则应怀疑有结石的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磷酸盐结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例如,长期在尿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应考虑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长期卧床骨质脱钙等可能性。


4

胆红素结晶

  • 成因:

    血液胆红素过高在泌尿系统沉积形成的。

  • 形态:

    结晶黄褐色,呈细针状,常聚集成束,有时可覆盖于上皮细胞表面或被白细胞吞噬。

  • 意义:

    尿中有胆红素结晶是由于血中胆红素过高引起的胆红素在泌尿系统沉积而形成的, 胆红素结晶提示存在肝胆系统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5

胱氨酸结晶

  • 成因:

    尿液中胱氨酸结晶的出现可能与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有关。

  • 形态:

    为无色、六边形、边缘清晰、折旋光性强的薄片状结晶。

  • 意义:

    尿中胱氨酸结晶体现在它可能是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同时也与遗传性疾病或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关。在遗传性胱氨酸尿症、严重的肝脏疾病、风湿病或梅毒患者尿中可以检出。


6

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





  • 成因:

    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常可以同时出现。通常与一些病理状态有关。

  • 形态:

    1.亮氨酸结晶:黄色/黄褐色,浓缩的小球形或油滴状,折光性较强,有同心圆或密集的辐射状条纹。

    2.酪氨酸结晶:无色或浅黄色的小针状、柱状或板状晶体,有时可见放射状排列的细小针状结晶,具有一定的折光性。

  • 意义:

    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这两种结晶不见于正常尿中,提示预后不良,可见于组织大量坏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昏迷、白血病、伤寒、代谢紊乱性疾病。


7

胆固醇结晶




  • 成因:

    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过多就会析出,形成结晶。

  • 形态:

    胆固醇结晶形态为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

  • 意义:

    胆固醇结晶的出现预示着更严重的疾病风险,如胆结石和胆囊疾病。


8

磺胺类药物结晶




  • 成因:

    磺胺类药物在体内乙酰化后溶解度降低,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

  • 形态:

    可呈贝壳或羽毛状,大小不一,呈黄色。多个羽毛状结晶聚在一起可呈圆形花朵状。

  • 意义:

    这些结晶可能堵塞输尿管,引起血尿、肾损伤甚至尿闭。尿中磺胺类药物结晶的临床意义在于提示可能出现的肾损伤和指导临床用药。

综上所述,尿中结晶多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果您发现自己有尿中结晶多的情况,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如何预防尿结晶 



我院检验科常年开展尿液常规检测,今年新引进优利特US1000尿液分析仪,可进行尿干化学和尿有形成分检测,可分析尿液中存在的结晶,以及其他尿液成分的改变。平时我们要如何预防尿结晶呢?

  1. 多饮水

    确保每天至少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这有助于预防肾结石。对于出汗较多的人,需要摄入更多的水分。

  2. 均衡饮食

    ● 减少高钠食物的摄入,如咸菜、咸鱼和腌制品,因为钠会导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增加肾脏负担,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高盐饮食会使尿中钠排泄量增加,影响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尿中钙盐的饱和度,促进含钙肾结石的形成。

    ● 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花生和腰果等,注意食用方法和量。

    ● 适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和海产品。

    ● 限制动物蛋白的摄入,如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

    ● 减少高糖饮食和酒精饮料的摄入。

    ● 鼓励食用富含枸橼酸盐的柑橘类水果和蔬菜。

  3. 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动有助于防止骨质脱钙,减少含钙结石的形成。同时,运动可以使结晶物质分散,不易聚集,有利于结晶的排出。


供稿 | 检验科  张燕

编审 | 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官方公共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