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INTRODUCTION
本公众号的宗旨就是与国内的同行朋友交流在水域生态/环境、水产养殖和渔业科技等领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研究心得、研究进展和问题探索等内容。因为本人主要研究领域在淡水生物、淡水养殖(渔业)和淡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等领域,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一起来分享2025年1月8日Nature上的一篇关于淡水生物灭绝风险的论文:(全球)四分之一淡水生物面临灭绝威胁One-quarter of freshwater fauna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您想了解全文,可以点击文后的“阅读原文”下载。
以下是小编对该文章的一些介绍解读,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文章摘要
淡水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计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正面临巨大压力。以往的全球灭绝风险评估未涵盖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物种。本研究通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对23,496种淡水十足目甲壳类动物、鱼类和蜻蜓目昆虫进行了多分类群的全球淡水动物评估,发现其中四分之一面临灭绝威胁。主要威胁包括污染、大坝和水资源提取、农业以及入侵物种,过度捕捞也是导致灭绝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发现,受威胁的四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在优先考虑稀有加权丰富度时是淡水物种的良好替代指标,但在基于最范围受限物种进行优先排序时表现较差。相比之下,淡水非生物因素(如水资源压力和氮含量)的表现甚至不如随机选择。因此,尽管全球四足动物保护优先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淡水动物的需求,但由于关键威胁和栖息地的差异,仅靠保护四足动物无法确保在地方层面保护淡水物种。
相关背景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下降,淡水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1970年至2015年间,自然内陆湿地面积减少了35%,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目前,65%的湿地栖息地面临中度至高度威胁,37%的超过1000公里的河流已不再自由流动。尽管淡水生态系统仅覆盖地球表面不到1%,但却支持超过10%的已知物种,包括约三分之一的脊椎动物和一半的鱼类。这些淡水物种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养分循环、洪水控制和气候变化缓解,还支持着全球数十亿人的文化、经济和生计。IUCN红色名录的全面物种灭绝风险评估被用于记录和跟踪生物多样性状况的趋势,并为国家到全球层面的生物多样性战略、政策和优先事项提供信息,以阻止和扭转物种丧失。
研究方法
研究者完成了对23,496种淡水物种的多分类群全球淡水动物评估,包括淡水十足目甲壳类动物、鱼类和蜻蜓目昆虫,使用IUCN红色名录的分类和标准来评估它们的灭绝风险。评估过程中,专家们根据可用的最佳数据应用和验证标准,并考虑了数据质量的多样性,以确保即使在数据匮乏的物种中也能广泛适用。评估涉及超过1000名物种专家,通过100多个研讨会以及额外的远程评估和审查工作完成。研究还考察了受威胁的四足动物和两个广泛使用的水文变量(水资源压力和氮含量)是否是受威胁淡水物种的有效替代指标。
关键结论
-灭绝风险:研究发现,24%的淡水物种面临灭绝威胁,与四足动物中23%的受威胁比例相当。其中,十足目甲壳类动物受威胁比例最高(30%),其次是淡水鱼类(26%)和蜻蜓目昆虫(16%)。自1500年以来,已有89种淡水物种被认为灭绝,还有178种可能已经灭绝。此外,23%的淡水物种因数据不足而无法评估其灭绝风险,这一比例远高于四足动物的10%。
- 威胁因素:54%的受威胁淡水物种受到污染的影响,39%受到大坝和水资源提取的影响,37%受到农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8%受到入侵物种和疾病的影响。大多数受威胁物种(84%)受到多种威胁的影响。与四足动物相比,淡水物种面临更多独特的威胁,如污染和水资源管理问题。
- 栖息地:自然内陆湿地是淡水物种的关键栖息地,其中永久性河流是受威胁淡水物种最常使用的栖息地,支持71%的受威胁物种。淡水鱼类依赖的湿地栖息地种类最多,包括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湖泊、季节性河流和永久性池塘等。喀斯特地貌的受威胁物种比例高于预期,这可能与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面临的威胁有关。
- 空间分布:淡水物种的丰富度在热带地区最高,集中在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非洲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以及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到新几内亚的热带亚洲。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集中在维多利亚湖(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的喀喀湖(玻利维亚和秘鲁)、斯里兰卡的湿润地带和西高止山脉(印度)等地。
- 替代指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受威胁的四足动物在优先考虑稀有加权丰富度时是淡水物种的良好替代指标(物种积累指数SAI=0.66),但在最大化包含最范围受限物种时表现较弱(SAI=0.58)。相比之下,淡水非生物因素(水资源压力和氮含量)的表现远低于随机水平,表明它们不适合作为淡水物种保护的替代指标。
研究意义
该研究提供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的系统评估,强调了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紧迫威胁,并指出了保护淡水物种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仅依赖于四足动物或非生物因素的保护策略是不够的,需要针对淡水物种的独特需求制定保护措施。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扩大淡水物种评估的分类群覆盖范围、定期重新评估以及加强全球淡水红色名录数据集的重要性,以支持基于证据的管理和保护行动,并为保护淡水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展望
研究建议未来的工作应包括扩大对淡水物种的评估,涵盖更多分类群,如淡水贝类、毛翅目、石蝇目和蜉蝣目等,并定期重新评估现有物种的状况。此外,还需要将淡水生态系统纳入IUCN红色名录的生态系统评估中,并推动全球环境框架下对淡水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行动。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以上是小编对论文的初步解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文章感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阅原文,也欢迎就文章的观点与我们开展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