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选育成的优良水产新品种,与推广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有什么不同?

文摘   2024-12-16 21:25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在公众号上发些推文,主要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发表一些不重要的推文,既浪费大家的时间,也甚至可能因为我的一些以偏概全的偏颇观点给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们产生误导。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自觉科普宣传,也应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因此尽管存在上述嫌疑,我还是坚持利用空闲时间来发表一些文章,以阐明一些自己的观点,不当之处,竭诚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最近因为工作繁忙,所以一晃停更又有一月有余,所以今天再次勉为其难地续更一集,聊以自慰。

1

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人们都非常重视对各种作物(养殖生物)的新品种选育,品种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业内也常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一个品种可以造就一个产业。这些比喻或说法,都表明了优良新品种选育及其推广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方面,我国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是水产养殖业学习的榜样,其良种覆盖率极高,与此相比,还有很多水产品尚没有育成的良种。但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水产新品种选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每年都有很多新品种被选育出来,且大多都是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原良种委员会的审定,并在各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给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育成优良水产新品种的推广,应该要与相应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的推广有所区别,如果不注意这些区别,随意推广这些新品种,可能会对我国各地的水产生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带来不利的影响。以下是我们对水产新品种推广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不知您是否认同呢?

2

(1)为什么说育成的水产新品种在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农作物新品种、畜禽新品种是不同的呢?

这是因为,与农作物和畜禽动物相比,我国的水产养殖对象大多属于非彻底驯化的物种,换言之,农业上栽培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土豆、玉米、棉花等等)和畜牧养殖所用的畜禽动物(猪牛羊和鸡鸭鹅等)都是彻底驯化了的生物,其没有野生种群,因此这些驯化生物,即使在养殖过程中逃逸到大自然,也不会对任何野生动物或自然界的植物产生基因污染,但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对象的新品种,还没有一种(引进种除外)是没有其野生同源种(conspecies)的,因此,一旦育成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可能会存在选育种与野生同源种之间的杂交风险,从而将被人工选育品种的遗传组成(低遗传多样性)影响到野生种群中,使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受到影响。因为新品种的推广通常力度都比较大,且其覆盖范围广,远比生物的自然散布范围更大,因此新品种的大范围推广,对它们的野生同源种不同种群的自然遗传格局会产生影响。我们的研究显示,存在人工放流的地区,很多鱼类物种的演化进程,远远快于没有放流地区的同种类种群。而人为推广的新品种逃逸,对自然种群的遗传改变可能更大,其潜在的破坏作用也可能更大,因此应该要避免这种影响,而畜禽和农作物的育成品种的推广,对野生生物种群的影响几乎没有。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似乎还没有引起业界的重视或关注。

(2)如何才能减少育成优良水产新品种的推广的上述负面影响呢?

在有野生同源种的地区,推广选育新品种时,应该要把选育的水产新品种,最好制种成三倍体等不育品系,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和成果,更有利于减少因逃逸而可能产生的对自然界种的同源种的潜在基因渐渗影响。

即使在没有同源种地区推广,选择不育优良品种的推广,也会减少外来种入侵的风险,在保护选育成果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故窃以为值得大家的重视,在此提出来,不怕贻笑于全国的同行面前。


指点米津
为您介绍我国淡水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渔业发展的最新成就、介绍全国各地的特色高品质农产品和水产品、为您介绍全国有特色的农业、渔业旅游,帮您规划相关的农旅路线,为您提供大健康方面的知识等各种有参考价值的相关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