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几天前,武汉大学校史馆焕新开展。作为整个校史馆重新布展的主要见证者、参与者,看到展厅展览内容翻了三倍,并且有大量实物资料展出,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设计,让我主创团队深有同感的三个字就是“赢麻了”。
不过这几日也在想,这次重要的展品这么多,大家一定要特别关注的是哪些?或者说,哪些可以作为镇馆之宝?我在历史展厅(2000年以前的展出部分)选了十个,我想这也是我心目中不容错过的镇馆之宝,不过这里有少部分是复制件,那暂且可以称为不可错过的亮点吧!
【一】
这是1917年6月,由张渲校长签发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第一届毕业证书(复制件)。也是目前为止所见,武大前身里面最早的一张毕业证书。
【二】
这是1928年6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秘书处就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为“国立武汉大学”定名并聘请9名筹备委员一事致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树杞的函件(复制件)。据其所载,6月13日蔡元培曾致电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李宗仁,将“鄂省大学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这也是目前所见“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字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政府公文里。
【三】
这是国立武汉大学1933年的界碑,目前一共有四块。最完整、最清晰的这块目前在展厅中进行展示。这块石碑是国家一级文物。
【四】
印章一组,分别为“国立武汉大学”木质印章,“李四光印”象牙印章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以及“李达”木质印章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据笔者经验,李四光印章应当是他在武汉大学兼任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期间所使用的个人私印。而李达的木质印章,应一般作为学位证、毕业证以及其他公文的签名章使用。
【五】
这是1938年夏,周恩来在国立武汉大学大操场作抗战演讲时给某位武汉大学同学在《俄语一月通》上的亲笔签名。后来该校友将此文物捐赠给武大,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六】
这是国立武汉大学在乐山时,第二男生宿舍的门牌。武大从四川复员珞珈山后,这块门牌被当地农民作为床板使用几十年,因此还有锯掉部分上下两边比较长的部分以合床板长度的痕迹。后来,这块门板重回武大,并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七】
这是著名电工与电子工程专家、中国第一代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校友生前捐赠的求学时期的讲义与学习笔记。乐山时期的武大,虽然条件艰苦,但同学们认真学习,高歌猛进的精神绝对值得敬佩。
【八】
这是朱裕璧教授1934年从德国带回来的显微镜,也是湖北省立医学院建院初期唯一的高档教学仪器。
【九】
这是毛泽东主席1951年4月给武大校友陈文新的回信(复制件)。内容是“文新同志,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们姊妹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问候你的母亲。祝进步!毛泽东”。武大校名标准字体“武汉大学”四字便是来源于此信封。
【十】
到了第十个,我实在没有办法选出更重要的文物了。我觉得都很重要。难以取舍。一共六件,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①这是1932年7月,由王世杰校长签发的国立武汉大学第一届毕业证书(复制件)。王世杰校长在校时间并不长,他只送走了第一届毕业生。这一届毕业生只有46人,目前馆藏只有这唯一一件。
②这是1934年1月11日,国立武汉大学征购狮子山一带土地的地契(复制件)。狮子山,也就是今天樱园宿舍、理学院、老文学院、老法学院和老图书馆所在的这一座山(这里集合了武大早期建筑一期工程的绝大部分)。
③这是国立武汉大学时期的校徽。在武大历史上曾长期使用,直到现在仍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④这是1945年8月10日《诚报紧急号外》(复制件),武汉大学师生是这一天就知道日寇投降的。该报是武大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生前所藏。
⑤这是1946年1月和8月,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在四川乐山与武昌珞珈山两地的观测记录。1947 年 11 月,梁百先在 Nature 发表 F2 Ionization and Geomagnetic Latitudes 论文,通过这些观测记录分析研究 F2 电离层的临界频率 foF2 与地磁纬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电离层赤道异常现象。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珞珈山每晚向上射出的绿光,这一项观测试验武大已经坚守了几十年。
⑥这是1952年11月15日,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任命李达为武汉大学校长的通知书(复制件)。到目前为止,李达仍是武汉大学历史上担任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
好啦,以上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可收藏本文打卡。大家如果想参观,详情可以登录武汉大学校史馆官网查询。提前两天可致电安排讲解。
那么大家觉得武汉大学校史馆历史展厅部分,最亮眼的10处镇馆之宝是什么呢?请投票吧!
关注我,一起做一个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