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
近年来,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流动传承,生生不息
书页翻开,娓娓道来的叙述
展露同样的澎湃心怀
杨芙清院士在序言中深情写道
大学者,大师也
北京大学一直不乏大师
在北大,学人们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
“燕归来”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上演
在推陈出新中继承着北大“常为新”的精髓
“燕归来”编选了一批学在祖国、教在燕园的中青年学者的故事。他们带着求知的愿望走出国门,锤炼专业能力,最终回到中华大地,播撒学术的种子,“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北大这片热土为国家培养下一代栋梁之材。这部书的编选正值祖国迎来新征程之际,我相信它能够激励更多青年,也启迪正走在学术道路上的学子,使他们成长为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
——杨芙清
《燕归来》 序言
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算起来我进入北大已有70年了。从一名19岁的大二学生到“90后”,在北大学习、在北大工作,北大的每一点变化都深印在脑海中。我对北大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常为新”之精神,感受颇深。这部名为“燕归来”的书对北大的面貌和精神有鲜活的展现。
“燕归来”编选了一批学在祖国、教在燕园的中青年学者的故事。他们带着求知的愿望走出国门,锤炼专业能力,最终回到中华大地,播撒学术的种子,“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北大这片热土为国家培养下一代栋梁之材。这部书的编选正值祖国迎来新征程之际,我相信它能够激励更多青年,也启迪正走在学术道路上的学子,使他们成长为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
说起来,我也是“燕归来”的一分子。1957年1月,经由导师推荐,我参加了我国第一个赴苏学习团,奔赴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学习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
这期间最令我难忘的是毛主席的接见。1957年11月17日, 毛主席率团访苏,抽出宝贵的时间到莫斯科大学接见留学生。那时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大约有三千人,莫斯科大学礼堂坐不下,把剧场小礼堂都挤满了。我们早早就去占位置,大概坐在第七八排。就是在这次接见中,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听了毛主席的讲话,我们非常振奋。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几句话不断激励着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
1958年4月,我根据国家需要转入莫斯科大学,师从苏联著名计算科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维奇·舒拉勃拉学习程序设计自动化。在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我不仅见到了当时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学到了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了程序设计自动化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对做科研的感悟更深刻了。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研发了分析程序,并写出了“分析程序”论文,发表在《莫斯科大学自动化文集》上。我在计算中心工作的苏联同事们看到后建议我申请副博士学位,但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按规定申请学位需要通过资格考试,就要再花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次派我来学习没有拿学位的任务,况且国内亟需这方面的人才,我必须尽快回国,报效祖国。
1959年,我从莫斯科大学回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被分配做导师徐献瑜教授的助教,辅导毕业班的程序设计自动化课程,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
毕业班的同学和我年龄相仿,因而很容易沟通,亦师亦友, 加上还有进修教师,是一个很好的集体。我和陈堃銶负责他们的毕业设计,选题就是做一个编译程序。那时北大甚至国内都鲜有此类工作,我们可算是大胆。但有国外学习的经历,我们又有敢于创新的勇气。我还把从苏联带回的绘图工具拿出来,大家都抢着用。总算没有白带,让它有了用武之地。在一个教室中,同学分成几组,我是“总设计师”。问题分组讨论、方案集体论证, 如此往复,有争论、有赞叹,热闹非凡,也收获颇丰。方案定下来,分组画出框图(即流程图)。经过大家努力,我们设计出了厚厚的一册编译程序框图,还给它小心地系上了红丝带。这班同学中也有不少人后来成为研究编译系统的专家。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从国外带回的宝贵知识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培养了重大领域所需要的一批紧缺人才。今天,我国已经在很多科研领域有所突破,但也仍有一些亟待攻坚的“卡脖子”工程。当前,我国发展又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使我们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北京大学责无旁贷,北大学子也更有机会和条件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优秀人才。北大多方面地重视人才,我相信北大的学术传统仍将赓续不断。
大学者,大师也,北京大学一直不乏大师。在北大,学人们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燕归来”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上演,在推陈出新中继承着北大“常为新”的精髓。有一流的师资才能创建一流学科,吸引一流学子,培育一流人才,做出一流成果。大师者,德也。有德之才,才是有用之才。他们不仅有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有高尚的品德。他们身上体现出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在他们身上处处体现出以德育人的精神。大师与后学们不断探索、薪火相传,他们的精神与学术相融相合,造就了北大的风范,并将永远传承!
杨芙清
2024年1月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一代代青年学者出发又归来
燕园始终是心之所系,情之所牵
这一方生机蓬勃的园子
串联起意趣丰盈的生命体验
初入燕园
草木芜杂之间
隐伏着延伸向未来的路径
归来之时
园中留下的褶皱印痕
又生长出全新的意义
从台下到台上
昔日的学生与如今的老师
越过数载光阴
融汇交叠一处
燕去归来,在北大这片广阔的天地间
他们开拓求索,奋力生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归燕们”的求知之路并非坦途
其中不乏误打误撞的偶然
亦或曲折蜿蜒的“弯路”
但驻足回望之际
便隐约可见一条清晰成形的路径
贯穿其间的是从求学之初起
便心系祖国的家国情怀
1998年,陈鹏在北大百年校庆之际入学
多年的海外漫漫求学路
他牵挂的始终是祖国的建设与发展
他也期待着回到北大后
将思想的火花碰撞出新的科研方向
我是1998年,也就是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入学的那一届学生。我之所以选择回来,不仅是希望祖国强大,而是真正地投入当中,投入到建设祖国的行列当中,来让祖国更强大。北大一直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兼容并包的底蕴文化。在想回到国内建设祖国的时候回到这里,和同学们亦师亦友,共同进步。
——陈鹏
陈鹏,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化学生物学系主任,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交叉学科学位分会主席,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亟需人才的20世纪70年代末
年仅11岁的孟杰自学苦读
立志早早进入大学求学
1997年,孟杰回到北大物理学院
他相信, 在祖国
一片学术研究的沃土正在孕育
一大批科研人才有待培养,而自己责无旁贷
孟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首位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0年)
幼年跟随父亲“留法”的徐扬
在《人民日报》上以稚嫩之语
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的愿望
在海外求学多年后将学术之根
重新根植于祖国热土
徐扬,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
谢俊逸辞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终身职位
加入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谢俊逸,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
国家发展研究院沈艳
用“命定”来描述自己回到北大这一选择
在她看来,美国多她一个不多,没有她也不少
但“中国不一样,北大不一样”
沈艳(中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行远复返,沉潜求知
《燕归来》中的学者们
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立志“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做出来”
深耕p进霍奇理论的刘若川
接连在四大顶尖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
是该领域“最好的世界级专家之一”
刘若川,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
在软件工程领域奔赴不息的谢涛
2021年获软件工程顶级国际会议ASE
最有影响力论文奖
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
谢涛,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副主任
从小与数学结缘的刘毅
受邀在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作为其领域世界级的代表学者进行报告
刘毅,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他们是学术领域成就卓著的“大牛”
也是课堂上严谨认真
有时让学生“叫苦不迭”的老师
中文系秦立彦为本科生讲授西方文学史
第一堂课就会给出“体量巨大”的书单
强调学生要直面经典文本
秦立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当被问及“希望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标签”时
经济学院吴泽南毫不犹豫地说
“我希望是老师
不是名牌大学的‘教授’
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吴泽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
他们也是学生眼中亲切平易的大朋友
法学院薛军是大家口中
诚恳热心的“薛sir”
会耐心帮学生寻找在期末考试后丢了的手机
薛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抛却纷扰嘈杂后纯粹的热爱与激情
是他们身上明丽耀眼的光
拂去厚重晦暗的阴霾
让学生们洞见理想的自己
“她让我看到了一个
在对现实保持清醒的同时又热爱生活的榜样”
同学们如是形容投身葡萄牙语研究与教育的樊星
樊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
跨越数年光阴
他们清晰窥见燕园的细微变化
给出对抗“内卷”的良药
外国语学院毛明超允许学生在作业中犯错
希望“给自由的学术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
毛明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
来自教育学院的王利平
常常给学生们讲授卢梭的《爱弥尔》
相信教育最重要的意义是让人“学会承受忧患”
王利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
“知本心,不盲从”
是光华管理学院孟涓涓
对“焦虑症”开出的最佳处方
孟涓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为学为师,臻于至善
望形表而践履,聆嘉声而响和
于弦歌不辍、承前启后之中
精神、学术之高地得以塑成
《燕归来》所展现的,是一群正在创造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的故事是“进行时”,还有很多篇章值得期待。
《燕归来》的故事也是“进行时”,燕往燕归,学问与校园鲜活如许,一代代人继续前行,我们仍在期待和发现更多的“燕归来”。
从2017年至今
十余位学生记者参与了《燕归来》系列的采写工作
从联络老师、面对面采访,再到写作成文
在生动鲜活的交流与书写中
四十五位青年学者的为学为师之风
经深度挖掘后渐次呈现
燕去燕归,光阴转毂
学脉承递,薪火赓续
勾连起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脉络
北大精神
流动传承在一代代北大人的生命历程中
他们是见证者,也是书写者
初逢与重返遥相应和
其间晶莹陆离的记忆碎片
钩沉起散落在幽寂岁月中的无数个瞬间
在持守恒定与瞬息万变间
连缀起生生不息的北大校园文化
“在采访交流中,我总是会不自觉地去追问老师们支持他们走到如今的力量,是在挖掘老师的故事,也是在追问确认我自己的未来,以及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中可供汲取的经验。听老师们讲他们作为学生时如何与老师交流,听老师们讲他们作为老师时如何和学生交流,这种来自两个基点的视线交汇,是我认为获益犹多的,也是想分享给读者的。”
——学生记者 马骁
经由学生记者的视角
新燕与归燕的对话与互映蕴藏于字里行间
由此凝结成《燕归来》独特的精神资源
昔年园中彷徨不安的生涩足迹
已成为可资借鉴依循的清晰小径
今天后学们鲜活的迷茫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