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润物无声的“传奇”故事

文摘   2024-06-19 15:01   北京  



18年,他在北大的“传奇”从每天凌晨4点开启  


24岁进入北大

他以燕园为家

在此默默倾注了18载光阴

每年工作360天

每天从凌晨4点开始

他带领生产小组让颗粒饱满、软糯清香的米饭

从车间来到师生的饭桌前

工作时雷厉风行、一丝不苟

提及家人时满面春风、眼角弯弯

“爸爸在北大等你”

是他对孩子的思念和祝福

他是北大餐饮中心米饭生产线班长

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蔡传奇





一个润物细无声的
“传奇”故事




线
18


“一年365天,米饭班组在岗360天,位于农园南侧的这条米饭生产线,只在大年初一至初五的时候停工。为了保障午餐的米饭供给,北京大学餐饮中心米饭班组的早晨开启于凌晨4点。”


作为全北大“起得最早”的人之一,这样的工作日程,米饭生产线班长蔡传奇已在北大体验了18年。他从“小蔡”变成了“老蔡”,也从青葱小伙变成了成熟老练的“定海神针”。北大对他而言,已是家一样的存在。




天还没亮,北大的“米饭后勤队”已然有条不紊地运转了:检米筛米,放水上米,浸泡洗米,明火蒸米,检查入箱……一整套工序下来,白米饭颗粒饱满,清香软糯。从10点开始,一切检查无误后,一箱箱米饭便从农园南侧的生产中心出发,配送至各个食堂,为全校师生提供强有力的食品后勤保障。


“米饭班组一共有7个人,每天生产的米饭重逾1.4万斤”,生产工序都在一条流水线上完成,井然有序,“我们的米饭都是明火蒸的,比电饭煲做出来的好吃。”蔡师傅自豪地介绍道。


2002年,北大引进现代化米饭加工流水线设备。两年后,24岁的蔡师傅带着对北大的憧憬和向往,从家乡来到北大工作。“虽然没有考上北大,但是来这里工作也觉得非常自豪。”




日日夜夜的陪伴守候,蔡师傅和这条流水线的设备已然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只要在它们身边,看见它们在正常运转和生产,蔡师傅就倍感踏实、幸福。


谈及这些年来的工作,一次“虚惊”让蔡师傅记忆犹新:“学校的水管有一天因为施工被不小心挖断了,所以上午八九点的时候就停水了。没水就没法洗米蒸米,那学生中午怎么吃饭?”餐饮中心紧急联系水厂,一桶一桶干净清澈的水靠人力运送过来,蔡师傅带领班组立即下手淘米。


6月的北京酷暑难耐,车间仿佛蒸笼,恰巧又赶上排风设备故障,米饭班组全体成员在闷热不透风的车间里蹲着淘米,热浪裹挟潮湿,稍一起身就会被机器的高温灼伤。


回想起来,蔡师傅仍觉“惊心动魄”,不过很快就转为了自豪: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一点都没耽误。几千斤大米全是人工淘出来的,当天中午所有的米饭也都按时送到了。学生完全不知道这饭都是手工做成的。”






“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食堂也要常常创新!”


北大的米饭做法,几十年来一直是比较传统单一的大白米饭。然而2022年,全新的燕麦混合米饭在北大各个食堂悉数亮相。


“好多同学都是专门去点燕麦混合米饭,这米饭农园有,家园有,燕南也有。这是我带领我们团队研发出来的。”提到这次创新,蔡师傅难掩开心的笑容。


改革传统米饭做法原本只是内心的一个小想法,餐饮中心提出研发新产品的要求使蔡师傅更加笃定,他决定带领团队做出一款好吃又健康的米饭。“我在琢磨这个事儿的时候,手机里正巧放着短视频。看到家里电饭煲能做出燕麦白米混合的米饭,就想这能不能搬到我们的大炉里面,咱们也给蒸出来。”



有了这个想法后,蔡师傅和团队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进行实验。燕麦营养价值高,但燕麦饭的口感相对要粗糙一些,吸水性和蒸煮的温度和普通的稻米不一样,不同厂家和批次的燕麦品质也不同。如何保证燕麦饭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兼备,这是蔡师傅遇到的难题。


从燕麦和大米的配比,再到浸泡时间、吃水量、蒸煮温度……蔡师傅和团队挨个尝试,逐一击破。看似简单的一碗燕麦米饭,从短视频的一个想法,再到将它们完美地呈现在大家的餐桌上,“真是费了不少工夫”。



回忆起这18年的工作点滴,蔡师傅说“工作更像三步走”。第一步是作为新手,熟悉各种操作与规程,适应每天的节奏。重复和枯燥的工作没有磨灭蔡师傅的热情,第一步的稳扎稳打使他在第二步的日常工作中游刃有余。


“现在是第三步,我能总结出自己的方法,也能做一些改进,从而压缩运营的成本。以前只知道埋头干活就行了,现在可以说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配合。”


这套和蔡师傅朝夕相伴的、在北大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的米饭流水线设备仍在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我跟这套设备已经有感情了,我们正在研究如何用这套老设备做出更多营养搭配的大米饭。”燕麦米饭之后,对满足不同口味的杂粮混合饭的研发,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蔡师傅话少内敛、稳重可靠

但提起自己的家人

却眼神发光、嘴角带笑


在其他人回宿舍休息时,蔡师傅常常会待在值班室里读书看报。值班室不大,靠里是一张小床,接着是两张简陋的桌子,上面整齐地摆着一些书和文件夹,墙上还贴了一张纸,写着与工作相关的事项。



一进屋,就能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一个纸盒,上面写着“手机存放处”,这是米饭生产线的师傅们在进入生产线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放下手机。在这里放下手机、穿上工作服、戴上厨师帽,而后才能开始一天的工作。

闲暇时,蔡师傅会欣赏窗外的风景——窗外正是一条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要经过的路。每天上下课的时候,很多北大学子都会从这条路上走过。蔡师傅说:“每天看到学生从宿舍走到教学楼,状态特别带劲。北大的学生们充满了青春活力,让人感觉生机勃勃,就像毛主席说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蔡师傅偶尔会到五四操场夜跑。日常没什么娱乐时间的他,会用跑步来缓解一天的疲惫,也在微风中感受生活的惬意,“和同学们一起跑步,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



蔡师傅话少内敛、稳重可靠,但是提起自己的家人却眼神发光、嘴角带笑。他的妻子和他是同乡,也是北大后勤人员的一分子;他的孩子目前在上高二,正处于准备高考的关键阶段。前几天给孩子打电话,他鼓励孩子:“爸爸在北大等你,来了我给你做米饭吃!”受到父亲的感染,蔡师傅的孩子也把考北大作为自己的理想。


北大于蔡师傅而言,不仅是年少的向往和多年的工作地点,更是相互见证成长和变化的“老友”。他在北大的生活简单,却又如静水一般流深。他“润物细无声”的服务与付出,早已缓缓浸入北大师生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中。


这世上有多少耀眼夺目的花朵枝叶,就有更多软沃无闻的泥土。在燕园,像蔡师傅一样默默付出的人不计其数。每当我们聚焦到其人其身,总会为他们身上坚韧、温暖的生命力量所深深动容——


这力量生生不息,让个人挥洒光芒,也为社会注入活力。


文│杨蕊菡、刘亚凡

摘自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看见身边的光:北大一线劳动者的真实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



▼点击图片,好书购回家


《看见身边的光:北大一线劳动者的真实故事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


他们或许不是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
也不是学术史上闪烁的名字,
却成为你我平凡生活中最踏实和温柔的底气,

在时节如流中守护着笃定与恒常。



阅读培文
社科、历史、电影、艺术、人文是“培文图书”的焦点,关注当下,紧扣时代,但又保持着“激情的疏离”。希望我们的热忱和冷静, 能为我们的时代留下一方培育文心的净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