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稍稍找到当老师的感觉

文摘   2024-09-10 11:48   云南  

回想八年前,我成了一名小学老师,自此我以为自己端上了铁饭碗,生活工作不再有烦恼,一入体制门,方可一劳永逸。
也确实,这片沃土把我从45公斤养成了55公斤的胖子,在长胖的路上风驰电掣,生活的第一烦恼就是如何减肥。
一路走来,有过年轻气盛的躁动,有屡遭挫折的茫然,有初为人师的欣喜。
在成为职初教师的那几年,我不太清楚自己作为教师要做什么,蠢蠢地把分数看作衡量自己和学生的标准,在教育路上吃亏碰壁。
是学校领导和前辈同事们让我看到事必作于细,数不清的晨曦暮霭,他们奔忙在两点一线上,有条不紊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镇定自若地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在各种各样的表格之间华丽转身。
他们是榜样,是灯塔,在我迷惑之时,给我拨云见日的力量。
看了太多老师临近退休时,仍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是他们让我理解于漪老师说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因此,我愿一直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成长。
我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老师呢?大概是当了妈妈后,有了妈妈的角色,我才知道做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没有孩子以前,我所有的工作全凭一腔热情,都是站在“我是为你好”的一腔孤勇。
当了妈妈后我开始向下看孩子,看到孩子的弱小和无助,看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看到他们不是在这里发光就是在那里发光,孩子生来不同,就像百花园的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我学着去接受并尊重孩子的差异。一个成年人,只有意识悄悄改变了,才能自发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以前我不能完全理解“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门为将来。”
也是在当了妈妈后,我开始思考自己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小孩,面对学校的孩子,我想假如这是我的孩子呢?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能教给孩子们什么?
我开始试着不紧盯孩子们的分数,尝试用阅读去拓宽孩子们成长的宽度。身在山区,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身于农村,长于农村,工作于农村的我相信,我可以带领孩子们将阅读作为桥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擅长于做什么,也是在多次碰壁后清楚自己并不是一个讲课能手,站往人多的舞台前会战战兢兢,沮丧、失落,怀疑、茫然的情绪伴随了我好几年。
但我并不想以此为借口放弃自己,我把目光重新聚焦在自己身上,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思考在自己的职业范畴中,我能做什么,有什么是能拿得出手且有益于师生的。
我发现自己喜欢阅读,一定程度上是阅读带动了今天的我,阅读不仅关乎知识的获取、视野的拓展,更影响价值观的养成。
所以,我想或许可以带着孩子们读书。于是我在网上看到了亲近母语公益、橡果书院、担当者行动。他们致力于乡村阅读,用阅读推动未来,为全国尤其农村地区规模化培养专业的儿童阅读指导师,通过培养乡村教师成为理解读写和精通读写的教师,进而帮助老师们所授的乡村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达到流利化水平,成为有自信、会阅读、善表达的孩子。
橡果书院开发了一系列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读写绘、长文挑战、整本书阅读等课程,老师们可以免费申请学习,助力自己成为初级、中级、高级儿童阅读指导师。
我正在学习的路上,学习虽苦,却也能和孩子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看到一个个灵光乍现、奇思妙想、活泼可爱的孩子。
阅读之路漫长而见效缓慢,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书籍的力量,它会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困惑。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读身边的前辈和同事,保持谦卑之心,汲他们之所长补己之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之路漫如长河,波涛汹涌,坎坷不平。在这条道路上,团队之间的互相支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同行者。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共同抵达教育的彼岸。
愿我们携手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在教育路上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丰硕的果实。

冷冷冷静
只为记录日常和蜗牛般的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