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南京之前,我被网上金黄的秋景所吸引,同事说南京值得好好转转。
到了南京,我沉醉在随处可见的文化气息里,在这样的文化古国我听着亲近母语教育论坛中流动的文字,看着台上台下闪光的人,我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黯淡着黯淡着,曾有那么几刻,什么都不想说了。
可顶着极小的脑容量,极力想记录当时所听,想着回去后可能极少会翻阅这些笔记,决定还是要重新梳理所学所想。
01
来自新疆的丁羿老师讲述他的阅读教学故事《一个人的世界在书架上》,多么明亮的主题呀。可惜我没读过这本书,阅读的第一步不就是有书有场吗?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氛围来自家庭和学校。家庭可以为孩子布置一个阅读的场,让家里不多的书支棱起来。一年级时口头调查过学生家里的藏书量,向家长提议给孩子们买一个简单的书架或自己动手做一个书架,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从照片上看到有三个家庭的书架立起来了。这就是改变。
一所学校想要变革,或许真的可以通过阅读的力量来撬动。首先我们老师要永远相信经典的力量,永远相信孩子的潜能。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在校园建设图书角,在校园开放图书馆。
我们班级的图书算是全校最新最适合儿童的吧,在爱心朋友的精心挑选下,我们的学生都爱读那些书,如果不是被每日的功课所追赶,我相信他们翻阅的频率会更高。所以,给他们时间吧,我控制不了家庭的活动时间,但课堂上的时间自己能做主。
阅读课我们仍可以坚持每周一节,事实证明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教学。读书分享会这点可以在班上多开展几次,给时间才有成效。放在自己身上应该可以先打开自己,小范围尝试。所有的一切确实是只有先做起来,思路才会越来越宽。
若凡事都把困难想在前面,那真的是束手束脚、寸步难行了。
02
徐冬梅老师在演讲中说亲近母语举办点灯人素养大赛,不是为了让少数老师走上红地毯,让儿童阅读也成为赛课场。而是希望通过寻找和树立榜样,呈现一种样貌,表达一种倡导,培养真正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成长的点灯人。
在现场就被击中,粗俗的我最初想带着孩子们阅读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学天天是字词句段,除了读教材,对课外书就没兴趣了。作文也是靠老师猜学生背来提分,另外自己也想换条路来突破自己。这样一听,格局一下打开了,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呀。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都是要走进儿童的内心,彼此才会成长。在昨天的点灯人大赛综述环节,我又一次被来自凉山州星辰尔且小学的付海亮老师所折服。初次见他是在八月的成都研习营,带着我们破冰,一张与世无争的脸让我和旁边的小伙伴小声议论,“好没见过那么温润如玉的人了。”后来知道他是凉山州的支教老师,在执教整本书阅读《时间机器》时,他不紧不慢地把学生引入一个新的思维高度,平等开阔的对话让台下的老师们惊叹不已。就连一个对科幻不感兴趣的我都跟着他的提问不断翻阅书籍找线索。再见他,很难不被他圈粉。身处凉山州腹地,面对数十个彝族孩子,他带着孩子们读《日有所诵》、读绘本、讲故事去了解课本外的世界。一年级入学的前两个月都没有读语文书、没有学拼音,就用各种方式读童谣童诗,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美,挑出语文书中能唱能跳能玩的部分带着孩子一起唱啊跳啊,到了11月份才开始学拼音,一年的阅读打底,他们的平均分达到了70多分,创造了当地的奇迹。
这种豁出去的教法,让我更加相信阅读的力量。或许在教学成绩面前我们不敢尝试,就像我刚折回来带一年级时,还不知道亲近母语,发现《日有所诵》这套书不错,买回来投影带着孩子们读了一个月,我看到他们读童谣时的欢喜,读童诗时眼里的光芒。在教学进度面前我把那种光芒一盖而过,埋头于语文书的笔画、笔顺、拼音、字词。听了付老师的教学故事,再看看他满身的松弛感,同为乡村教师,他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和焦虑,对他的钦佩更上一层楼。久在自然里,已经把教育和自然融为一体。看着他,我对自己有种自责,责怪自己精神上的贫瘠,光有一腔热血没有适宜的方法,终归会走得很累。而阅读就是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常跟学生说:要多阅读课外书呀,不读不积累怎么能行。扪心自问,自己呢?教语文很难,也很简单。当我有满桶水才有信心往外倒,有如去要求学生,不如先要求我自己。打开自己,克服惰性,自己读书,才能更好的与孩子们一起读书。教育是一场最美的修行,我还停留在“教”的阶段。又要回去面对现实的教学世界了,我相信我仍然会生气、会难过、会暴躁,但是这一阶段的充电之旅会让我在现实面前一边忘记一边治愈。我也相信,改变正在发生。首先老师要有诗心,怎么找回自己的诗心呢?首先要破除恐惧,不要把诗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诗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会写到我们同样经历过的各种体验,光明的,不光明的,都有。把自己的心灵向诗人打开,一百个诗人,就会打开一百个认知之窗。我们更开放性地,借助他们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其次,怎么维护学生的诗心呢?
不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感受诗歌,不要只问“为什么”。当学生在感受的时候,一问“为什么”,他就由心跳到了脑。可以是:“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描述一下吗?黄晓丹老师还说:课文是珍贵的弗洛姆的面包,我们都需要坐下来认真地和孩子讨论眼前这一块“面包”的味道。黄睿老师说:努力听见孩子说话的声音,给他们舞台和时间,他们自主的提问和发言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