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允许你碰这1个地方,说明他真的爱你

情感   2025-01-22 22:24   福建  

“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的,完全没有快要过年的感觉。直到今天「小年」,才终于意识到,年近了。”
今天一大早,熊编就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这位女性读者说,每当想到过年,她的脑海里会立刻跳出一个关键词——
「童年」。
“一年到头,唯有过年这几天是离童年最近的时候。外面的世界斗转星移,但家乡却好像一直没变:还是熟悉的街道、学校、乡野,是从小听到大的乡音,是布局不曾改变过的我的卧室,拉开衣柜,或许还能看到几件我中学时的衣服,妈妈还没舍得扔……”
“所以,虽说现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但发自内心地讲,我还是很期待过年。或是说,期待离童年的自己更近一点。
这条留言,让熊编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名为「男生允许你碰这3个地方,说明他真的爱你」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的3个地方,其中之一就是:
「他的过去/童年」。
没错,童年,似乎是每一个成年人内心的最柔软之处。
而开头留言里提到的过年返乡,更是一个慢慢越来越靠近这个柔软之处的过程。
这种感觉,就像是——
坐着返乡的列车,窗外风景不停在变,突然从某一段路开始,那风景变得越来越熟悉;
然后,脑海里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句式:“小的时候,……”

“小的时候,妈妈也带我来过这样的大片田野。”

“小的时候,最爱和伙伴逛副食店。”

“小的时候,还允许放烟花,整个小城都热热闹闹的。”

“小的时候,……”
就这样,越是靠近家乡,那些发生在家乡的童年记忆也随之徐徐展开。
我们在靠近的,不仅仅是家乡,更是我们的童年。
那么今天,小年之际,编辑部就为大家分享一本关于童年、关于小时候、关于家乡的散文集。
就是下面这本,《我自乡野来》。
 
书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刘诚龙
多年来,刘诚龙曾在600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随笔3000多篇,累计700万字;
100多篇作品入选教育部编辑的《中学生课外读本》《大学语文新编教材》各类选本,《回家地图》还获得第七届毛泽东文学奖。
而这本《我自乡野来》,汇集的是82篇散文,勾勒出刘诚龙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每一段往事;
那些故事或欢喜,或哀愁,或寂寥,但都散发着故乡温暖的烟火气,以及童年时我们对世界简单的理解和想象。
今天,熊编就从中选出了3个小故事,关于作者的童年,却和我们大家的童年都有相似之处
希望也能带领大家,在年关将近时记起童年的温暖,然后怀着同样天真的心情,好好过年~

事实上,这也是文学阅读的魅力之一。


在喧嚣的时代,文学阅读能够引领着我们,去看到那些正向的、美好的、能够疗愈我们的事情,让我们活得更加丰盈。

 

编辑部也为女性读者们准备了一份文学书单选取2024年「谷声熊书房」公众号解读过的所有文学书籍中最受读者喜欢的10本,欢迎大家扫码领取 ↓

 

作者说,自己小时候喜欢过年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年能把所有旧东西变成新的。

过年之前大人就开始洒扫庭除,于是房子好像是新的;

每个小孩都能在过年时穿上新衣服,于是小孩好像是新的;

还有让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过年期间大家嘴里说的都是吉祥话,于是,嘴巴好像也是新的。

就比如,弟弟把碗摔碎了,作者跑着去和母亲告状,嘴巴里大喊着“弟弟把碗摔了个稀巴烂”;

下一秒就会被母亲捂住嘴巴,说:“碎碎平安,摔发摔发!”就像是要用这一套美词,把作者刚刚的那些坏语给覆盖掉。

又比如,一袋糖果吃完了,也不能说“糖没了”,而是要说糖“万千”了;

万千者,无限多也,但在新年的吉祥话里,“万千”不是无限多的意思,而是“没有了”的好听说辞。

小时候,作者只觉得这样的说法有趣;

毕竟在家乡这样的小地方,要说吵架骂街,人们能骂三天三夜不重词,但要说祝福美言,三分钟就没词了,只能回过头重新复述一遍。

直到长大离开家乡,去到大城市,听多了各种好言好语,也见惯了勾心斗角和人心沧桑;

作者才终于明白,童年时父亲母亲坚持要在新年时使用的吉利言语是多么珍贵。

“过年,便是过言。恶言、恶语、坏话、歹话、骂词、咒词,都被过了筛,都被过了滤,人间或真个吉利起来,祥和起来。”

“一年那么几天,无恶词,有善词;无凶言,有吉言;无痛话,有童话——春节,让所有人都过几天童话世界。”

作者小时候,最常吃的是家里的铁锅饭。

铁锅下一盆炭火,或是一捆柴火,锅在上面烧着,不一会儿就噗噗噗噗上气,蒸出来的饭常常带有锅巴,脆脆的,咬起来嘣嘣响。

但作者当时最憧憬的,却是钵子饭。

钵子是土造的砂钵,碗大但底浅,一般家里不会用,只有食堂里会用,所以钵子饭也等于“国家粮”;

再加上母亲曾对作者说:你要是能吃上钵子饭,我就可以闭眼。

于是从那以后,作者就生发了一个最伟大的理想:吃上钵子饭。

这个“伟大的理想”,事实上在作者初中时就实现了。

那时,他去读了离家四五里的学校,午餐没办法再回家吃,小小少年又不肯顿顿吃红薯;

于是,父亲就给学校交了几毛钱,让作者吃上了学校食堂的钵子饭。

“钵子饭好吃。白,干,热,米成粒,筷子可以一粒一粒夹。吃上钵子饭,真真好像是吃上了国家粮。”

如此一来,午饭时分,也就可以和其它吃钵子饭的同学搭伙;

你从家里带了什么菜,我从家里带了什么菜,大家凑在一起互相夹来夹去,“鼓腹而歌,嚼齿而食,萝卜皮嘣脆嘣脆,能够吃出山珍海味来。”

作者说,成年后偶尔参加同学聚会,聊起钵子饭,大家都还是一个个面放红光;

好像后来人生里吃过的所有宴会酒席,都不如当年那份钵子饭有滋味。

的确,经过漫长岁月,时光把人生酿出了五味,酸、甜、苦、辣、咸;

唯有童年记忆里的饭香味,温馨动人,带着淡然的惆怅,只凭回忆,也可让人微醺。

要聊童年,就免不了聊童年时的游戏。

作者说,他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有很多,而且大多都是免费的——

踩高跷,去山上砍来竹子,削削绑绑,就是一对高跷;

四角板,把哥哥姐姐的旧作业本撕下来,折几折就能玩,也完全不怕对手把自己的四角板赢去;

还有跳田,一支粉笔在地上画几个方格,然后用鹅卵石、瓦片做道具,把道具踢进方格里就能得到对应的分数,说来也是没有什么成本……

不过,小孩子总希望自己和别人与众不同,体现在游戏里,便是要让自己跳田道具和别人都不一样。

大家都用的鹅卵石、瓦片,太普通太没劲,作者就用算盘珠子,珠圆玉润的,在地上滚动的声音也很悦耳;

后来,算盘珠子也不满足,就去翻父母的衣柜,从抽屉里翻出不少门钱。

这门钱,是铜的还是镍的?金的还是银的?作者不在乎,只觉得这正好做跳田的道具。

于是偷偷拿来,自己用,也装阔气送给女孩子用。

父母当然会发现抽屉里门钱变少了,但在那个时代,门钱换不到麦子、面粉,看起来“嘛用都没有”;真的等门钱成了值钱玩意儿,说不定可以在城里换一栋小楼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后来,作者长大,结了婚成了家,无意间在妻子的钥匙串上看到了几枚门钱,问起,妻子回答说:

“你娘给我的。你娘说,家里原先有很多的,不晓得为什么没得了,只剩下这三个都给了我。”

作者这才哭笑不得,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门钱都是被自己跳田败了去,“跳田,跳甚田?可以买好多田,当地主了。”

这样想起来,“童年还是挺昂贵的”。

插图来自插画师Charlotte Ager

  写在最后

熊编曾听过这样的说法:
一个人老了,会越来越记不清楚当下发生的事情,但对于童年、年轻时候的事,反而越记越深刻。
小时候吃过的糖,玩过的游戏,犯过的傻,流过的眼泪,挨过的打,不服输的心,以及握着拳头下决心要快快长大的时刻……
这一切,等成年后回想起来,都像是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成年世界里的麻木和荒凉
所以,童年回不去了没关系,故乡大变样了没关系,小时候居住的老房子被拆光了也没关系;
只要那段回忆、那时自己倔强又天真的眼神还被我们记在心里,哪怕如今“乡音改鬓毛衰”,我们也还是能依靠这些,一次又一次地治愈如今的自己。

再次祝大家小年快乐。

在这个年里,愿我们都能离自己的童年更近一点。
各位,晚安~

  领取文学书单

文学阅读,让我们更丰盈地生活于世间。

「谷声熊编辑部」为女性朋友们准备了一份「谷声熊书房·文学书单」选取2024年「谷声熊书房」公众号解读过的所有文学书籍中最受读者喜欢的10本欢迎大家扫码领取 ↓

点个享」「在看」

让更多女性看到👇👇


谷声熊书房
我们关注的内容,塑造了我们和我们的生活。「谷声熊书房」是陪伴现代女性内在成长的身心阅读品牌,提供会员服务「女性内在成长读书会」,建立稳定内核。本账号是「谷声熊书房」官方新媒体,在这里我们选择关注美好、平静、丰盈的内容,塑造自己和想要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