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早期肿瘤筛查攻略,手把手教你做检查,绝不白花一分钱!
一直以来,癌症都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 “头号大敌”。每当提及癌症,都让人感到沉重与恐惧。
但事实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癌症并非完全不可战胜,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很多癌症患者的命运或许就能被改写。
癌症从发生到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早期阶段,肿瘤往往还局限在原发部位,没有发生转移,这个时候它对身体机能的破坏相对较小,也更容易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将其根治。
以早期的乳腺癌为例,通过乳腺钼靶、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微小的肿物,再配合手术切除以及后续的辅助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高达 90% 以上,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但是如果没能在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到中晚期,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预后也会大打折扣。
比如常见的胃癌,早期可能只是一些轻微的胃部不适,容易被当作普通胃炎而忽视,但到了晚期,出现了广泛转移,即便采用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也会明显缩短,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所以说,早期发现癌症就如同抓住了与癌症对抗的最佳 “战机”,为战胜癌症赢得了最大的可能。
癌症早期都有哪些症状?
虽然癌症早期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但还是会露出一些 “蛛丝马迹”,我们需要提高警惕。
肺癌,早期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干咳,这种咳嗽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常规止咳药效果不佳,还可能伴有少量咯血或者胸背部隐痛等症状;
胃癌的早期表现常常是上腹部的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这些症状很容易和普通的胃病混淆,但如果这些不适反复出现且逐渐加重,那就得引起重视了;
结直肠癌早期可能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次数增多或者减少,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或者大便带血、变细等情况;
女性高发的宫颈癌,早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比如在性生活后或者妇科检查后有阴道少量出血,白带也可能增多、有异味等。
当然,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得了癌症,但它们就像是身体发出的 “警报”,提醒我们要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便尽早排查出可能存在的隐患。
筛查项目:
癌症早期筛查的项目因癌症种类有所差异,通常都包含以下几类:
血液学检查:癌症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检测不同种类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超声、核磁共振等,可以直观地看到患者体内的异常肿块、结节和其他病变的存在。
内镜检查:适用于一些特定器官的癌症筛查,如胃镜、肠镜等,可以看到特定器官的病变情况,以明确诊断。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包括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适用于一些体表或空腔器官的癌症筛查,如宫颈癌、乳腺癌等。
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则是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法获取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类型。
特定肿瘤筛查项目:
对于肺癌,低剂量螺旋 CT 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筛查方法,它可以发现肺部微小的结节,有助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尤其是对于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从事粉尘等高危环境工作的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该项检查;
胃癌的筛查可以先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进行初筛,如果发现异常,再进一步做胃镜检查,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并且可以对可疑病变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这可是诊断胃癌的 “金标准”;
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有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年龄超过 50 岁的人群,建议定期做结肠镜检查,它可以清晰地看到肠道内的情况,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
女性预防宫颈癌,要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这两项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的病变,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
除了关注早期发现,健康人群更重要的是做好癌症的预防。
在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是关键。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红肉、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同时,戒烟限酒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吸烟是导致肺癌等多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过量饮酒与肝癌、胃癌等癌症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运动同样不可或缺,每周保证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癌细胞的侵袭。
此外,要尽量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比如一些化工原料、放射性物质等。还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因为情绪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癌症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增强防癌意识,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积极做好早期筛查和预防工作,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或者在癌症刚萌芽时就将其 “扼杀”,让癌症难以有 “可乘之机”。希望每个人都能健康生活,远离癌症的困扰。
注:本文配图已获版权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盗用。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按以下步骤进行免费咨询。
关注博爱堂名医馆,让我们一起拥抱健康~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