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家 ||说 秋

文摘   文化   2024-11-08 06:48   湖南  

【2024年第303期●总第2524期】

说 秋

文/宁光标


溽暑尚存余热,顺天应时的上秋,以含蓄的姿态和稚嫩的容颜沿着四季的脉络,踏着时光的节拍如约而至。

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这时节,秋意扑面而来,河水生凉,蝉声欲退,树叶渐渐变得宛如油画一般展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荷塘里的莲蓬在浅秋里生成,藕段白如脂,荷花落成泥。一方方池塘从此少了娇艳欲滴的荷花,一枝枝,一朵朵的莲蓬,屹立水中,似伟岸的英雄,昂首挺胸,守护着为数不多的荷花。田野中郁郁葱葱的稻禾夹裹着青黄的穗,随风起伏,飘散着稻米的清香。山间,银杏树叶一身金衣,随风飘落 。枫树描眉画眼,华丽逼人。丰腴的板栗如兴奋的人,心随秋欢,开口而笑。山坡上金灿灿的玉米粒粒饱满,金色闪烁,头顶红缨缨的絮花在风中轻轻舞动。河堤枣树上殷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密若繁星,青里泛紫,甜中带香,田埂上间种的芝麻黄熟,鞭锏林立,更有椒红茄紫,粉白冬瓜,焦黄南瓜,溢满秋的味道。

晨走者,一出户外,便觉霞蔚气新,清露洒遍大地,沾满枝头。一段路程,阳光温柔地倾泻一身,盈满笑意的秋风从身上走过。仰望天空,只见蓝天澄清,白云悠悠,一腔心境顿时明净如水。这翦翦轻寒,缓缓地将一切喧嚣放逐晓烟,带来秋光静美。

上秋的夜晚,小虫躲在草丛中亮着嗓门发出天籁之音。淡云走开,皎洁的月光散在屋檐下,如雪似银。如此的美妙时刻,若抛一卷书,雅兴更浓,徘徊未寐,借一壶月色,让秋虫楚歌灌满耳鼓,听蟋蟀唧唧,看萤虫飞舞,怀中存储一份惬意。时光静流,夜,往深处走去,四周静㴵,在满天如菊的星星含笑闪烁时,工作、劳动中带来的烦恼悄悄地走来,又悄悄地离去,那腔心思一下子简洁明快,悠然自喜了。

五十年前,家乡的上秋,山野,娇黄动人。绿茵的山地在晨曦中撒满冰凉的露珠,稀疏的晨星在天边闪着淡淡的光。忙碌的父辈们与夜色相拥,喧哗着走上山头。山山岭岭中郁郁葱葱的树木被乳白色的云雾所缭绕,恍恍惚惚。没多久,山雀子开始喧闹,夜色褪去,劳作的人仿佛置身在美妙的仙景中。一会儿,朝霞从东方冉冉升起,山下那幽静得神秘而朦胧的村庄从晨雾中走了出来,还伴有牛羊哞叫,公鸡鸣唱的声音。接着,雾像飘拂的软带渐渐淡去,阳光疾疾奔泻大地,崇山峻岭显出清新翠绿的颜色。完成了这片山地的旱粮收获的父辈们,兴高采烈地赶回家。吃过早饭,大家又相聚在屋前阶沿上,言来语去,共同庆祝旱粮的丰收。面对青涩的生活,饱受困扰的父辈们感谢天公地神之际,还虔诚作揖祈求秋神——蓐收保佑乡亲们来年风调雨顺。

蓐收,远古传说中的秋神,他右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肩上的巨斧,表明他还是一位刑罚之神。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百姓常说的“秋后问斩”一词可能就来自这个典故。古人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琴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乡亲们说立秋来到,气温在早晚非常明显,白天炎热,夜晚凉快,这是夜晚秋神蓐收巡游人间时身上携带的一股肃杀凉意。

四季,唯有秋给人的感觉最为复杂矛盾。悲观者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洒脱的人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季又是一个惹诗情的季节,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诗文之体,得秋气为佳”。

正秋,有中秋和重阳两大传统节日,古代诗人词家对这两大节日给予了很多的怀念和赞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在中秋节思念自己的胞弟苏辙所作。但它没有局限于兄弟之间的亲情,而是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中,表达了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还有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腾王阁序》一文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金句让身边围坐的那些都督、贵人、文人学士惊叹不已。伟人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写道:“人生易老人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寂江天万里霜”。这是一首诞生于秋日的革命赞歌,伟人借年年岁岁度重阳,表达了自己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

中秋之夜,难免回眸一念,便有一种无心的远望,纵算岁月朦胧,天涯西东,出外的游子正在觅寻当年遗落的影踪。伫立秋的彼岸,仰望天空朗月,情感的洪流随着月光而下,一汪绵长的秋水涓涓流着,从故乡到异地,水中的波涛不时拍打着离乡人羸弱的心门。守在故土的人,过着花香,谷香在汗水里浸着的日子,一轮明月升起,一家人把或五仁、或莲蓉、或豆沙、或蛋黄的月饼和鲜花果酱拿出来,摆在小方桌上“供月”。

记得小时候,我们农村的孩子,没有现代中秋夜的浪漫和温馨,却享受过父母用面粉加沙糖水烙成的饼,那种饼没有现在月饼里的那种馅料,掰开一块塞入口中,感觉也是那样的甜和香。在我的记忆里,有几年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屋檐下,望着浩瀚夜空中那轮多情的月亮,母亲给我们兄弟几个重复那个打了折扣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过去或现在,离乡的游子,在这个清寂而索然的时光点,远离故土的人,独自静思,会觉得从唐诗宋词的烟海中缓缓升起的中秋月,在文人墨客吟咏后,已不再是荒凉的石头,已成为盛满浓浓乡情的酒盏。

万物自有其时,今年,醉人的桂花开在暮秋。漫步在沿江大道或绿景小区的桂花树下,倏然闻到一股沁人的桂香。天随秋凉,薄凉的秋风抖动着树木,伸出手,几朵飘落的桂花静静地躺在手心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桂花开得迟,却带来了秋的问候和祝福。八月桂花香,而九月的桂花一粒粒,一颗颗,慢慢地挤成一朵朵一簇簇。它低调清雅,如诗如画,清香袅袅,吐露芬芳,一如我那可敬可爱的母亲。陶醉于心的我继续往前走去,前方的桂花,一丝丝的香,轻轻袭来,不由分说钻进鼻孔,深入肺部,控制呼吸,落在肩头,落在发梢,飘进衣领里,附在皮肤上,与我痴缠着不愿放手。这浓浓的香,藏着岁月的温暖,沁入骨髓,香到梦里。

小时候过中秋,享受过奶奶做的油焖茄子,这道菜,汁浓味美,软糯可口。只是那个时代,人人手中拮据,家家物资匮乏,能吃上一次真正的油焖茄子,实属难得。今年中秋,操有一手好厨艺的内助一大早就去小区外的地摊上,买回来几个圆润肥实,带着露珠,闪着青春光芒的茄子。洗净后,放到砧板上,切成薄片,再在每张薄片上划上几刀,然后,把它们在搅好的面糊里翻几滚。油锅上火,五成热时,茄子下锅炸成金黄色。为求味美,再把灶火关小,盖上锅盖,慢慢焖烧。

二十多分钟后,锅盖冒着蒸气,茄子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于我而言,那香味儿是从遥远的童年飘来,是从童年的秋天飘来,是我童年记忆里秋的味道。

暮秋,一幅浓缩了精华的秋景卷轴,正在房屋的各个角落及山间、河边肆意展示,绿得苍翠,红得耀眼,黄得可爱。秋色点染往往是不经意的,由树稍到枝蔓,自茎叶到果实,引我们走向色彩斑斓的深处。那树木凋谢的花瓣在空中散落,飘着淡淡的余香。还有灿烂的枫叶和挂着稀稀落落叶子的垂柳的背景又生成了一幅天然的写意。这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烂漫。

九月,秋已走向深处,倚窗看秋,多少往事,如风般缱绻,那么多无奈,如云般痴缠。一笺心语,难诉太多的云烟往事,一切都会过去,一切又要重新开始。

岁染秋霞,流年缱绻,夕阳映天涯。斑斑驳驳的秋,记录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人生如秋,人随秋美,运随秋来,时光织雨,岁月缝花,请把心事放在掌心里捂热,为自己沏一杯清茶,品评秋的典故,感受秋的诗意,享受片刻惬意的时光,让多情的秋季,重新印证时间在内心留下的痕迹。


【作者简介】宁光标,湖南省洞口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夜开花》,散文集《乡间书》、《站在尘世间》。有文散见于《湖南文学》、《湖南散文》、《海口日报》、《湖南工人报》。
责 编:肖正中
执行主编:王道清
主 编:林 涛

投稿邮箱:994981292@qq.com

请伸出您的金手指,点亮“在看”

雪峰文艺
原创文艺作品发布。 投稿邮箱:994981292@qq.com 联系电话:1380739532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