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故事 || 话说沧桑洞口塘

文摘   文化   2024-10-25 06:45   湖南  

【2024年第290期●总第2511期】

编者按:自8月29日《雪峰文艺》发出《“洞口故事”征文启事》后,广大作者积极响应,我们几乎每天都收到征文来稿。本刊陆续选发部分征文,以飨读者。热忱欢迎作者朋友们踊跃参与征文活动!“洞口故事”征文选发之六

话说沧桑洞口塘

文/肖安轩


洞口县城西望,雪峰山苍翠如屏,雾霭奔涌。这乃硖口水(月溪河)、岳溪(古楼河)、澢江(长塘河)三江合流,冲刷雪峰悬崖而形成的一个壑口,古称双壁崖,江流穿石而出,沉陷数丈深潭,雄峻幽深,水中有天然溶洞,溯上险滩连连,古称洞口潭,又名九丈潭,后名洞口塘。

出县城西行2000米,便可一睹这具有天然风韵、积聚千年历史文化沉淀、野趣横生的洞口塘芳容。

洞口塘两岸都是数十丈高的石槽,耸入云天,众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南岸又称狗爬岩,有数重巨大的危崖像墙一样逶迤而上,直至雪峰山巅,这些危崖两边溜光,相传是两只神牛在此削壁擦痒而磨光,崖与崖之间距离窄的二三丈,宽的六七丈,中间是滑溜的深槽,奇石参天,石林群立,景观丛生。一线天、骆驼峰、仙人掌,惊险绝伦;狗爬岩、面壁崖、关门石,令人奋进;双星石、界碑石、仙人浴,危岩叠叠;神鹰峰、金鳅山、神龟峰,诉说神奇;犀牛挨石、雄狮望月、神猴测天,栩栩如生。岸边曾有湘黔古道,青石板铺就,兴于西汉,经唐、宋、元,至明、清更臻完备,再从民国到共和国,依然那么坚硬闪亮。途经洞口塘一段,陡似天梯,迂回于削壁缝隙间,古时人们在削壁上凿孔、架木、铺板,构成栈道通过。年月久远,栈道木条腐断,复修艰难,为了绕过削壁,保持古道通畅,人们便造渡船摆渡,所以南岸江边又叫半边渡。

北岸犀牛石,险峰对峙,悬崖坎坷,壑口有俩巨型山脉劈面盖脑而下,恰似一柄天斧,横空猛劈,石脉斜着直插江岸,笔直如扇面,又像猛虎站桩,桩直稳当,纹丝难移,谁都奈何不得。时间上溯三百余年,犀牛石的这两垛大悬崖顶上,原有两柱独立岩,直插云霄。话说萧姓贤达典八爷,真名萧从典,曾任两广总督陶澍的协统21年,文武双全,他辞官回家后,情有独钟洞口塘,独发奇想,雇请武冈一批著名石匠,花了四年工夫,将东边一柱独立岩雕成一座五丈多高的“野鹿探花”,活灵活现地仰头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一朵灵芝,馋涎欲滴;把西边那柱独岩,雕成五丈多高的一只公鸡,张开两翼,飞扬跋扈地在青草地上追逐一只漂亮的母鸡,母鸡似乎权变,又像半推半就,人们赞为“金鸡求爱”,堪为绝景。

然而,1938年7月,湖南省奉国民政府急令,赶修湘黔公路洞口至榆树湾段,一工程师指挥石工,将这两座高崖打眼放炮,轰下十多丈,名扬遐迩的野鹿金鸡毁于一旦,萧姓族人面对名胜古迹的损毁,满怀遗憾,唏嘘连连。当时湖南军政长官薛岳来工地视察,目睹现场,大发雷霆,他下令不准再炸一个石头下塘,谁违抗就枪毙谁!因而,洞口塘两孔公路隧道应运而生,开湖南公路隧道之先河,湖南《第二路局纪事》记载:凿洞施工十一个月,死亡工匠百余名,便利进口物资通川贵,遂成“抗战生命线”。同时北岸怪石嶙峋、壁立千尺的胜景也得以保存。

平溪江,斩断雪峰山脉一路东去,形成以洞口塘为中心的数公里长的硖江峡谷,下游水流悠悠,沙洲宽阔,上游三江汇合,水势淼淼。洞口古称硖口司,水陆交通便利,武冈县曾在硖口设第五商埠码头,派驻理事,管理商船百余艘。雪峰山内木排竹筏搭载山货,沿平溪江,过洞口塘,流经宝庆,远涉益阳,上溯商船西达大湾,客船多靠“半边渡”。兴于西汉的古驿道从宝庆府一路蜿蜒,经硖口司进入雪峰山,在硖口关(即洞口塘)设驿站,过千丘田(今古楼乡)、丝茅界(今月溪乡白羊)、凉山界(今罗溪),直抵沅洲府(今洪江古商城),这是一条“烟银特道”,史称南方丝绸之路。沅州府的鸦片东运,宝庆府的银洋西运,洋货、茶叶的错身与交汇,无一例外不经此驿站,尤以烟银在此转运为甚,因而在洞口塘出口至“税面前”(因宋设厘金局而得名)、“衙门前”(因元设衙门而得名)一带(今平清村),留下了四十八巷设店经商的诸多故事。清光绪二年(1876)重修的《武冈州志》记:“硖口市(指衙门前、税面前一线),店户三百,杉木房,吊脚楼,多贩杉、靛、茶。”路边小店,烟柳青楼,艄公呼号,马蹄声碎,宵夜繁华,可见一斑。

岁月远去,栈道腐蚀,摆渡艰难,萧姓典八爷首捐白银千两,倡萧氏族人捐资,翻修栈道,在南岸悬崖绝壁上凿石修成石板路,并建一座石拱桥,桥的一头修了一座茶亭,另一端修了一幢两层的关圣殿,雕梁画栋,巍峨壮丽,从此,登南岸睡佛山上半边庵朝拜者有了喘息之所,过湘黔古道脚夫有了歇担之处。

洞口塘两岸山雄石奇、滩险水秀,吸引了历代不少文人墨客观赏题诗吟咏。最令人称颂的是,在洞口塘不足一华里的古道石板路旁,还存有石拱桥、茶亭、寺庙、楼阁遗址,存有石碑15方,石碑内容丰富,规商颂善、保护环境、赞美自然、镌刻诗赋,规格不一,既有禁令碑,“永禁毒鱼”“永远禁设印花查验分卡”,字样清晰,又有陵萧氏倡修桥亭首士功德碑、管理洞口塘有关山林碑谕,碑文记述洞口塘绿水萦洄,澈不见底,隘而且深,崇山峻岭,路尽羊肠,时而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时而虎啸山林,怪兽蹿出等情景。最为著名的石刻是“龙王阁”三字,还有数碑刻唐代“十大才子”之一钱起、明末桐城派文学家方以智、清代高笏圭、舒作辑、戴宗槐等著名诗词散文家的千古绝句,例如“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天地一时小,惟余洞口宽”“名山留得月千年,诗写桃源洞里天”等,收录于《武冈州志·艺文志》,传颂至今。

仰望危崖,帽坠汗出,俯视深潭,胆颤心惊,地势险,要冲扼,上穷云贵,下控衡邵,这是名不虚传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宋代置硖口寨与税关;元代以后设硖口司衙门;三国吴蜀之争留下了输家寨遗迹;元末明初陈友谅在此屯兵抗元拒朱;清代南明将军高启龙、吴三桂部将马宝、哥老会首领谌北海等利用洞口塘险峻地形率兵抗清……

民国四年(1915),遭蔡锷护国军突袭的袁世凯一支溃军从黔败退硖口司,在洞口塘遭民众及地方武装痛击,袁军伤亡惨重,史称“洞口塘讨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名将叶剑英和中共领导人之一博古等由湘西南特委派员护送,由洞口塘进入雪峰山,察看地形,准备建立抗日游击战区。民国33年(1944)秋冬,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王耀武、施中诚、李天霞等陆续率部在洞口塘两岸构筑了数道防线,且在洞口塘东侧大沙洲建简易军用机场。翌年四月下旬,中日军队争夺洞口塘公路隧道,鏖战八昼夜,日军死亡数以千计;4月29日凌晨,隧道落入敌手,敌蜂拥西进月溪;5月1日,我方夺回洞口塘,截断了敌之退路,“关门打狗”, 确保了雪峰山会战的全胜,迎来洞口塘形成史上第一次与外敌厮杀的豪迈。

1949年10月7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117师前锋351团突击队,与扼守洞口塘要隘的国民党部队63师一个加强营激烈战斗,夜半时分,我军控制了公路、隧道、洞口塘硖谷及周围制高点,于次日凌晨解放了洞口城。

虽然战场的厮杀声已经远去,战壕遗址也被落叶及尘土塞填,但史册永记,先烈犹存;虽然战争导致繁华的硖口四十八巷付之一炬,让古驿道上的茶亭圣殿荡然无存,但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洞口塘碑林、湘黔古道遗迹正在诉说着洞口塘的悠久历史和前人智慧。

千年沧桑,而今的洞口塘,堪为一幅山水画卷。塘口“四清坝”拦江而过,塘内水流平缓,雾岚升腾,云蒸霞蔚,变幻莫测,风拂水面,微波粼粼,水清见底,涟漪叠叠,没有污染,是水上乐园与天然游泳场。两岸山峦岩隙多奇树异草,苍翠如屏,林幽竹茂,飞珠溅玉,奇石林立,古迹斑驳,有大小景点30多处,既有长江三峡之幽,又有华山陡峭之险,更有衡山内蕴之厚。更有甚者,南北二道,夹江穿隧西进,南有沪昆高速,北有320国道,深隧彻地,高桥连天,自然之瑰奇与人工之精巧相映成趣,真是“名胜如画沧桑多,缅怀先烈崖砺磨;自然景观添雄姿,公路如练车如梭”。

洞口塘,潭深山奇,迹胜景丽,凝聚了众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原始质朴又仙迹犹存,正乃石壁不语灵韵现,“诗写桃源洞里天”!

【作者简介】:肖安轩,湖南洞口人,退休教师。爱好文学,曾任洞口县第二部县志责任编辑及文字总纂;洞口县乡镇简志编辑;洞口县作家协会、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100多篇散文发表于市级及以上报刊。

雪峰文讯 || “洞口故事”征文启事

责 编:肖正中

执行主编:王道清
主 编:林 涛
投稿邮箱:994981292@qq.com

请伸出您的金手指,点亮“在看”

雪峰文艺
原创文艺作品发布。 投稿邮箱:994981292@qq.com 联系电话:1380739532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