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到底改了些什么?有什么影响!?
财富
2024-11-09 20:40
上海
一位老人,住院一个月,医疗费花了三四十万。不仅开销惊人,而且在老人去世后一两天,医院还在继续开新账单。可能一张单子三四千,但这里面,中药注射剂、营养剂等辅助药占了一大半。而真正有用的药,只有几百块钱。像这种过度诊疗、过度开药、重复收费、进而套取大量医保基金、以及病人的救命钱的行为,在过去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进而就导致,医保基金消耗速度过快,医疗改革很早之前就被提上了日程。今天,咱们就来梳理一下,医疗改革到底改了些什么?以及它对医疗体系、对咱们老百姓,会产生哪些实际影响?几十年前,由于财政预算有限,咱们国家的医院,一直是市场化,也就是自负盈亏的。当时有这么一条,医院,被允许对药品进行加成销售。也即以药养医。它是医院解决生存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这里面存在大量的可操作空间。比方说,同样的病,哪种药利润高开哪个,能起到些辅助作用的药,也多开些。能开一周的药,就不开三天的;即便病人三天就能痊愈,检查也尽可能多做。根据人民网2015年的报道,由于每年医疗机构滥开药、滥检查等现象,导致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在20%-30%。如再加上药品回扣、药品虚高定价、乱收费等现象,医保基金浪费和流失比例不低于50%。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从2009年至今,医疗改革提案,诸如健全医保制度、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等等,几乎没有断过。这其中,实际执行力度比较大、并且实际效果显著的,一个是国家医保局谈判和药品集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医保局谈判的新闻和视频。医保局会派出谈判代表,和多家药商进行“灵魂谈判”。砍价的结果显著,比如说心脏支架,从均价1.3万,被砍到了700元。一款治疗糖尿病的药,原来15元一片,最终被砍到5.39元一片等等。根据数据,2023年的集采药平均降幅高达58%,今年更是接近70%。相当于国家医保局不仅从源头上控制了能开什么药,还大幅度降低了药品价格,给医保基金节约了大量支出。三明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曾经因为当地医保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在2012年启动过一系列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把从医药到医疗环节的一系列利润给打掉,控制开销。其中包括前述的集采,也就是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价,取消医院的自主进药权,以杜绝贪腐。以及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医生的薪资待遇实行打包制。这样,医生不能通过开药获利,就避免了过度医疗。由于此项改革效果也非常显著,所以,今年8月份卫健委表示,要用3-5年的时间全面推广“三明医改”。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最近聊的比较多的DRG/DIG改革。它全名叫“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之后在实际的就医过程中,无论你做多少检查、用多少药,医保最终的报销费用,都不能超过这个数。超过医保规定金额的部分,需要医院自行垫付。站在医保基金的角度,以上三个组合拳打下来,不仅减轻了医保基金的负担,也让咱们看病更省钱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我也必须提醒大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百利而无一害。咱们也必须看清楚这把双刃剑的背面。首先,未来医生看病会不可避免地注意控费,更偏向去用一些便宜的药和治疗手段。甚至会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据说,15天内必须出院(转院),快成了医院一种潜规则。其次,个人自费部分会更多。一些有疗效的药、或者进口药如果不在社保清单上,咱们就需要自行去院外购买。另外,未来看病也可能会更难。像治疗周期长,或者是严重的大病,医院为了避免超费,就可能以「治不了,没床位」等借口推脱拒收。比如说前段时间公布了部分地区可以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给到咱们更多的就医选择;当然,费用也一定更贵。从保障的角度,还是那句话,普通家庭配好百万医疗险。尽管医疗改革会对百万医疗险的报销造成一定冲击,但是截至目前,它依然是普通家庭性价比最高的、对抗风险的选择。预算更高的家庭,考虑配置中高端医疗险,这样,可以以较低的门槛,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同时,就医、用药也不再受限。这里是保瓶儿聊产品,每天测评一款产品,让你买对赔好不踩坑。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baopingeryoyo,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