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人类早期文明的历程中,中石器时代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它不仅见证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结束,也为青铜器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尽管这一时期在技术革新上相对缓慢,但它在适应环境变化和文化发展方面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欧洲后冰川时代气候逐渐变暖,原本被冻原和大草原覆盖的地区逐渐被茂密的森林所取代。这一显著的环境变迁不仅导致了猛犸象、长毛犀牛等大型动物的灭绝,也迫使食物采集者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据考古研究显示,这一时期的人类石器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晚更新世以来,多种石器技术体系并存。
例如,阿舍利技术体系以手斧、手镐和薄刃斧等大型工具为特色,而小型石片石器技术体系则以盘状石核和各类小型工具为特征。这些技术体系共存,反映了技术发展的区域性和人群构成的多样性,为探讨古人类环境适应行为以及区域间人群扩散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大约公元前7000年,海平面的升高淹没了瑞典和丹麦之间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大陆桥,这一事件对中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原本的陆地被水淹没,导致人类可居住和狩猎的区域进一步缩小。据研究,海平面上升正在影响全球沿海社区和低洼岛屿国家的生活和生计,并且这一过程正在加速。在欧洲,这种地理环境的变化迫使中石器时代的人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狩猎模式。
此外,湿度的增加和森林的生长进一步缩小了狩猎范围。一些幸存者被迫适应海边或靠近海边的生活,绝大部分人以贝类和鱼类为食。这种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在考古发现中得到了体现,如在丹麦的遗址埃尔特伯尔(Ereballe)发现的大量工具和陶器碎片。
在中石器时代,尽管技术改进相对有限,但人类发展了一些关键工具,这些工具对后来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活动至关重要。随着海平面的升高和森林的扩张,狩猎范围的缩小迫使人们更多地依赖海洋资源,如贝类和鱼类。
中石器时代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其特点是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这一时期,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已经消退,气候由严寒转为比较温暖。经济生活仍然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但面对的动物群已经改变,人们改以猎取中小型野兽为主,其中大宗的猎物是鹿类。狗已成为家畜,在欧洲和西亚的一些地方,可能已开始驯养猪或山羊。随着采集活动经验的积累,在西亚一些地区,采集目标逐渐集中于大麦、小麦等野生禾稼,这可看作是农业起源的前奏。
在技术方面,中石器时代的人们继续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而占主体地位、间接打制的细石器工艺更为成熟,出现用细石片镶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进步的复合工具。镖、锥等骨器也较为精良实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猎效率大为提高。
随着海平面的升高,原本连接瑞典和丹麦的大陆桥被淹没,这限制了中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范围。湿度的增加和森林的生长进一步缩小了狩猎范围。一些幸存者生活在海边或靠近海边的地方,绝大部分人以贝类和鱼类为食。
在中国,中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大都限于调查,发现物不丰富,遗址也不够典型,并且对某些遗存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时期的考古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的中石器时代遗存,处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少量发现,以黄河流域的遗存比较重要。其基本特征是:这时的人类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的经济生活,农业和畜牧还没有出现。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用间接打击法制作的典型细石器尤为盛行,仅有个别的磨制石器,陶器还没有产生。
细石器文化是中石器时代技术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的石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些小型石器通常具有相似的几何形状,如梯形,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晚期特色。细石器的制作技术非常精细,它们是通过间接打击法从特殊形状的石核上剥离下规则的长条形石叶制成,这种技术使得石器的形态更加规范和精致。
细石器的使用不仅限于欧洲,还广泛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在欧洲,中石器时代的文化突出特点是盛行几何形细石器,这种细石器呈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等形状。例如,西欧南部和南欧地区的阿齐尔文化和塔德努瓦文化,均因法国的同名遗址而得名。这些文化的细石器工艺非常成熟,出现了用细石片镶嵌在骨木柄上的箭、刀等进步的复合工具。
在西亚地区,重要的中石器文化有凯巴拉文化和纳吐夫文化等。这些文化中的细石器同样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水平。例如,纳吐夫文化中的细石器,不仅在形状上多样,还在功能上有所区分,用于不同的狩猎和日常生活活动中。
(纳吐夫文化遗址地炉)
中国的中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如陕西大荔沙苑、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和山西沁水下川等,也展示了细石器工艺的繁荣。这些遗址中的细石器,继承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工艺的传统,存在船底形、楔形和圆锥形石核,并多从这些石核上剥离下规则的长条形石叶,镶嵌成刀刃直接使用。
(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出土的细石器)
锻錾工艺是中石器时代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横断薄片状的表面来制作工具,这种工艺在新石器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锻錾工艺的特点是制作出来的工具的切削刃囗,是通过横断两个或更多个薄片状的表面制成的。这种刃口极易通过剥去另一个被横断的薄片而重新变得锋利起来。例如,丹麦贝家里的大锻錾薄片斧和连接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埃比格涅文化,都体现了这种工艺的典型特征。
在旧石器时代,奥瑞纳人和马格德林的驯鹿狩猎者已经掌握了将骨头、鹿角和牛角加工成工具的技术。这些技术在中石器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中石器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鹿角,因为它比骨头更容易加工。通过精细的切割和加工,鹿角被制成了各种工具,如鱼叉、箭尖和锄头。
奥瑞纳文化是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阶段,其石器主要包括嵌入骨柄或鹿角柄中使用的小巧几何形石器,以及雕刻器、刮削器、石钻和钝背石刀等。骨角器有矛头、鱼叉、带孔的针和饰物等。这些工具的制作精细,表明奥瑞纳人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奥瑞纳石器)
马格德林文化同样以精细的骨角器制作技术而著称。马格德林文化的石器包括小巧几何形石器,以及雕刻器、刮削器、石钻和钝背石刀等。骨角器有矛头、鱼叉、带孔的针和饰物等。这些工具的制作精细,有矛头、鱼叉、带孔的针和饰物等,表明马格德林人已经掌握了复杂的骨角加工技术。
在贵州马鞍山遗址中,出土的骨角制品展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骨角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骨角制品包括骨锥、骨矛头及楔形器等,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同类骨角制品,碳14校正年龄为3.5-3.4万年。这些骨角制品的发现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能够利用动物骨骼和鹿角制作出规范的工具,在形制、用途及使用功效等方面都已有了相当明显的拓展与提升。
(贵州马鞍山遗址骨角器)
中石器时代的人们使用鹿角制作工具的技术非常成熟。例如,鹿角靴形器是一种以鹿角为材质,形态呈靴形或曲尺形的工具。制作方式为选取一段鹿角的主枝和从枝结合部,将其剖开,以主枝作柄,从枝作钩。柄部一般长4~13厘米,上方往往刻有凹槽或钻有孔洞,有的顶部还出段;钩部长3~9厘米,平面呈椭圆形,有的稍微上翘,与柄部呈钝角或直角。
马格尔莫斯文化是中石器时代北欧地区的一种文化,以其高度专业化的骨制装备而著名。这些装备包括鱼钩、织网针和锥子,不仅在当时非常高效,而且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欧洲部分地区继续被使用,几乎不加修改。
在马格尔莫斯文化中,骨制装备的制作技术非常精细。例如,鱼钩通常由骨头或鹿角制成,具有倒刺,用于提高捕鱼的效率。这些鱼钩的设计考虑到了力学原理和捕鱼的实际需要,使得它们在长时间内都保持着实用性。织网针则用于制作渔网,这些针的精细加工使得网眼均匀,增加了渔网的强度和捕鱼效率。锥子则用于钻孔和缝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马格尔莫斯文化的骨制装备不仅在技术上表现出高度的专业化,而且在设计上也体现了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例如,鹿角因其质地坚硬且易于加工,成为制作工具的理想材料。鹿角经过精细的切割和打磨,制成了各种工具,如鱼叉、箭尖和锄头。这些工具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仍然被沿用,说明它们的设计具有跨越时代的实用性。
此外,马格尔莫斯文化时期的骨制装备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例如,鱼叉和鱼钩的存在表明捕鱼在当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工具的高效性使得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海洋资源,支持了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沿海地区的社会群体开始适应新环境,逐渐转向以捕鱼和拾贝为生。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考古学上有着丰富的证据支持。喇家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种适应性变化的直接证据。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是一个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遗址,主要属于齐家文化中晚期。
在喇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以及丰富的生产和生活遗物,如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在喇家遗址东区F20房址地面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的陶碗,其内藏有面条状遗存,外形与现今的拉面基本相同。这些面条由小米(粟)及糜子(黍)制成,尤其是以粟为主要成分。这一发现比意大利的面条壁画早了2000多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实物不仅证明了古代面食的存在,而且揭示了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知识和食品加工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与新石器时代的农夫有关,他们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包括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驯养。喇家遗址的发掘表明,当时的居民已经能够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如小米和糜子,来制作面条等食品,这显示了他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技术创新。
(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
此外,喇家遗址还出土了骨制刀叉等餐具,表明当时的饮食习惯已经开始多样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进步。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古代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发展农业技术以及形成复杂社会结构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在中石器时代,人类对材料的利用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制作工具方面。燧石因其硬度和易于劈裂的特性,成为了制作石器的理想材料。
燧石工具的制作技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人们能够通过间接打击法从特殊形状的石核上剥离下规则的长条形石叶,用于制作各种工具,如箭、刀等复合工具。这些工具的制作精细,形态规范,体现了中石器时代人类对材料性质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工艺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燧石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制作大型工具,如斧头和锛,这些工具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欧洲部分地区继续被使用,几乎不加修改。
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确定了全球最早使用的一种被称为奎纳刮刀的石器,可以追溯到40万年前。这些工具最初是在法国的一处遗址发现的,并以此命名。它们是在贾尔朱利亚和克塞姆洞穴的古代遗址中被发现。奎纳刮刀的特点是其扇形,锋利的工作边缘,用于屠宰黇鹿和加工其皮革。
(奎纳刮刀)
研究人员解释说,在大象从该地区消失后,古代猎人被迫进行技术改造,使他们能够捕猎、屠宰和加工更小、更快的猎物——黇鹿。研究还发现,这些独特的工具是由撒玛利亚山脉的非本地燧石制成的,撒玛利亚山脉可能也是黇鹿的产犊区,位于贾尔朱利亚和克塞姆洞穴以东约20公里处。因此,研究人员假设,早在旧石器时代,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今天的纳布卢斯附近)就被认为是一个丰富的来源,并被史前猎人视为神圣的。
与此同时,骨头和鹿角因其质地较为柔软,易于雕刻和钻孔,被用于制作更精细的工具,如鱼钩、织网针和锥子。这些材料的使用在中石器时代的马格尔莫斯文化中尤为突出,该文化时期的骨制装备包括了用燧石装备起来的开了槽的尖状器一一鱼钩、织网针和锥子。这些工具的制作精细,不仅在中石器时代高效,而且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欧洲部分地区继续被使用,几乎不加修改。
例如,鱼钩在前王朝时期的埃及文化中就已为人所熟知。在欧洲鱼钩开始于中石器时代,作为鱼叉和吞饵的补充。最早的鱼钩是没有倒刺的,中石器时代的欧洲人有时将鱼线固定在鱼竿顶端的隆起处、钻孔处或缺口处。钻头的使用是为了将鱼钩的尖部与鱼竿分开。到了中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V形鱼钩则是采用锯和切的工艺加工而成。
此外,考古学家在北欧平原上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由骨头和鹿角制成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发现表明,中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将这些材料加工成各种工具的技术。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微观磨损分析,研究人员能够推断出这些工具的具体用途,从而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