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共建美美与共的文明百花园
——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78)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各种文明相互遇见、彼此成就,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书写了美美与共、交流互鉴的灿烂篇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离不开文化文明的力量。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我们应该认识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二〇二三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这一倡议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对于推动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9)以什么样的文明观对待不同文明,事关人类社会进步,事关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明确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要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鼓噪“文明优越”、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是对其他文明的不尊重,只会阻碍人类文明进步。
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各国文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
(80)我们既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又要看到不同文明在共同价值追求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着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勾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普遍遵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道路,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今天,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深入人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追求。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81)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今天,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就必须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强化用文化同世界对话的理念,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既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又传播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多彩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能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上,关键是要把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世界文明对话,致力于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并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未来,要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在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