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58)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条鲜明主线。推动文化繁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文化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把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创造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文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5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要看到,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一致的,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是一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致的,文化产品的先进性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一致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60)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之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优秀作品反映着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必须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要提升文艺原创力,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努力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让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评价文艺作品,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自觉坚守艺术理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弘扬行风艺德,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61)文化事业是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推动全民阅读是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要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更加厚重深邃。
(62)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只有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依法保护民营文化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高标准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规范、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提升文化市场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63)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正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活动本质上是精神文化活动,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文化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提升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适应大众旅游时代新要求,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推进旅游为民,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64)改革是文艺繁荣、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框架下,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要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深化文化领域行政审批备案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把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关系国家文化安全和政治安全,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