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72)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硬实力不断增强。但也必须看到,硬实力的增强并不必然带来软实力的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还不够匹配,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不断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
(7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谁的话语吸引力强、影响力大,谁就能占据主导、赢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现在,我们“挨打”“挨饿”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挨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只有掌握话语的主导权,才能掌握中国道路的定义权、中国精神的阐释权、中国形象的塑造权。
更深层次地看,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之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就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使当代中国理论、中国价值走向世界。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思想资源,把传播好、宣介好这一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要做精做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宣介,加强这一思想在海外的研究传播,健全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引导国际社会更好了解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彰显中国理论和中国实践的世界意义。
(74)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当代中国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从传播规律看,故事最有吸引力,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故事怎么讲?根本在于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要聚焦塑造认知、沟通民意、争取人心,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帮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75)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国际话语竞争中赢得主动。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国际传播优势,将本国价值观念向全球传播扩散,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大受众的价值判断,为其全球战略服务。与之相比,我们的阐释技巧、传播力度还不够,有时处于有理没处说、说了也传不开的被动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更好地“发于外”,就必须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国际传播优势,更加有效发出中国声音。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做好国际传播,最终要靠效果说话,要看国际受众有没有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有没有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不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必须着眼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提高知内知外能力,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和传播,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更好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竞争,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76)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更加关注,同时国际舆论交锋斗争也更加尖锐复杂。必须着力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的针对性实效性,既充分说理,也要以战止战,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要主动设置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抢占道义与舆论制高点。适应国际传播的斗争形势,推进思想理念、渠道平台、力量运用、打法手段等全面创新,不断提升舆论斗争水平。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更好运用我国大国影响力,处理好“攻”和“守”、“软”和“硬”、“斗”和“和”、“发力”和“借力”等的关系。提升对外发声能力,建立国际舆论统一战线,提升国际舆论斗争的整体效能。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人权,不能以别的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搞双重标准,甚至把人权当作干涉别国内政的政治工具。要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斗争,把握战略主动,着力讲好中国人权故事,最大限度凝聚国际人权共识,占据人权道义制高点。
(77)对外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大外宣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企业、高校、民间等作用,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