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何俏君
单位 | 佛山市南海区安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服务背景
据调查,同德社区长者中,大多数是随迁长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多为退休工人或干部,不少低龄长者沟通、活动能力卓越。然而在需求调查过程中,社工发现不少高龄长者因为出行不便等原因,社交减少,渐渐产生被抛弃感,社会性融入下降,寂寞空虚感剧增。对此,同德社区党委及社工站积极探索“社区长者互助”、“高龄长者融入”等更深层次的特色服务。
生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日子。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每过一个生日都是非常可贵的,对于长者来说,生日的意义更是十分重要。为此,同德社区社工站以此为切入点,组建长者志愿队伍,鼓励退休党员带头,挂钩高龄长者开展上门生日会,促进党群关系和居民关系,提升社区不同群体对长者的关注和支持,营造“尊老、爱老、护老”的和美社区。
二、理论依据
(一)活动理论
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由于活跃程度往往是与社会角色拴在一起的,所以由于退休、丧偶、远离孩子或体弱多病而导致的社会角色的损失越多,老年人的满意度就会越少。
该理论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社工期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日会服务,吸引长者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保持更多的接触、联系,同时鼓励其建立正面、积极、向上的健康形象。
(二)增能赋权理论
在概念架构层面,增强权能理论主张,权能并非稀缺资源,而是通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持续衍生与增长的。权能的衍生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首先是个人层面,其次是人际层面,最后是环境层面。虽然赋权增能表面看来是一种问题导向的策略,即解除环境压迫,改善服务对象的无力感,但实质上,它更是一种发展导向的过程。社工期望志愿者通过服务认同自我,深信自身价值。
(三)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特别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社工期望通过动员社区各群体参与长者生日会服务,给予长者关怀和支持,扩大长者的社会网络资源。
三、服务目标
(一)为高龄长者提供庆祝生日,丰富长者的晚年生活,让高龄长者感受到社区带去的温暖。
(二)通过较年轻的老年志愿者对高龄独居老人的互助帮扶,营造睦邻友好、和谐向上的志愿服务氛围和良好风尚。
(三)让有热心有能力的低龄老年人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得自我实现。让高龄独居老人也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交往。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服务对象
同德社区75岁以上长者
五、服务时间
每月10-15日
六、服务地点
高龄长者家中
七、介入过程
(一)组建同德幸福院“银龄志愿者”队伍
同德社区社工对“幸福来敲门”上门生日会活动进行推动,宣传长者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吸引有能力、有兴趣的老年志愿者参与,营造“助人自助”的良好睦邻氛围。
(二)筛选高龄长者名单
社工站结合幸福院项目,与社区居委会进行沟通,获取老年人的基本信息资料。确认初步的被助长者名单后,再进行逐步电访,筛选出能上门的老年人,最终确认高龄长者名单。
(三)按空间距离分组结对,并对“银龄志愿者”进行培训
在确认好被助长者名单后,通过志愿者培训会议进行结对分组。采取就近原则进行结对,避免了因为志愿者与被助长者的距离问题而产生的时间、精力消耗。其次对上门流程、话术等内容进行培训讲解。
(四)服务开展
1、主要工作节点
时间节点 | 工作内容 | 负责人 | 工作目的 |
每月1-5日 | 查询辖区80岁以上户籍长者 | 社工 | 提醒银龄志愿者结对上门 |
每月6-10日 | 致电长者,约定上门庆祝生日会时间 | 社工/ 银龄志愿者 | 成功与服务对象取得联系 |
每月10-12日 | 开展上门生日会 | 社工、 银龄志愿者 | 1、提升长者幸福感; 2、了解长者基本情况; 3、排除长者居家安全隐患 |
每月12-15日 | 对需要居家适老化改造名单递交居委 | 社工 | 通过社区微心愿改造项目完成长者居家安全隐患改造 |
每季度 最后几日 | 跟进需要居家适老化改造或其他情况 | 社工 | 形成服务闭环 |
上门生日会具体操作流程 | ||
顺序 | 流程 | 物资 |
1 | 集合,带上物资,出发 | 分组名单、生日蛋糕、生日礼物、蜡烛、王冠、打火机、评估表、保温袋 |
2 | 与居民出示相关证件,表明身份及来意 | 证件、工作服 |
3 | 穿上鞋套进屋,把其他户的物资放门边。把当户物资放居民指引位置。 | |
4 | 介绍自己和项目、本次服务内容和目的 | |
5 | 了解高龄长者近况,填写评估表 | |
6 | 庆祝生日(放好蛋糕,戴帽子,唱歌,许愿,吹蜡烛) | |
7 | 视察长者居家环节,对安全隐患提出建议,或对居家安全知识进行科普 | 居家安全小册子 |
8 | 合照 | |
注意事项 | ||
1 | 不能拿结对长者家中的物资或接受红包; | |
2 | 尽量不要让结对长者拿东西出来给我们吃; | |
3 | 不可以留下吃午饭; | |
4 | 遇到隐私话题,结对长者不愿谈及的不要追问 | |
5 | 不强加个人意愿给长者,让结对长者自行决定。 |
(五)定期开展总结会议
每月定期开展志愿者团建或总结会,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建立规范化运行制度,及时进行志愿时登记及优秀志愿者表彰,通过规范化运行模式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志愿体验。
八、服务成效
2024年,“幸福来敲门”上门生日会共开展了12场,成功致电了80岁以上长者102人,并为58名长者上门庆祝了生日。其中136人次志愿者参加了服务,总服务时数达到272小时。
同德社区高龄夫妻一同庆生吹蜡烛
(一)搭建长者互助平台,提升高龄长者归属感、幸福感
近年来,政府一直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多维度开展适老化服务,让“养老”变“享老”,不断创新做法“有益补充”传统养老模式,探索可持续的养老路径,增进老年人福祉。同德社区通过“小老人”与“老老人”的结对,形成稳定的帮扶关系。活动把辖区80岁以上孤寡、弱能长者名单与同小区的长者志愿者挂钩,轮到某个长者生日,挂钩的志愿者就会告诉社工,然后我们会一起准备生日蛋糕和礼物,一同去到高龄长者家里,给他们唱生日歌,吹蜡烛并倾听他们的故事,送上我们的祝福与关怀,让长者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也用“热闹”为他们驱走孤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在面对困难时更具应对力量。
同德社区银龄志愿者带雏鹰志愿者为高龄长者上门庆生
(二)银龄志愿者团队服务社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同德社区住外地的高龄长者赶回来接收生日祝福
经常与我们一同上门服务的志愿者兰姨说过,这个活动让她觉得很有价值感和被需要感,所以她就更积极的去做志愿服务,隔三差五就主动关心自己挂钩的那几名高龄长者,有好东西也会跟他们分享。
可见,志愿者团队参与到了生日会活动的筹备、开展、总结等阶段,在每次上门生日会活动中,银龄志愿者能独自带领完成上门的各环节,高龄长者的一声声感谢也是他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而老年志愿者因其与受助者年龄相近、生活经历相仿,往往能更加精准地把握老年人的需求和感受,避免代际沟通障碍,使交流更为顺畅、自然。这种天然的亲近感有助于快速建立信任和安全机制,让志愿服务工作更加高效、贴心。
同德社区幸福院银龄志愿者为高龄长者庆生,长者笑开颜
(三)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保障高龄长者居家安全
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银龄志愿者和社工一同对高龄长者居家环境进行考核,随后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和协调的优势,通过与社区居委会、社区爱心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延伸启动同德社区“不倒翁”居家养老改造项目。
2024年,通过上门生日会,银龄志愿者及社工共发现了3户长者家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已通过“不倒翁”项目完成了所有的适老化改造,为高龄长者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品质的养老环境,让居家养老更安心。
九、服务反思
(一)志愿者的魅力
对于陌生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社工也曾吃过“闭门羹”,但是后来服务得到了服务对象或其子女的肯定和表扬,这都离不开志愿者的付出。除了精心准备的蛋糕外,每次上门的前,志愿者会协助打电话再次提醒服务对象,活动当天志愿者都会很卖力的唱生日歌和关心服务对象的身体情况,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了真切的关怀,而非流于形式的“程序化服务”,其中有3次上门服务中,服务对象还因此而流出了感动的眼泪。
(二)可以多链接资源丰富服务,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长者居家安全意识或对社区政策的关注度
有时候除了上门庆祝生日以外,我们还会链接燃气或供水公司一同上门检查相关居家安全问题,同时社工会给长者进行安全知识指导,提高服务对象或其子女对长者居家安全的关注度和知识面。有3户长者听了社工的宣讲后,都让子女购买了适合的扶手进行了安装。
(三)调整好工作心态,虽累但好
每个月花上半个月的时间跟进上门生日会其实很累,还没做完上个月,下个月的生日会又来了,但是听到志愿者说通过服务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观,又看到服务对象流出了感动的眼泪,这不就是做社工的魅力吗!
(四)日后希望可以让志愿者从参与者改为组织者
社工希望通过能力培养,把所有的高龄长者与幸福院志愿者达成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挂钩模式,让幸福院志愿者成为生日会的组织者,告诉社工高龄长者的生日时间,学会自行准备相关的庆祝物资等,为实现“和谐社区”“熟人社区”奠定基础。
志愿者服务如何管理?
9位资深社工讲授多种实操方法
9招教你高效管理志愿者服务工作
有案例,有方法
简洁、易懂、易用
《志愿服务管理9招》
重磅上线,抢先拿下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你有做过老年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