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法多重介入!拾荒父女的邻里纠纷调解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职场   2025-02-11 12:28   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冯广瑜

 督导 | 雷杏珊

 单位 | 农林街“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广州“双百工程”督导中心



“这一家人搞得周围臭气熏天!你们赶紧来处理吧!”农林街DF社区的刘社工今年1月接到居民投诉。

刘社工意识这个棘手问题再次出现,邀请农林街社工站对接本社区的冯社工一起前往现场处理。

事件原因是李阿姨(化名,55岁)退休后开始捡垃圾卖,至今已经形成了严重的拾荒癖好,家里垃圾堆积如山,臭气溢出门外,身上一股酸馊味还长出了跳蚤,严重影响家人及邻里健康和安全,邻居已多次交涉均无果。

刘社工和冯社工现场劝说无效,后续又多次上门,李阿姨口头答应会处理但是仍我行我素。意识到要让李阿姨转变不是容易的事,于是两位社工制定了行动计划,开启了一场跨越障碍、重拾安宁的转变之旅。


困境初现,社工敏锐介入


冯社工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深入探访和评估,了解到李阿姨父亲、自己及丈夫都有退休金,经济条件不错,但退休后不知何故养成了捡垃圾的习惯,逐渐把房子变成了“大号垃圾堆”,至今几乎“无立足之地”,引来老鼠和蟑螂乱窜。家人劝说无果,女儿搬离,李阿姨与丈夫和弟弟也日渐疏远。母亲今年年初去世,目前与父亲(88岁,声如蚊蚋)同住。父亲腿脚不便,却每天陪女儿捡垃圾,尽管有次意外跌倒,康复未久,却未改变父女的亲密陪伴。


冯社工注意到了李阿姨家不同寻常的情况,决定进行专业介入。然而,初次接触并不顺利,上门面谈时,李阿姨采用应付式沟通态度,心理防御机制让她回避了所有敏感的话题,李阿姨父亲听力不好,很难听得清社工说话,但社工听到了他说“女儿说捡垃圾是一种运动,对身体有好处,现在两个人身体都挺好”。此时,冯社工意识到直接与李阿姨父女沟通难以取得进展,于是与刘社工商量决定转变策略,先从其他家人着手跟进。


双工联动,家人成为关键桥梁


冯社工与刘社工明确分工:刘社工负责与李阿姨的弟弟取得联系,而冯社工与李阿姨的丈夫沟通。在多次尝试后,社工终于与家属建立初步联系。李阿姨的丈夫表达了对邻居不让使用电梯的强烈不满。冯社工耐心的倾听和同理,然后从长期捡垃圾对健康的危害、就医和清理计划建议、相关的医疗资源和政策福利等方面进行沟通,以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多次联系后,李阿姨丈夫逐渐认可了社工的观点,弟弟也表示支持清理。社工约家属前来社区讨论行动计划,两位家属却一再以没有时间为由一直拖延。面对挫折,两位社工没有气妥,一方面继续与家属保持联系,另一方面重新制定策略。

“双工联动”在街头接触服务对象,尝试建立关系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深入走访,精准画像与策略优化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李阿姨的情况,两位社工多次沿着李阿姨的活动轨迹,从她家楼下菜市场出发,沿着她每天捡垃圾的路线逐一询问沿街店主和居民。

通过走访,社工逐渐勾勒出李阿姨父女的日常活动路线和主要活动。

在废品回收站,社工看到了李阿姨父女每天卖废品的情景,理解李阿姨的行为虽然特别,但尚未达到危及自身安全的程度。然而家里的“垃圾堆”依然是李阿姨父女健康安全及邻里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社工必须继续跟进并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晓之以情,终有转变但仍未解决


由于多次上门都未能与李阿姨碰面,4月初,两位社工决定在李阿姨的家门口贴温馨告示,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提醒其注意环境卫生和清洁。李阿姨父亲阅读后有所触动,主动到社区居委会表态说在3个月内将垃圾一点点运走,还邻居干净整洁的环境。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却未有动静,邻居仍然投诉不断。


两位社工决定当面再和李阿姨父女面谈,在废品回收站找到两人,谈论家庭时李阿姨依旧会刻意回避。从前期对李阿姨丈夫和弟弟的沟通经验,两位社工与督导沟通讨论后,意识到他们家庭也许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导致家人难以直接面对面沟通。

社工在街头与服务对象父女面谈


情理法相融合,多方协作促转变


出于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考虑,一方面尊重李阿姨一家对其家庭关系的隐私权利,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恢复楼道卫生减少邻里纠纷,社工决定借法律力量再介入,得到农林街司法所的支持。

6月底,社工撰写了《致赡养义务人的一封信》分别寄给阿姨丈夫和弟弟,信中明确阐述案主丈夫和弟弟的赡养责任和义务,并引用了相关法律条款,强调面对家庭困难时逃避问题并非解决之道,而是应当积极面对,社工和社区也会提供支持和帮助,协助李阿姨一家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封信件起到积极作用,李阿姨的丈夫和弟弟表示愿意配合解决问题。在农林街司法所的组织下,各方于7月初在社区居委会会面并达成一致意见:即尽快处理家中的水管严重堵塞导致楼栋污水成河的问题,并邀请社区环卫站协助进行专业的垃圾清理工作,费用自理。



清理行动,楼道恢复安全整洁


7月中旬,环卫工人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把堆积如山的垃圾全部清理运走。李阿姨丈夫也找到了下水道维修工积极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

服务对象家中环境

在清理过程中,刘社工积极协助家属与环卫站协商沟通。李阿姨流露出对杂物的不舍,冯社工耐心劝告,成功避免了垃圾清理工作的中断。经过一番努力,李阿姨家的垃圾杂物清理工作终于得到了完满解决,李阿姨父女决定先到另一所房子居住,把这里的房子重新装修,邻居们也停止了投诉。

经清理后的家中环境



结语



李阿姨的家庭转变之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在两位社工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协作下,终于顺利解决。


本个案中,直聘社工与购买社工发挥优势互补的力量,各司其职,从家庭内部到外部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介入问题,有效缓解李阿姨与家人的紧张关系,积极调动了社区资源形成合力,加速了问题的解决进程,体现了社工专业在解决社区难题、关注和满足居民需求、保障居民健康与安全的重要作用。


深圳资深社工督导张媚老师

“手把手”情境案例教学

讲透个案工作“通用过程模式”6步骤

助力社工提升实务技能

让你敢于接案、善于结案

新课上线,快快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社工客
点击关注!陪伴千万社会工作者成长。每天分享行业前沿资讯与实务干货。让助人者有力,让受助者温暖。点击“社工客精选”查看精选好书+好课+好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