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力衰竭患者数量庞大,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面临着严峻的治疗挑战。心脏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法,受限于供体器官不足,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终末期心衰的另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期,在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上,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刘志刚教授带来了一场关于心室辅助装置(VAD)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进展的精彩讲座。本文将重要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终末期心衰的治疗现状与挑战
经优化内科治疗后,严重的心衰症状仍持续存在,常伴有心源性恶病质,需反复长期住院,死亡率高,即为终末期心衰。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据估计,中国保守有数以十万计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其中有上万例患者亟待外科治疗。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严重心功能损害而无其他治疗方法的重度心衰患者。但由于供体器官的短缺,中国每年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数量有限,许多患者无法及时获得移植手术的机会。
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历程
面对心脏移植的局限性,心室辅助装置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心室辅助装置又称人工心脏,能够替代心脏的部分功能,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美国的NASA与著名心外科教授DBK合作,开启了第一个心室辅助装置项目。早期的心室辅助装置体积庞大,非常笨重。1966年,DeBakey及其同事进行了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例成功的新式辅助装置植入,该患者因换瓣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使用了第一代心室辅助装置辅助了十天,最终被成功救治。
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心室辅助装置开始采用内置式设计,体积更小,操作更简便,但溶血和血栓风险较高。目前,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已经迈入了采用磁悬浮或混合悬浮技术的新阶段,实现了技术的优化与升级。
中国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现状
1、目前已有四种心室辅助装置获得CFDA批准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四种心室辅助装置(苏州同心泵、泰达“火箭心”、深圳核心泵、重庆“永仁心”)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的批准上市,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2、国产心室辅助装置的创新与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心室辅助装置“火箭心”是中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军工产品。该产品经过长达五年的设计优化改进,在血液相容性、溶血指标等方面表现出色,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此外,“火箭心”还具有对血小板的保护功能,不需要抗血小板治疗,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4年5月31日,“火箭心”已完成166例手术植入,两年存活率为88%,三年存活率(免于致残并发症)为83.5%,这一数据接近心脏移植的结果,非常令人鼓舞。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1、心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经验
刘志刚教授分享了心室辅助装置在使用中的血压调控和卸载策略:在平流状态下,绝大多数患者平均血压70mmHg-75mmHg就足以满足生理需求,过高的血压会增加脑血管和胃肠道出血的并发症风险。同时,卸载心室辅助装置时应保持心脏的部分功能,以维持主动脉瓣的开放,避免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2、心室辅助装置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随着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治疗终末期心衰方面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心室辅助装置有望实现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以及更智能的控制和监测系统。这将使得心室辅助装置成为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选择,并有望替代心脏移植成为治疗晚期心衰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和风险、推动心室辅助装置的普及和应用等,都需要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最后,刘志刚教授分享了一款有望在今年年底获批上市的全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该设备具有更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可用于右心及儿童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