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当前,我国慢性病确诊人数已达4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超过80%,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公敌”。积极应对慢性病已成为国家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三十届学术年会现场
为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落地见效,提升乡村健康服务能力,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于2024年11月15-17日在无锡市召开了第三十届学术年会。会上,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魏聪教授以“慢病管理新策略——中医药的慢病防治观与国际科研新进展”为主题做主旨报告,分享了络病理论指导下的慢病系统干预和防治理念,介绍了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策略及最新研究成果。
魏聪教授
中医药在慢病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治未病思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传统方药对慢病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魏聪教授指出,络病学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其临床意义尤其显著,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防治及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教授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开展络病学研究。由吴以岭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的两项国家973项目,联合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专家形成围绕防治血管病变研究的科研团队,在理论创新、机制研究、临床疗效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在理论创新方面,系统构建“络病证治”,形成了围绕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围绕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学科分支方向,先后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前,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创新专利新药有14个,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5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0个列入专家共识、诊疗指南、高校教材,全部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相关研究荣获6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大奖。
其中,“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2019年度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解决了国际医学界四大临床难题:通心络解决了急性心梗无复流临床难题;参松养心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早提供了新药物,填补了窦缓伴室早快慢兼治、整合调律药物治疗空白;芪苈强心在国际标准治疗基础上明显提高慢性心衰临床疗效。
2023年,“中医络病学”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
心血管事件链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通常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为起点,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随病程进展,易损斑块破裂出现急性心梗,心梗后心律失常,最后出现心力衰竭,最终死亡。“心血管事件链”过程环环相扣,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目前单靶点干预无法阻断心血管事件链发展,突破单病种防治瓶颈难题、实现系统干预,成为中西医领域重大课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理论和创新中药在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基于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围绕代谢综合征、易损斑块、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衰等五个关键环节的重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该项目将中医“治本病、防未病”思想贯穿心血管事件进展全程,阐明了心血管事件链“凝—壅—塞—不通”的病机传变规律,揭示了通络药物津力达颗粒、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疗效与机制。截止目前,已有4项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从脾论治,津力达显著降低糖耐量异常人群糖尿病发生风险
津力达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研制的创新专利药物,由人参、黄精、麦冬等十余种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可系统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为评估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异常人群的干预效果,探讨其预防糖尿病的疗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FOCUS随机临床试验”。
FOCUS研究共纳入我国21个城市35家医院18-70岁的成年患者889例,其中885例被纳入全分析集。符合条件的患者1:1随机分配至津力达组或安慰剂组,在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给予津力达或安慰剂。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2年,与安慰剂组相比,津力达组受试者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降低41%(HR:0.59;95%CI:0.46-0.74;P<0.001)。此外,津力达组在多项代谢指标、血脂等方面均显示出积极变化。
该研究已于2024年6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为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重保护,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死亡风险
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通心络,具有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基于微血管保护的缺血组织保护的三重作用,可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易损斑块、解除血管痉挛、保护微小血管等,是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基础用药。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牵头开展的“通心络干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临床研究”(CAP研究)共纳入220例国际金标准OCT判定纤维帽厚度<100μm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稳定易损斑块,改善心绞痛分级,提高生活质量。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共纳入中国大陆124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3797例STEMI患者,最终3777例被纳入主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降低再次心梗风险65%;治疗1年时,通心络组显著降低MACCEs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降低再次心梗风险74%,降低卒中风险56%。
CTS-AMI研究于2023年10月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了进一步改善临床结局的治疗方案,为中药循证医学评价提供了范例,为中医药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整合调律,参松养心为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带来了新方案和新希望
参松养心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药物,在心律失常领域已开展了系列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其治疗阵发性房颤、特发性室早、心衰伴室早、窦缓伴室早等疾病疗效确切,具有“整合调律、快慢兼治”的作用优势,且已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SS-AFRF研究)共纳入920例首次行射频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病史<5年)。研究主要终点为消融术后3个月空白期后持续≥30s的复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
1年随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组提高了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85.5% vs 77.7%,P=0.001),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7.8%,降低复发风险达40.0%(HR=0.6,95%CI:0.4-0.8)。次要终点结果上,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组在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显著降低了房颤负荷。在生活质量方面,参松养心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躯体和精神评分的双重获益。
该研究于2024年8月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为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循证支持,为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带来了新方案和新希望。
全方位干预,芪苈强心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预后
基于络病理论研发的创新药物芪苈强心,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与西医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心衰的理念一致。多项机制研究从细胞及动物水平多角度验证,芪苈强心可能通过激活PPARγ及其配体依赖性共激活因子PGC1-α防治心衰。
为了进一步探索芪苈强心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中长期用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了“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
该研究纳入来自中国133家医院的3110例LVEF≤40%、NT-proBNP≥450 pg/ml、NYHA II-III级且临床症状稳定或在入组前2周内诊断为IV级的成人HFrEF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标准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芪苈强心(4粒,tid)或安慰剂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18.3个月,芪苈强心组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主要复合终点风险22%(HR: 0.78;95%CI,0.68-0.90;P<0.001)。与安慰剂组相比,芪苈强心组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降低24%,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17%。
该研究于2024年8月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待以芪苈强心为代表的中药可以走向世界,造福更多心衰患者。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围绕心血管事件链关键环节重大疾病,揭示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列循证医学研究走向国际舞台,进一步证实了通络药物在临床慢性疾病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立足实践,推动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