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丁爱博 (Albert Dien): 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1927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曾师从薛爱华、陈世骧、赵元任等学术大师学习中国中古历史、语言与文化,多次到中国进行学术考察与交流,是美国早期中古中国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先后获斯坦福大学“卓越终身成就奖”和台湾师范大学“杰出校友”称号。已出版《六朝史:六朝文明》《早期中古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等专著,参与编辑《早期中古中国典籍:书目指南》、主编出版《剑桥中国史·魏晋南北朝卷》。
南恺时 (Keith N. Knapp): 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堡垒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东南研究圆桌会议会长、中国中古学会前会长。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以及儒家思想。出版专著《无私的后代:中古中国的孝子和社会秩序》,合作编著《早期中古中国典籍:书目指南》和《剑桥中国史·魏晋南北朝卷》。
张磊夫 (Rafe de Crespigny): 生于1936年,先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终身讲座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园行馆荣誉成员,是当代澳大利亚史学界研究中国东汉及魏晋史的先驱,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儒莲奖获得者。翻译成中文的主要代表作有《国之枭雄:曹操传(公元155—220年)》《南方诸将:叙述孙氏父子的崛起,以致三足鼎立的形成》《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
方博源 (Michael Farmer): 先后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硕士学位及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人文艺术学院中国研究与历史副教授,《中国中古研究》编委会成员。专攻中国古代和中古的历史、文学、思想、艺术和文化。发表多篇关于中古中国,特别是中古早期四川研究的论文,并从事《华阳国志》的研究和英译工作。著作有《蜀才》。
邵三德 (Damien Chaussende):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研究博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会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学史,特别关注刘知几《史通》, 旁及《左传》。著有《三国至晋:3世纪中国的皇权合法性建构》《中国始皇帝之信史》,并担任美文出版社版《中国通史》项目主编。
何肯 (Charles Holcombe):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1986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在汉帝国的阴影下:南朝初期的思想和社会》《东亚的诞生:从秦汉到隋唐》《东亚史: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发表学术文章数篇,尤其关注中国的汉唐时期,以及更广泛的东亚联系、共性和差异。目前正在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编写《东亚史》第三版。
祁泰履 (Terry F. Kleema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亚洲语言文明系及宗教学系名誉教授,曾任美国中国宗教学会会长、美国宗教学会中国宗教部联合主席、日本道教学会理事,著有《神真的自传:梓潼帝君化书》《大成国:中国千年王国的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天师道:早期道教社群内的历史与仪式》等著作。
裴士凱 (Scott Pearce):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导师为杜希德教授。现执教于西华盛顿大学,曾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和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重点为北朝政治、军事和社会史。新近出版专著《北魏(386—534):东亚帝国的一种新形式》,该书上溯北魏的内亚起源,以详尽的篇幅对北魏历史进行完整考察。目前正在撰写关于北朝后期的后续著作,探讨北魏灭亡后的北朝历史。
戚安道 (Andrew Chittick): 1997年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佛罗里达埃克德学院任教,现为正教授。获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美国国家人文科学捐赠基金会的研究资助。撰有系列论文探讨早期中古中国的地方历史书写,以及竞渡和龙舟比赛的历史。著有《中国和世界史中的建康帝国:种族认同和政治文化》《中古中国的荫护与社群——公元400—600年的襄阳城》。
葛德威 (David Graff):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东亚研究本科项目的主任。199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博士学位。研究重点为中国军事史,特別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军事史。著有《中古中国的战争(公元300—900年)》《欧亚用兵之道:七世纪中国和拜占庭的军事实践》,共同编辑《中国军事史》,《剑桥战争史》第2卷《战争与中世纪世界》。担任《中国军事史杂志》联合编辑。目前正在翻译杜佑《通典》中收录的李靖军事著作《李靖兵法》。
熊存瑞 (Victor Cunrui Xiong): 现任美国西密歇根大学终身历史教授。1979—198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硕士生,师从夏鼐、卢兆荫先生;1989年获澳洲国立大学历史博士,师从詹纳尔、王赓武、季福科等教授。出版多部英文版学术专著,并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其主要著作成果有《陈寅恪六朝隋唐史论》《刘知几<史通>全译全注》《天后:武则天的时代》《从农民到皇帝:刘邦的一生》《洛阳:中国古代、中古洛阳》《隋唐长安:中国中古都市史研究》《隋炀帝:其生涯、时代和遗产》《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并主编《罗德里奇中华帝国史指南》等。
刘淑芬: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专攻中古城市史、中古佛教史和中古社会史,已出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中古的社邑与信仰》《灭罪与度亡——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研究》等著作,并发表论文数十篇。
白馥兰 (Francesca Bray):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及更广泛区域的技术和社会。2013—2018年,担任技术史学会主席,并于2019年获得该学会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著作包括:《农业》,李约瑟《中国科学与文明》系列丛书第六卷第二部分,《水稻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中国帝制时代的技术、性别与历史:重新审视大变革》,《移动的庄稼和历史的尺度》。为《剑桥技术史》(预计于2025年出版)的联合编辑。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主要研究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归义军史研究》《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等。
宋馨 (Shing Muller): 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博士。自2000年任同系讲师,专攻中国北方地区中古早期之考古、艺术与历史。参与德国国家教研部赞助、德国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主持的“法门寺丝绸”(2011—2014)以及德国科学基金会赞助、慕尼黑大学汉学系主持的“五至六世纪中国北方的文化多样性”(2015—2018)研究专项。2020年退休后持续研究工作。著有专著一本、论文40余篇,多与北朝考古和历史有关。
安然 (Annette Kieser):德国明斯特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欧洲亚洲艺术与考古协会创始会员和常务理事会会员,德国考古研究所通讯会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艺术与考古学。2000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乡豪、流民、新贵:公元三至六世纪中国南方的家族墓地》。一直从事汉唐史领域内各方向的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著,包括六朝考古论文集《从文物考古透视六朝社会》。现为明斯特大学“六朝长江中游地区的次级中心研究(原荆州)”项目的负责人。
李贞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主要从性别角度探讨中古的法律制度和医疗文化,出版专著《公主之死》《女人的中国医疗史》,并发表多篇论文。曾借古代文献中的“笑疾”探讨情绪的历史,近年则透过当归在中国、东亚和欧洲的传播与运用,分析医疗物质、知识体系与性别文化的互动与共构。
侯旭东: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书简牍,偶及中国近代史,近年关注古代国家的形态与运行机制。出版《汉家的日常》《什么是日常统治史》《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与《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发表论文80余篇、译著数部。
劳悦强 (Yuet Keung Lo): 生长于中国香港,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曾在北美多所大学教授中国文史哲诸课,现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出版中文著作《文内文外——中国思想史中的经典诠释》《背上冬阳——文史哲狮城演讲录》《梦中占梦——庄子真的这样说?》《论语心》等。英文著作则包括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合编)、Interpretation and Literature in Early Medieval China(合编)。
柯嘉豪 (John Kieschnick): 美国斯坦福大学宗教研究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尤其关注佛教文化史。著有《高僧:中古中国圣徒传中的佛教理念》《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器物的象征——佛教打造的中国物质世界》等。
柏夷 (Steve Bokenkamp):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学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语言与文学硕士、博士,师从薛爱华教授。早年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先后任职于美国田纳西大学宗教研究系与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特聘教授,专长于中国六朝隋唐道教史和中古语言与文学,特别关注中古道教文献和佛道关系。出版《早期道教经典》《祖先与忧患》《东晋的奉道之家》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古根海姆奖学金、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基金获得者。
康若柏 (Robert Ford Campany):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范德堡大学亚洲研究和宗教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中国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较。著有《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述异:中国中古早期的志怪小说》《与天地齐寿:葛洪〈神仙传〉翻译与研究》《冥祥记: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灵验故事》等。
李安琪 (Antje Richter): 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亚洲语言和文明系汉语副教授。主要研究古代和中古中国的文化,研究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史、宗教和医学思想。著有《早期中国文学中睡眠观念考论》《中国中古早期的书信和信札文化》。编有会议论文集《中国书信和信札文化史》,并合著几本著作。新著《解释与生活艺术:早期中古中国文学中的健康与疾病》即将由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目前正在研究跨类型的早期中古文学想象的各个方面。在《中国中古研究》《美国东方学会杂志》《泰东》《通报》等发表多篇关于中国文学、文学思想、医学和艺术方面的文章。兼任《美国东方学会杂志》的东亚编辑,以及早期中古中国研究小组的主席。
陈美丽 (Cynthia L. Chennault): 佛罗里达大学荣休副教授。斯坦福大学博士,师从刘若愚与丁爱博。主要关注4—6世纪中国诗歌的风格变化,以及新体裁和新主题的社会背景。已刊论文包括《南齐时代的咏物诗及其赞助》和《高门大族抑或布衣素士?南朝谢氏个案研究》等。2000—2010年担任期刊《中国中古研究》的编辑,并合编了《中国中古研究:文献导读》(2014)。为众多作品选集撰写过中国中古作家的相关传略。目前正在撰写关于5世纪诗人谢脁的专著。
巫鸿 (Wu Hung):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哲学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美术、视觉文化史及当代艺术。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美术史十议》《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等。
劳馎 (Bo Lawergren):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物理学和数学学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核物理学博士,曾任英国原子能研究所核物理学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高级研究员,现为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物理系荣休教授,音乐声学与音乐考古学家。1986年开始研究音乐考古,致力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500年地中海至中国海之间的音乐文物与音乐理论研究。主要论文有《中国古琴的图像与装饰(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公元第一千年间琵琶在近东和远东的传播:丝绸之路上佛教音乐艺术的见证》《穿越岁月的三角式竖琴:一部随意的历史》等。
译者简介
戴卫红,1979年生于湖南湘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国成均馆大学访问学者(2012—2013)、庆北大学HK+研究教授(2019—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简帛学。出版专著《北魏考课制度研究》《韩国木简研究》《魏晋南北朝谥法制度研究》;译著有南恺时《中古中国的孝子和社会秩序》;主编《简帛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海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译文60余篇。
孙英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古史、佛教史、丝绸之路的研究。出版《神文时代》《犍陀罗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等多部著作,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多次受邀在欧美、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科研机构访学和执教。
序言、导言:刘卓、戴卫红。刘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戴卫红(见前)。
第一章、第二章:徐畅、李希珺。徐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整理及汉唐历史的研究,出版专著《长安未远》《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官文书整理与研究》等。李希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三国史,发表论文《再论秦至汉初的“分异令”及“分户”问题》《秦代的吏治理想与实践》等。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二十八章:姜虎愚,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系访问学者,现为暨南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时期的文化史与社会史,在《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史学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另参与夏复教授论文集汉译等学术翻译工作。
第六章、第十八章:李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六朝史、新文化史、魏晋志怪,出版专著《归葬——三至六世纪士族个体安顿与家国想像》(繁体版:香港三联书店2023年版;简体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版)。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刘凯,1988年生于山东肥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与礼制史。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北魏“神部”问题研究》《从“南耕”到“东耕”》等论文20余篇,主持并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社科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与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各1项。
第十一章:毕云,男,1986年生,祖籍江苏镇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后分别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和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现任教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为历史学系副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理事、欧洲汉学学会会员,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译有《中古中国的荫护与社群:公元400—600年的襄阳城》。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七章:冯立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中国边疆与民族史、隋唐史、东亚史等。著有《唐朝与东亚》等,译著有堀敏一《中国与古代东亚世界》、朴汉济《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罗汉《武曌》、唐纳德·洛佩兹《慧超的旅行》等。
第十四章、第十六章:蒋晓亮,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曾赴京都大学交流。在《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第十五章:刘淑芬(见前)。
第十九章、第二十九章:耿朔,1984年生于安徽郎溪。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汉唐考古、中国早期美术史和文化遗产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专著《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第二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杨英,1972年生于江苏丹阳。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访问学者(2015—2016)。研究方向为先秦至中古时期的礼仪、政治制度、佛教等,已出版专著《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及译著两部,并在《世界宗教研究》《文史哲》《史学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译文多篇。
第二十一章:侯旭东(见前)。
第二十二章、词汇表—索引:章泽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献,发表论文《从世俗到宗教:汉魏南北朝大象图像的转型》等。
第二十三章:刘杰阳,1985年生于福建惠安。中山大学文学博士,曾到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访学。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汉晋经学、文学与文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出《古文尚书》文本形态与学术特色研究”,发表《试论晚出〈古文尚书〉的训释文体》等论文。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陈志远,男,1983年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到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台湾法鼓佛教学院短期访学。专业领域为六朝佛教史、中古佛教文献、儒佛交涉,最近关注法灭思想、舍利信仰、造像碑铭等话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古佛教造像碑铭整理与研究”。近年出版专著《六朝佛教史研究论集》《慢读漫笔》,发表论文30余篇。
第二十五章:白照杰,澳门大学哲学博士,任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担任道家古典学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专著《整合及制度化:唐前期道教研究》《圣僧的多元创造:菩提达摩及其他》《泡影集:新见唐代道士碑志疑义举例》《十字门内飘法雨:澳门当代佛教问题研究》;译著有《李白与中古宗教文学研究》《政治与般若》《中古道教文学研究》《康达维译注<文选>(赋卷)》(合译)等。新近完成专著《赓续与过渡——中晚唐道教侧写》《唐道士廿八考》,以及古籍整理《丹亭卢真人广胎息经》等。
第二十七章: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攻六朝隋唐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学、东亚交流史与域外汉籍。著有《南齐时代的文学与思想》《炎凤朔龙记:大唐帝国与东亚的中世》《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译著《唐代传奇小说论》《中古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史》《天之子李世民:唐王朝的奠基者》《项羽》;古籍整理《六朝通鉴博议》等;主编“中国中古学术思想书系”、《皇帝·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
编辑:李浩搏
审校:戴卫红、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