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走到一起的最后的最佳场所。”
战争阴霾下,巴黎奥运比赛正酣。对于“胸怀天下”的中文编辑校对网小编,这两天看到这句话,感觉比看到金牌更能引起我的共鸣。
小编是不是“格局”一下子就大了!哈哈。
那么在新闻和出版行业,“编辑校对作为一个物种,走到一起的最后的最佳场所”在哪儿?
前两天,有两位前同事回上海探亲,他们前年分别“移”到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文编辑校对网小编前去叙旧,正好咨询一下新加坡的编辑和校对工作。
但,咨询了个寂寞——
《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编辑和校对流程:记者撰写并提交稿件,编辑初审,多语种校对,主编审核,最终校对。
是不是与所有报社一样?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SPH)属下另一家出版机构编辑校对流程如出一辙,但这两位前同事都强调,他们可能比大陆媒体更重视深度编辑和与作者读者的紧密互动,更注重作者意图的体现和读者的反馈,也特别注重内容的文化适应性和敏感性。(中文编辑校对网这儿说的是文字方面的)
当然,他们的工作流程也包括多层次审核编辑和校对,是不是也叫“三审三校”不太清楚。据这两位说,像《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这样的媒体都有设置多层次的文字编辑校对机制,也使用各种自动校对工具和软件。
是不是大家也看了个寂寞?
小编又用微信咨询了另外两位前同事,一位是前年退休后在韩国的前财经媒体的校对同事,她让她的儿子专门查了查韩文资料;另一位是美术编辑,2009年“移”到美国后在一家华文报纸还是从事美编工作,他让中文编辑校对网小编看了看他们的“美式规章制度”。
也是包括但不限于——
逐字逐句核对:文字编辑(包括校对员)需要逐字逐句核对稿件内容,确保没有错字、漏字、别字以及标点符号的错误。
不仅校对文字,还会查证稿件中的事实是否准确。例如,核实地名、人名、历史事件等,对插图、表格和排版的检查,确保所有内容的准确性。
他们也需要应对突发状况,如在短时间内校对大量稿件,或者处理重要人物的稿件,这与我们大陆同行一样,都需要超强的应变能力和工作强度。
不管是在美还是在韩的前同事,他们都像在新加坡的两位前同事一样强调,做好与作者和编辑的沟通,反馈修改意见,并进行详细说明。
你看,以上内容似乎也谈不上什么“特色”和“经验”,全世界的编辑和校对,最后都逃不过严格的出版流程。
说起严格,小编想起另一家媒体。约在2008年,也是奥运期间,中文编辑校对网小编当时所在的央媒联合日本最大报《读卖新闻》,分别在中国和日本对青年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工作。
在后来的成果分享会上,日方有四位编辑同行来我们上海编辑部。小编当时负责出版部,借端茶送水的机会旁听同行们的聊天,后来我就文字编辑和校对工作问过《读卖新闻》的一位编辑,他当时说《读卖新闻》有个“校对日”制度(Yomiuri Shimbun's Proofreading Day)。在“校对日”,报社编辑部会集中几乎全员力量对所有即将出版的文章进行仔细的文字编辑和校对及审查。
所谓的“校对日”并不是指每天的日常校对,而是指一种特别的制度或活动日,用以强化和检验校对工作的质量,警醒全员重视质量。
当然,类似的做法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媒体和出版机构在执行,据说效果很好。
好了,这期絮叨得太多了,能看到这儿的,估计不会超过5%。过两天有机会再细说说这个制度的细节。
最后,借用“仅有”的一部“校对相关”日剧中的台词,开启今天美妙的编校工作——“校閲は単に誤字をチェックするだけではなく、私たちの目で著者の尊厳と読者の信頼を守っているのです。”(“编校不仅仅是检查错别字,我们是用自己的眼睛在保护作者的尊严和读者的信赖。”)
中文编辑校对网
全心全意服务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