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卡片进入合集
可收藏该课程并收到更新提醒
1.1 ICA的胚胎学分段
课程要点:颈内动脉可基于胚胎期的原始血管发出点分为7段,这种分段方法在颈动脉慢性闭塞的评价时有特殊意义。
1.2 颈鼓室动脉
课程要点:颈内动脉发生穿过鼓室的走行变异,皆因颈鼓室动脉的发育过程异常。
1.3 Vidian动脉
课程要点:第1主动脉退化后在颈内动脉的残留,可能连通到颈外的多条血管。
1.4 永存三叉动脉
课程要点:连接前后循环,退化后,在颈内动脉的残留成为脑膜垂体干,在基底动脉的残留成为其硬膜支。
1.5 永存上颌动脉
课程要点:原始上颌动脉未退化形成,连接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罕见变异。
1.6 下外侧干
课程要点:背侧眼动脉退化的残留,留下一条通往眼动脉的“永久密道”。
1.7 眼动脉
课程要点:颈外系统通往眼动脉的可能通道有8条,为便于理解和记忆,可分为4组。
1.8 脉络膜动脉(1):胚胎和发育
课程要点:胚胎早期血管,唯一同时供应端脑、间脑、中脑的血管,成年人中发出点、供血范围变异大。
1.9 脉络膜动脉(2):发出点和变异
课程要点:脉络膜前动脉在胚胎期是颈内动脉头侧干的第一条分支,使得其正常的发出点是颈内动脉在后交通以远的第一条分支,但可能会有变异。
1.10 脉络膜动脉(3):供血范围和变异
课程要点:脉络膜前动脉是胚胎期唯一同时供应端脑、间脑和中脑的血管,使得成年后的脉络膜前动脉供血范围变异很大。
陆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博士,2014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4年8月开始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期间于2018年完成全部PLANET课程(Pierre Lasjaunias Neurovascular Education Team Conference)并通过结业考试。2021年开始专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书籍1部。
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