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又开始从南往北,穿越半个大中国啦!
这次来苏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美景是一眼都没空看。
不过本着中国人“来都来了”的原则,苏州的伴手礼可没少带。
给姐妹们买了文创巧克力——寒山寺&苏州园林,所有形状和味道我都买齐啦!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园林最是苏州好,燕尾分波醉煞人。”
希望到时候收到的姐妹会喜欢,双十一期间四处出差,买到了许多伴手礼,等我回去捋捋,找个什么由头给大家送出去。
从苏州一路向北,此刻我正坐在高铁车厢里。
手里一杯咖啡,面前一台电脑。
偶尔抬头,看向沿途的窗外,从五彩斑斓的绿,到五彩斑斓的黄……
秋天,真是一个打翻调色盘的季节啊,好适合穿越中国啊~
可惜,窗外美景无心看,一路都在肝文章!也在为双十一最后一场福利做准备。
要期中考试了!!老母亲们都晓得了吧?
最近刷到一个统计报告,说三年级家长每周辅导孩子作业花费的时间最多,达7.81个小时。
六年级家长花费时间最少,也达到了5.71个小时。
你家每周辅导作业花费的时间有多少呢?超越还是低于平均值呢?
前两天跟朋友聊天,他家今年小升初的娃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然后全家都懵了。
小学阶段,成绩排名一直前五的娃,第一次月考一下子落到了班级三十多名。
朋友分析原因: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我基本全程跟着。
进入初中后,7门课,每门的难度还越来越高,我觉得跟不上了,也觉得孩子大了,该彻底放手了,就没管了。
谁能想到,孩子就像一个漏水的船,到处都是漏洞。”
现在,朋友两口子商量着把现有科目分一分,两人分头把初中的知识拾起来,硬着头皮跟上孩子的进度。
这几年带娃,每每濒临崩溃的时候,唯一的安慰就是:
“等孩子大点就能解放了”。
等孩子大点了:
不用三催四催,他就能自己主动写作业。
不用三请四请,他就能自己洗漱、上床睡觉。
不用连吼带骂,他就能把自己该干的事儿干完了。
盼了那么多年的,现在发现,“等孩子大点就解放了”就是个笑话。
就像朋友家这种情况,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小学毕业了,辅导作业的时长又有了无限拉长的趋势。
问题出在哪儿呢?
经常看到一种很鸡的家长,无时无刻都在扮演着监工的角色。
不夸张的说,娃作业上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家长盯出来的。
短时间看,孩子的作业完成的又快又漂亮,长远看,百弊而无一利。
一是盯没了孩子的内驱力
在旁边盯时,很少有人能忍住不插嘴:
"唉,你看你写的字都成鬼画符了,老师能看懂?
这里数都抄错了!"
打扰孩子节奏不说,还会彻底杀死孩子的内驱力。
这样的孩子学习的目标就剩一个:“让我妈满意”。
二是不利于孩子学习自律自觉性地建立。
父母安排、控制、监督,孩子学会的是他律,这样取得的成绩就像是繁荣的泡沫。
等泡沫一破,露出本相,我们才会发现,孩子习惯了被要求、被监督,他的思维变懒了。
遇到事情不会自己解决,遇到难题不会主动思考。
表面的岁月静好都是黄粱一梦,外力一撤、梦终究会醒的。
就像朋友家的情况,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没有帮孩子提前建立起自律自觉学习的能力。
三、孩子将来会摔得更重
父母全程托举,小学的表现一路花团锦绣,代价是什么?
这就好比,孩子没学会骑自行车,家长在后面扶着孩子骑。
孩子越骑越快,家长总有跟不上的一天,有一天被迫突然放手,然后,悲剧开始了:
孩子从来没体验过摔倒的滋味,突然“啪嗒”一声,摔个大马趴,心态当下就崩了?
另外,小时候,骨头软,摔一跤爬起来,没什么大事,年龄越大,伤害也就越大。
学习也是这个理儿。二年级考50分,和初二考50分,带给孩子的伤害是完全不一样,两个阶段的试错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还有大把时间去慢慢培养习惯;初二的时候,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孩子很可能裹挟进“被分流”的大势。
有些妈妈说了,我也不想每天找虐呢,我每天盯孩子的作业,不肯放手,是我不想吗?是不能啊。
因为一旦放手,等待的将是:
要么作业磨磨蹭蹭,每天磨到天荒地老; 要么写的一塌糊涂被老师质疑“你是孤儿吗”? 要么直接给我拿回家四、五十分。
哪个都伤不起啊!!
的确是这个理儿。
不过,进入三年级之后,孩子自理能力发展进入关键期,把孩子扶上“自主学习”之路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怎么引导孩子顺利实现学习独立呢?
今天9点完成; 英语单词听写得对80%; 数学题至多讲3遍就该听懂了。
他今天有没有对学习更感兴趣? 写作业是不是更有成就感了? 你对他的辅导是令他对学习更愉悦了,还是更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