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奥特曼卡片,后来的烟卡、小马宝莉卡……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孩子们的流行风,咱们老胳膊老腿拍马也追不上了。
最近又学了个新词:吃谷,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们中很受欢迎。
据说,各大商场的店面集体萧条,逆势火热的就是谷子店。
营长家带孩子参加朋友聚会,双方小朋友第一次见面,开口就是:
“你的我推是谁?你知道哪家谷子店有日谷?它家有没有第五的吧唧?”
两人迅速打成一片,双方谈话自带壁垒,大人听不懂,也插不进去。
来来来,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谷子”。
看明白了没,
奥运冠军全红婵这个包包上挂着的这些,就是谷子的一个品类,叫“吧唧”,英文badge的音译。
另外,“我推”指的是孩子支持的虚拟角色或二次元明星。
所谓的“谷子店”,其实就是一种文玩店,里面有各种动漫、小说、游戏IP衍生地方周边产品。
“日谷”指的是日本产的谷子,一般比国产的要贵。
一张彩打的卡片,附上一层挺潦草的防尘膜,就能卖9.9元。
一张铜制的小圆盘,上面没啥工艺的印上个人头,就能卖19.9元。
孩子还会奉若珍宝,如果有人摔一下、碰一下,那就是蔑视“我推”,真爱粉就得要开战。
这个世界已经变成我看不懂的样子了。
还有更不懂,有钱人家的孩子已经发展到花几万块钱买“谷子”了。
还有一度大火的小马宝莉卡片,有小学生两个月花了1.5万元集卡。
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前段儿,烟卡还一度上了热搜,
古有虎门销烟,今有家门口烧卡!
竟然还有孩子为了烟卡竟然会发展到去偷、去抢?!
一,家长早干嘛去了。
二,家长管的方式太暴力了,问题被掩盖了,以后很可能会有更大反弹。
其实,有一阵DD也跟小狗一样,满大街的找烟盒。
我看他开心,也没过多干预,只是嘱咐他不能翻垃圾桶,捡回来的烟盒先用酒精消毒之后再玩。
然后,一两周之后,我家的烟卡扔角落里,他碰也不碰了。
孩子正是三分钟热度的年纪,外面的花花世界诱惑那么多,干嘛要在一个歪脖子树上吊死。
奥特曼卡、烟卡、小马宝莉卡、谷子,未来还会有很多超乎我们想象的,让孩子沉迷的东西。
孩子集卡不可怕,沉迷其中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孩子通过这种极限行为,在向家长释放一种信号,而我们却视而不见。
小伙伴都玩,所以我也想玩。
小伙伴都集卡,我不集的话,会受排挤。他们的话题,我插不进去,他们的活动,我融入不进去。
孩子会把同伴的认同看得很重要,他们渴望拥有朋友、受欢迎,融入同伴团体。
更害怕没有朋友,融不进圈子。
那些在同伴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会陷入同伴压力的焦虑中,开始集卡,之后得到正反馈,然后越陷越深。
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儿童心理问题低龄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近几年,0-14岁中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的患者数量超乎想象。
当然,大部分孩子没发展到心理疾病这么严重的程度,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孩子长期处于压力状态。
学业压力、同伴压力,再加上爸爸妈妈们对自己的情感需求看不见、不理解,甚至还要批评、自责哪哪做的都不好。
孩子就像一个气球,都快要被压力撑爆了,他亟需一个出口!
而集卡、吃谷就是孩子能找到的超便捷出口了。
只看单价的话,一二十块就能够得到,不像年纪第一、100分那样遥不可及。
一张卡片在小伙伴中就能吸引到一波目光和讨论,这份友情的投入产出比很划算。
这也是很多父母并不制止孩子的原因,这份快乐,太便宜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情感死亡”的实验。
实验中,母亲按照要求,变得面无表情,对宝宝不做任何反馈。
一岁的宝宝开始做出各种尝试: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故意破坏身边物品,他们竭尽自己所能,只为母亲有所回应。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做出回应的母亲,对孩子来说,就相当于母亲这个角色“情感型死亡”了。
孩子年龄大了,对父母情感回应的需求并没有减少。
可现实中,很多老母亲却打着“为了你好”的心态,一味让孩子好好学习,认真作业,而忽视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孩子会通过极限的行为唤醒父母的注意,极限的集卡、沉迷游戏都是他们的手段之一。
看到孩子的内在需求,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一直在给孩子强调一个社交原则:
朋友都是相互吸引来的,不要因为害怕失去一段关系就去讨好别人。
这样得来的关系,也不是真正的友谊。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友情应该是双向的,别人有权利不和你玩,你也有权利选择不和谁玩。
结束不好的关系,你会轻松、快乐很多。
不用担心没朋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和风景,你总能遇到和你同频的人。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那些伤害、孤立、威胁,因为你的不妥协而离开的“朋友”,不是因为你不好,只是说明他可能不适合做的你朋友。
因为不玩游戏,不喜欢对方的“我推”,就被对方驱除出他的朋友圈。他失去的,是一个真诚的朋友,而你失去的,只是一个不那么真诚的朋友。
看清对方,你反而能更好地开启下一段友谊。
你伤害我,不是我不好,而是你的损失。
一旦孩子有这个强大的自我认知,就不会去屈从、去迎合。
其实,只要留心的话,当妈的单单闻味儿,就能闻出孩子今天过得开心不开心。
就像,只看孩子脸色,就能看出他是要大便,还是要小便。
当发现孩子有点“郁郁寡欢”的矛头时,我们就可以把孩子拉过来,抱一抱。
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个:“今天有啥不开心的?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
第二个:“这事是让人挺不开心的,那你找点什么事,来开心一下吧!”
之前的文里提到了“量化生气”这个词,当情绪发生时,与其憋着,不如创造个补偿的机会。有了补偿,心理的痛苦、纠结也就消散了。
这也是给孩子机会,让他建立起自我愉悦的能力。
孩子越大,越是敏感,负面情绪也就越多,到了青春期,还可能会出现不跟家长沟通的症状。
如果孩子有自我愉悦的能力,伤心了、痛苦了,知道想办法自我开解。
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阅读能力和自我认知已经足够了,我们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心理类的文章,让他了解自己的内心,学习排解压力,能够做到自我疗愈。
最近,搜罗到一份关注青少年心灵成长的报纸,它的内容就几乎囊括了孩子成长路上,会遇到的所有心理问题。
自我认知、压力、情绪管理、社交问题、学习考试、安全教育等等。
孩子的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家长不细心的、难以启齿的它都给你考虑到了。
就比如9月份这期报纸。
这一页讲的开学怎么收心,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
这一页故事讲的是爸妈吵架了怎么办?
不需要过度关系、不参与争吵、更不要指责自己,下面也有应对的方法。
这一页告诉孩子面对校园里的“八卦”我们应该怎么做,而且它用了心理测试题的方法,孩子看过了不同选择后的不同结局,比起你直接告诉他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她才会主动思考总结经验。
失败的时候,又该怎么自我调节?
在这些内容里,心理专家会提供各种解决方法,帮助孩子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舒缓心情。
咱们给孩子开导,他乐意不乐意听先别说,也总是担心说不到点子上。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吧。
下班回家,你抱着“爱”的名义,迫切的想知道孩子这一天在学校过得开心不开心、有没有学到新知识、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于是,这样的谈话就开始了。
你:“今天在学校里怎么样?”
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妈妈,我的小火车不动了。”
你:“老师今天上课讲什么了?”
孩子:“你说是电池没电了,还是坏了?”
你:“有没有跟小朋友一起玩?”
孩子:“哪里能找到新电池啊?”
我们带着自己的议程,想跟孩子聊出点什么来,借此拉近亲子关系,却无意中,把孩子越推越远。
双方的联结就像弹簧,越是拉近,离得越远。
真正有爱的谈话就像双人舞,有来有往,给对方留下表达自己的空间,也给对方改变你的想法、观点的空间。
咱们不是孩子人生的NPC,稍一靠近,就触发了任务。
亲子间的互动也不是完成一个任务,然后赶赴另一个任务。
与孩子沟通时,先放空自己,真正地用耳朵去听孩子说话、用眼睛去看孩子的需求,这样才叫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
还没有进群的,有售前售后问题的,有需要纪录片资源的,加小助理微信,尽管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