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踏进神圣的医学殿堂
▲ 郭慕依学生卡
“三基三严”高标准
▲ 作者(第5排左9)与师生在市一医院门口合影
努力践行上医精神
▲ 作者(后排居中)与部分学生在学校门口留影
▲ 作者(后排居中)与参加聚会师生合影
20世纪70年代末,为满足上医各附属医院临床开展肾穿刺检查的需要,我所在的病理科亟需建立起肾穿刺组织切片特殊染色、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检查的能力,以确保对于肾病的准确诊断。由于当时国内试剂匮乏、病理检查技术与诊断经验不足,该任务的实施面临重重挑战。为改变这一困境,在学校CMB基金的资助下,我于1986年10月被派往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进修学习肾活检病理,一年半后学成归国。回国后,我迅速在教研室建立了肾活检病理研究组,不仅满足了临床开展肾穿刺诊断的需求,而且还在国家、上海市各项科研基金的支持下,深入开展了对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球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使之成为病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我依托多年积累的肾活检资料,主编出版了《肾活检病理学》一书,该书荣幸入选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鉴于我在国内肾活检病理诊断领域的贡献,近年来,我荣获国内病理学术界授予的"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被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认定为"中国病理人物"(80岁以上),并参与口述史短视频制作,该视频在2024年全国病理学会举办的全国性学术大会上放映宣传。
▲ 作者在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门口留影
1993年初,刚从国外进修学习回国的我,正式接过病理学教研室主任的接力棒。1995年,我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提出以"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过程的分子机制"为研究课题,成功申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连续五年每年获得14万元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为紧跟国际病理学教材前沿,我积极收集典型病变特征的切片,并一一拍摄, 作为主编新教材、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及PPT教学软件的原始素材。在我担任主任的9年中,先后主编了《病理学》教材(1994,2000, 2005年版) ,《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2001年),这两本教材曾获2003年度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5年, 出版《病理学多选题》,制作《病理学》PPT课堂教学软件后,我申报获得2005年度上海市高等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虽已过65岁,在我返聘期内,我仍利用教研室6000多例尸检资料,在获得国家科委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后,编著了《实用尸检病理学》一书,填补了国内病理学界空白,也获得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2008年5月,我正式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然而,我时刻牢记,教书育人和服务病人是"上医人"的职责与使命,因此并未停止前行的脚步。退休后,我又先后转岗至我校附属儿科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以及复旦大学关工委继续工作。同时,我还利用网络平台,与同行建立专业群组,开展肾活检病例远程会诊,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近年来,我的努力与贡献获得了广泛认可,获得复旦大学优秀离退休教职工、复旦大学及上海市教委系统关工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上医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2021年,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活动中,基础医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的学生们为了准备向教育部关工委和中央电视台"读懂中国"栏目选送的素材,曾对我进行过一次面对面的采访活动,学生问:“您一直在上医学习和工作,从未离开过,上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时,我几乎脱口而出:“上医就是我的家,我在这里学习和工作了一辈子,也服务了一辈子,这里承载着我无比深厚的情感,是我此生难以割舍的回忆。”在此,请允许我进一步表达我的心声:是上医这片沃土滋养了我,塑造了我,让我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了今日的成就。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对上医的这份情感,都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本文作者郭慕依系上医1959级校友
复 旦 记 忆
编辑|王 磊
审核|黄岸青
来源:复旦记忆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