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上海话(作者:耿勇)

旅行   2024-11-20 00:02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学说上海话


耿 勇


一日,在五角场麦当劳店里用餐,正巧,紧邻的是时髦小夫妻带着可爱小女儿。小女孩估计刚上幼儿园,一双大眼招人喜爱。
可不一会,小女孩嘴里含着汉堡,强忍着泪水,一脸委屈。原来,是父母在教她说上海话,说一句让她重复跟读,小女孩不愿意,很抵触,也很倔犟。原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快乐时刻被按下暂停键。
这场景我很熟悉,只是久违了,说起来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我儿子小时,妻子也是这样,多少有些逼他学说上海话。这点我很能理解,儿子是上海生,上海长,长大以后,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这原本是水到渠成的事,却事与愿违,遭到儿子的抵制,不肯学。
这也不能怪儿子,打读小学起,正巧赶上推广普通话。学校里不许说上海话,那会的小囡学说上海话属于“私活”。儿子读书学习成绩不错,只是不是当“官”的料,从小到大,没当过“班干”,最大管事的“差事”,也就是在上小学时,当过“推普员”。见他小手臂上戴块小牌子,专门监督其他同学,只准说普通话,不准说上海话。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的教导就是圣旨,只是没想到,儿子能以身作则,一以贯之,一直践行,不学自然也不会说上海话。
那时,小学为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那真叫用心之至。我接送儿子上学,见校门口有牌子提醒“请讲普通话。”在教室的墙壁上,也有相关提示的标语,这有点像如今的禁止吸烟的提示一样。到老师办公室,找班主任说事,尚未入门,便见门把手处,有细细长长的像新书的“腰封”一样的提示标语。我不知道现在小学,是不是也不让讲上海话。反正在当时,整个小学的环境,无不让人感到,说上海话的尴尬,讲普通话的自豪。
儿子不学不会上海话,妻子在家就没机会说上海话了。我是新上海人,说起来有些惭愧,来沪40年,没有学会上海话。如细究,客观原因,工作生活在部队院校,听讲上海话机会少。主观原因,嘴笨人懒,不愿向老婆大人请教。不学难成器,不会讲上海话很自然。有人说“哑巴”通常听力很好。我虽不会说上海话,听力却“门清”。或许这是“无心插柳柳成阴”之故,因我一直喜欢看上海滑稽戏,还有喜欢看讲上海话的《红茶坊》等电视剧,不知不觉之中,对上海话有感觉。
凡对当地文化,包括语言有感觉,有偏爱,甚至有瘾头,这便是“入乡随俗”最好的诠释。我喜欢听别人说上海话,觉得有意思,也有味道。前些年,东视到央视当主持的潘涛,用沪语诵读一段小说《繁花》,被放到网上,那有腔调却不地道的上海话,让沪人茶余饭后哈哈一笑。网红王秋裤也来凑热闹,用标准上海话来一遍,我听后,如“鸡蛋里挑骨头”,也是有小差错的,如读文中的“据说”,上海人平常不太讲,而讲“听刚”的。
近来,抖音里有位“拉刚雪叔”讲上海话,我是他的粉丝。此人长的大头大脑大眼大嘴,一副梁山好汉的相貌,与唱《苹果香》狼戈先生一样,常戴副墨镜,打手机讲上海话,很地道,很接地气,用上海话道出了人间烟火,街头弄堂平民化的生活。美中不足,脏话偏多,虽这样表达真实,是现实版,原汁原味,但不值得提倡。从某些角度说,上抖音如上舞台,多少要有些提炼,去粗存细,美化一下的。
与“拉刚雪叔”说的标准上海话相比,“外地宁”学上海话,常会闹出些笑话。30多年前,我谈对象那阵,便知说“大”,上海人的发音是“度”,我记住了。当年,毛脚女婿上门,见女友的大姐,我叫“度阿佳”,好像挻顺口。后,有邻居孩子来玩,小男孩小名叫大成,我便自说自话叫他“度成”,引起大家哄笑,都说我“洋泾浜”。我这才知道上海话发音,有约定俗成的成分,不可机械地“乱套”。这有点像汉字里有多音字一样。
一次,看抖音,见一位女孩拿上海说事,说是在上海闵行(xíng)区,一听就叫人发笑。我在下面留言:你不是上海人,不是你的错;不是上海人又想说上海事,也不是你的错。可既然要说,却连上海区名发音都没搞清,便是你的错了。学方言,约定俗成,是最让人头疼的,一句话该怎么讲,完全靠日子堆积,自然而然形成的。准确与否,恰当与否,完全是实践的“活”,与理论无关。
其实,别说外地人学讲上海话,上海人一听就能听出来,哪怕是郊县的上海人来市区,一张口也一样会“露馅”。我有个同事,原先我以为他讲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后来我女朋友来办公室与他聊几句,事后跟我说,他是崇明人,上海话里含有崇明腔。我有些将信将疑,第二天问同事,果然,他父母当年下放到崇明,他在崇明读完小学才回沪的。
即便是上海人,由于多年前去外地落户,没有生活在沪上现实语境中,也会闹笑话。一次与女朋友坐公交车外出,人多车挤,有两个上海人吵架,不知为何,没吵几句,旁边人都笑了,吵架双方也吵不下,尴尬苦笑了事。我不理解,问女友,她告诉我其中一人是上海人,但长期生活在外地,“吵相骂”的上海话,都早过时淘汰了,现在上海早没人说这类话了,所以好笑。
当时,我有点懵,后来明白,上海人吃菜讲究时鲜,说话也一样,沪语更新快,流行语和口头禅,过时淘汰了上海人便不说了,再说就“哈怪”。就如同现在很少有人还再说,某某人是“阿飞”、“老克勒”。口头禅也少有人把“帮帮忙”、“捣浆糊”、“碰碰响”挂在嘴边。
说起来,日子如流水,哗啦啦的,稍不留神也好,专注留神也好,仿佛瞬间便不见了踪影。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新闻单位送稿,认识一些复旦毕业的年轻编辑,平时在一起闲聊时,他们张口闭口便是“帮帮忙”“捣浆糊”。平时在公交车上,也能听到年轻人这个口头禅。好像那时讲上海话,没有这些口头禅,都不连贯似的,或者说表达感慨都难以尽兴一般。后来,也不知何时何故,这几句口头禅像船过水无痕一样,消失不见了。现在年轻人恐怕或许还不知道上海话中,还曾有过这么几句流行口头禅。倘如当年的年轻人,如今的老年人突然口中冒出这两句,肯定会让一些年轻人“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海话在不断地演变,与时俱进。曹可凡老师参加电影《金陵十三钗》拍摄时,为把一句台词“书娟,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把你救出来。”变为更符合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话,专门请教沪上女作家程乃珊后,这句话改为“阿囡,爹爹一定会想办法拿侬救出来。”程乃珊老师很认真,还专门提醒他哪些字必须要念尖团音,语气、语调也要有那个时代的韵味。
上海人的行事风格和喜好,就如同当年雀巢咖啡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一样,讲究味道纯正,说上海话越地道,越鲜活,越有味道,这样才“交关好”。而不像外地人听上海话,有那么点沪语或是吴侬软语的腔调,就能蒙混过关。我小时候在合肥,只要有人说话有江浙一带的腔调,我们都觉得他是上海人,假如他自己再不否认,便会被认定他是“上海宁”。
国人讲普通话,都多少带有方言味的。像上海人说普通话也一样。儿子不会上海话,他说话发音,完全按拼音来的,比较正宗,没有任何方言的味道,让人也听不出他是哪里人。像我这样走南闯北的人,在外与人说话聊天,别人一说话,我便知他大概是哪里人。自然别人听我说的一口江淮普通话,也能断定我是合肥人的。
许多人从小是说着方言长大的。说起普通话来,还是多少有些拗口感。像我有同事是南通人,与我们在一起说普通话也行,不过我发现,他转过头去与老乡聊天,用南通话说起来,那才叫一个流畅。上海话也一样。我结婚后,发现我爱人每次回娘家,说起上海话来,不仅是流畅,也有些说话方面的“报复性的反弹”,哇啦哇啦的没个完。
如果说普通话是全国通行证的话,方言包括上海话,就是当地的通行证。会说普通话,这是必须的,无需多言解释。一个人要融入当地的文化,或人头混熟得快,与人亲近,拉近距离快,一口家乡话是免不了的。

广东人说粤语,四川人说四川话,东北人说东北话等等,都有特色有味道。咱们上海话也一样,女有女腔,男有男调,多听不腻,越听越有味,“侬港呢”。


鸣谢:耿勇先生赐稿分享!

孵混堂

那些年,陪伴我们的电视广告

理发那些往事

取暖

买粮记


久违了,麻雀

窗前的水杉树

䓤油饼

丧命沪上的末代侯爷

地铁里的手机族


江湾五角场的“黄兴”情结

《繁花》让人想起那个年代

老严的“文学梦”

退休了,去打乒乓

《繁花》 唤起尘封的记忆


《繁花》年代的浦江两岸

探亲路上

过年贴春联

儿时过年

青山在,人老否


围墙下的大排档

姓名中的辈分

唉!黑头发,白头发

云雾中的浦东新高度

体检


我眼中的五角场

老北站印象

《繁花》年代的电车

《繁花》年代的公交车站

茶事


【哈哈镜】投稿的尴尬

【长焦距】明朝开国,松江才子遭殃

【长焦距】明朝谢幕,松江才子捐躯

樱花开了

养蚕


黄兴路像条河

有编号的书柜

花草缘

难忘读书上进好年代

偶遇明星


稿费

地名,渡过尘世的河

那年高考

从主持曹可凡说开

父亲的上海情结


凡人与名人

地名,渡过尘世的河(续篇)

彼得的“法律”意识

《红楼梦》里说“扇子”

当年灭臭虫


淋浴房里飘出的歌

天热,喝凉茶的记忆

父亲的竹凉席

“叔叔,几点了?”

“本报通讯员”的往昔

   上篇  下篇


高温中,人依旧

又闻蝉鸣

纳凉

军营饭菜香

新兵连的故事


手持折扇,风流也悲催

相亲

停电

小人书摊

此“鲈鱼”非彼“鲈鱼”


李府今昔

我的小学

段家祠堂,今安在

不一样的师生情谊

逍遥津里清淤泥


中秋月圆的“庚辰午门䅁”

台风,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

家乡有条河,叫包河

合肥的上海人

国庆,外滩璀璨的灯光


苹果香

地震那些往事

江湾五角场的“圆”

“弹棉花喽”

五角场曾有两幢老楼


住小洋楼(上篇)

住小洋楼(下篇)

台上与台下——读小说《主角》有感

司马懿的拿手好戏

五角场两幢老楼续篇


“栏杆拍遍”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