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曾经的美好(作者:钱仁生)

旅行   2024-11-19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书信曾经的美好


钱仁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时,来到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这里珍藏着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这封家书距今已有2200余年了,是战国时代秦国的一对兄弟“黑夫”和“惊”在征战途中写给兄长“衷”的。信中向家人报平安,期盼家里尽快给他们寄钱好添置衣服……这封信写在木牍上,是在大哥“衷”的墓中随葬品里发现的,保存完好的这封家信,成了目前我国历史上有案可稽的第一封家信。

现在很少有人写信了。人们交流联系用QQ,用微信,千里迢迢瞬息之间就变成咫尺之距,既方便又快捷。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书信从曾经的信息传播主流因日渐式微而被人们淡化了。然而,书信作为一种文化,经常会引起人们对它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书信本是一种实用性的文章样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书信实用性的束缚被突破了,逐渐转变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这就是用书信体写成的散文。在书信体散文的肥田沃土上,古代流传下来的精品名篇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以至近代林觉民的《与妻书》、方声洞的《赴义前别父书》……代代相传,成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在书信被挤到了墙角,但曾经的书信多么美好,不少都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书信是文化,它的价值将永存。

文徵明书《出师表》楷书拓本局部

键盘码出来的字整齐划一,方方正正,没有个性,没有风格,没有生气。用笔写出来的字,墨迹、神韵是敲出来的字不可比拟的。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有不少珍贵的作品都是书信。王羲之的“快雪时睛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等都是写给亲人、友人的书信。这些书信都成了后世的千古墨宝。

用QQ用微信虽然敏捷,但有不及书信的地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不是把一切事情简化了就自在自如了。比如有些话难以启齿,有些话一言难尽,还得借助手写书信,娓娓道来,从容述说。

现在说起书信,恍如隔世。记得好多年前,我对学生讲公文与书信的写作时,讲到文言书信中常用用语,诸如足下、膝下、垂鉴、钧鉴、敬禀者、不坐春风,倏经旬日等意思时,学生大感兴趣,说原来颇不以为然的书信,竟有这么多的学问。

书信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书信的根在民间,在千千万万的百姓中间。以前,学生识字启蒙,学写家书是必须的功课,“至文不过家书写”。近年来,有关书信、尺牍、家书之类的选本,书集不断刊行;书信体的小说、散文、歌曲层出不穷;媒体举办的书信大赛,情书征文随处可见。书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可以充满信心的说,信达天下,与时俱进,书信美好,书信永存!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钱仁生先生赐谢分享!




钱仁生先生热文


一只民信局瓷盒

略说佛文化中的成语禅诗

端午节与驱邪禳灾

去上海古镇走走看看

古典诗词的魅力


逛花鸟市场

回忆九亩地

民俗品长命锁和抓周

罗汉钱

玩出文化味


我家孙子顶呱呱

汉字的妙用

手串

蟋蟀

老上海九大银楼


金榜题名

旧上海的代价币

上海的古塔

上海解放初期的银元之战

上海的小桥


上海的寺院

至乐莫如读书

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圆圆月,浓浓情——赏中秋节民俗钱币

乌泥泾上两座墓


挂个什么吉祥物

菊花又开了

重阳话敬老

上海的庙、观、宫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上海


从淮国旧说起

上海古镇的教堂

闲说貔貅

老底子的银元

绿锈斑斑的古钱


老底子的上海

又见梅花开

校门口的众生相

清明时节踏青去

上海的古玩市场


上海寺庙的楹联

品千年古镇,寻岁月留痕

上海电影院

寺院里的银杏树

银元可阅读


低调的寺院

桥庙文化

古镇可阅读

古时的“高考”

传统文化中的“非遗”


龙华寺里的铜钟

吴淞江的传说

一庙三城隍

民俗花钱中的七夕

佛、道混合在一起


略说上海地名

上海的浜、泾、塘、荡……

元朝在上海留下的痕迹

造反钱

吉祥钱


厌胜钱

明清时的老城厢

吉语钱的斟字酌句

小南门

老城厢的教堂


老城厢的学校

老城厢路名趣说

老上海的会馆

从“沪”字说起

七十随想


古诗文中的反腐倡廉

老城厢路名续说

一张五四运动时的传单

上海财神庙

董家渡天主堂的门联


上海龙王庙

再说老城厢路名

说庵

天下第一庙

老城厢大夫坊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