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更健康?iMeta研究发现,全脂牛奶不仅能调节血脂,还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

健康   2025-02-10 18:01   北京  



全脂牛奶,你的餐桌常客,它的乳脂肪曾经是许多人心头的“隐患”。过去,你可能会听说,全脂牛奶中的饱和脂肪酸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不少健康建议都鼓励你减少乳脂肪的摄入。但问题来了,这些担忧真的有根据吗?全脂牛奶真的是健康的“敌人”吗?



最近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乳脂肪里其实隐藏着一些有益成分,比如单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中链饱和脂肪酸,甚至有大型国际研究发现,适量摄入乳制品反而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管如此,关于乳脂肪对心脏健康的影响依然没有定论,原因可能在于遗传差异、饮食监测方式不同,甚至是研究设计的差异。

今天医视屏为你分享的就近期发表在《iMeta》上的一篇文章《长期摄入乳脂肪不会显著增加正常和高脂饮食喂养小鼠的血脂负担》。

我们来看这项研究:

来自我国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的Guang‐Xu Ren所带领的团队发现,乳脂肪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环境间接影响血脂代谢,而肠道微生物群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长期摄入乳脂肪和全脂牛奶不仅不会显著增加血脂负担,反而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

长期乳脂肪摄入对小鼠的血脂水平有什么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摄入乳脂肪和全脂牛奶对正常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喂养小鼠的血脂水平有显著影响。尽管乳脂肪和全脂牛奶未显著影响小鼠的体重,但它们显著提高了HDL-C水平,并且乳脂肪显著降低了ND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p < 0.01)。此外,乳脂肪和全脂牛奶并未导致两组小鼠总胆固醇水平的显著差异。特别是乳脂肪的干预,有助于提高HDL-C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乳脂肪的长期摄入调节血脂水平,尤其在降低甘油三酯和提高HDL-C方面表现突出。


乳脂肪对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有什么影响?

长期摄入乳脂肪和全脂牛奶对肠道微生物群有显著影响。高脂饮食(HFD)显著降低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而乳脂肪和全脂牛奶则增加了正常饮食(ND)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尽管HFD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变化较大,但乳脂肪和全脂牛奶未能显著逆转HFD诱导的微生物群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脂肪的摄入与某些关键细菌的丰度变化相关。例如,Blautia、Akkermansia和Bacteroides与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这表明乳脂肪的摄入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来调节血脂水平,特别是在改善LDL-C和HDL-C方面。


乳脂肪如何影响小鼠的肠道代谢物谱?

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发现乳脂肪对HFD小鼠的肠道代谢物谱影响显著,远大于全脂牛奶的影响。乳脂肪显著上调了多种脂肪酸、酚类及其衍生物。特别是乳脂肪上调了49种代谢物,下调了75种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部分代谢物如反式肉桂酸和11(E)-二十碳烯酸能显著降低LDL-C,而高香草酸和胆绿素则有助于提高HDL-C并降低总胆固醇。代谢物与血脂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支持乳脂肪在改善血脂健康中的作用,特别是在通过调节代谢物谱来改善LDL-C和HDL-C水平方面。

这项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乳脂肪和全脂牛奶并不会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和血脂负担,反而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谱,促进了健康的血脂水平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乳脂肪的“好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不仅没有增加血脂负担,反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谱,帮助小鼠保持健康的血脂水平。所以,下次你在餐桌上遇到全脂牛奶时,不妨大胆地喝上一口,可能它就是那个帮助你守护心脏的小伙伴!当然,适量最重要,别忘了平衡饮食,才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如果您对文中的三维视频和图片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并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关键词【三维图集】即可领取9套专属高清图片!

参考文献:
[1]Ren, Guang-Xu, Liang He, Yong-Xin Liu, Yu-Ke Fei, Xiao-Fan Liu, Qiu-Yi Lu, Xin Chen, Zhi-Da Song, and Jia-Qi Wang. 2024. “ The Long-Term Intake of Milk Fa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Blood Lipid Burden in Normal and High-Fat Diet-Fed Mice.” iMeta 3, e256.

END




精彩推荐




END


医视屏
紧贴临床实际,成体系化的医学内容,我们帮你梳理和解读,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学习。让你找得到、看得懂、不用记、用得上。关注我们,让知识成为你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