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男子因右侧肢体无力前往医院接受手术,但术后竟意外死亡,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健康   2025-02-07 18:03   北京  


在进行脑血管支架手术时,通常需要全身麻醉。然而,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患者血压水平降低,进而促使原本就存在脑动脉相对狭窄状况的区域进一步发生缺血坏死现象,或者手术中栓子脱落进而堵塞远端的血管,从而引发脑梗

因此,脑梗是脑血管支架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患者在脑血管支架术后出现脑梗,最终不幸离世,医院是否需要对此负责呢?


今天医视屏为你分享的是一个关于脑血管支架术后继发脑梗,治疗后患者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例

我们来看今天的病例:

患者是一名59岁的男性,因为出现一过性精神行为异常达14小时,以及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前往医院就诊。由于患者有脑梗病史和糖尿病病史,医生将他收入院进行治疗。医生给出的诊断为双侧额叶、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左额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以及双侧椎动脉多发中度狭窄


在住院期间,医生采取了抗血小板聚集和稳定斑块等对症治疗措施。

第二天,医生为患者进行了脑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左侧椎动脉V4段狭窄约80%,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约30%,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轻度狭窄(约30%)。于是医生建议患者接受脑血管支架治疗,但家属拒绝了。

经过一周的对症治疗,患者的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有所好转,就出院了。然而,在出院后他仍然存在一些症状,包括饮水时呛咳、言语迟缓以及右上肢和双下肢的乏力。

三个月后,患者因不慎摔伤再次就诊,医生为他进行了头颅血管MRA检查,结果显示金某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多发中-重度狭窄,而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存在重度狭窄,此外,左侧大脑中动脉M1远段则有局限性轻度狭窄,于是医生再次将他收入院治疗。

住院后,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头颈CTA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基底动脉局部已呈现出几乎完全闭塞的严重狭窄情况(狭窄程度为90%-99%),同时双侧大脑后动脉多发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90%),并且脑内存在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病变

在住院第三天,医生向家属详细解释了患者的病情,并向他们说明患者需要接受支架治疗,家属当天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住院第五天,医生为患者施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术+基底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支架放置成功后,医生复查造影,发现患者的血管血流正常。术后,医生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金某基底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支架术后改变,脑内高密度影,医生考虑与造影剂有关。此外,他脑内的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病灶与术前检查结果大致相同。

然而,患者在返回病房两小时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医生为他实施了止吐措施。一个半小时后,患者再次发生呕吐,此时医生仅为他开具了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在手术后第一天早上,患者出现躁动和体温升高的症状,医生为他采取了物理降温但效果不明显。随后,患者的意识障碍进一步加重。当天下午,医生再次为他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他脑内的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病灶较前一次检查更加明显。

接着,医生安排患者进行头颅MRI和MRA检查,结果显示脑内多发性脑梗塞,双侧小脑半球、脑干、双侧顶叶、双侧枕叶以及右侧额叶的区域出现新发病灶。医生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包括抗炎、抗血小板凝集、抑酸等治疗。但是,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仍然处于昏睡状态,呼之不应,呼吸困难,间断出现高热,四肢肌力仅为2级。

医生与家属进行了详细沟通,指出患者的病情需要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建议将他转入ICU进行治疗。然而,家属只同意在患者病情危及生命或呼吸无法维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支持,并拒绝了气管切开以及转入其他科室的建议。

在之后的治疗中,患者相继出现了心梗指标异常、离子紊乱、高钠等病情变化。医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补液、改善血液循环、静滴脂肪乳、氨基酸以提高营养水平、控制心衰、促进胃肠道蠕动、保钾利尿、抗感染以及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然而,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最终血氧饱和度无法测出,家属签字拒绝一切药物治疗及抢救措施,当天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患者在经历了短短20多天的治疗后,就不幸离世了。家属对此表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是由于医院没能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才导致他接受了支架手术并再次发生脑梗,这属于医院的过错。


那么,家属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患者既往有脑梗病史,并且再次出现了与脑梗相关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基底动脉存在严重狭窄,经过3个月的保守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因此,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基底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明确。

其次,在术后返回病房2小时后,患者出现呕吐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后再次呕吐,而医生仅在术后为患者进行了头颅CT检查以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性,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新发脑梗,因此没有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直到第二天,医生才为患者进行了头颅核磁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双侧小脑半球、脑干、双侧顶、枕叶以及右侧额叶出现了新的梗塞灶,这意味着医方在对患者新发脑梗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延误。

此外,患者随后出现了肺部感染的症状,尽管医生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多次调整治疗方案,但由于患者的昏迷卧床状态以及糖尿病高渗状态等因素,感染控制不理想。最终,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去世,医院向家属赔偿了47万元。

通过这个病例,医视屏想提醒所有的医护人员:

脑梗是脑血管支架术后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与患者的自身状况以及术后的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难以完全规避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在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对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时施以治疗手段,以降低损害程度。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患者第一次出现呕吐症状时,医生能够明确病因并采取有效治疗,使患者四肢肌力有所恢复,从而能够下床活动,或许最终不会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撒手人寰。


如果您对文中的三维视频和图片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并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关键词【三维图集】即可领取9套专属高清图片!

END




精彩推荐




END


医视屏
紧贴临床实际,成体系化的医学内容,我们帮你梳理和解读,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学习。让你找得到、看得懂、不用记、用得上。关注我们,让知识成为你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