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亚洲排名出炉,城大冲进香港第三

企业   2024-11-07 18:47   中国香港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今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一出炉,香港的学界便再度掀起热潮。

香港7所大学的排名普遍上升,尤其中大与城大的表现尤为瞩目。

中大从去年的第10位一跃至第6位,而城大更是从第17位猛升至第10位,首次打入亚洲十强,甚至超越了一向被视为“三巨头”之一的科大。

此举不仅让“港中科”的格局发生变化,重新改写为“港中城”,更突显了香港大学在全球教育领域中的崛起之势。

在此背景下,不禁令人思考,这种排名上的变动究竟是偶然,还是香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探讨的深层原因?

香港大学持续稳居亚洲第二,在北京大学的强大实力面前依旧牢牢占据自己的位置,显示了其作为亚洲顶尖学府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不仅反映在其长久以来深厚的学术积累与教育资源上,更体现在它的国际化视野和政府政策的支撑。

正如港大所言,“留学香港”品牌的倡议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支持,使其在吸引国际学生和师资方面成绩斐然。

这无疑对其排名的持续稳定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

然而,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城大的崛起。

城大在“全球拓展”三项指标中名列前茅,包括国际教师比例、入境交换生比例和外出交换生比例等方面均位列亚洲第一;

而在学术声誉、论文篇均引用率以及教员人均论文数量上,城大也展现了极佳的表现。

此等成绩的取得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其背后既有城大多年在学术科研上的持续投入,也离不开其在国际化教育上的不懈努力。

今年正值城大成立大学30周年,其一系列新学院的设立,如创新学院、数码医学研究院、计算学院以及香港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进一步促进了城大在科研转化和社会服务上的进步。

这种“内外兼修”的策略,才是其得以迅速提升排名的关键所在。

而与城大齐头并进的中大,也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从第10名跃升至第6位,充分体现了中大在教学质量和科研产出上的优势。

中大早在国际学术合作方面有所布局,近年来更是强化了与各地高校的合作关系,不仅在科研项目上频繁联手,还在师生交换与学术交流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对于中大来说,此番排名的提升不仅意味着学术上的认可,也彰显了其作为香港老牌名校的创新和活力。

中大以“为香港、国家以至全球作贡献”为使命,显示出它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远大抱负。

除此之外,香港其他大学的表现也不容忽视。

科大、理大等多所院校的排名均有上升,虽然未能跻身前十,但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依旧占据重要地位。

例如科大在科技和商学研究方面的优势,理大在应用科研和实务教育方面的投入,都使得它们在亚洲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理大校长也指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全球伙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当然,香港教育界的这场“排名之战”也不全然是一路顺风。

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的排名有所下跌,这反映出在整体提升的浪潮中,部分院校仍需更大努力去保持竞争力。

QS副总裁Ben Sowter指出,尽管香港整体在教学资源、国际学生人数上表现突出,但在研究产出方面仍稍显不足,只有两所院校进入前100名。

这也提醒我们,香港高校在继续提升学术声誉和国际化水平的同时,仍需在科研创新和成果产出上进一步努力。

综合来看,香港高校近年来在QS排名中的显著进步并非偶然。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大学的共同努力,使得“留学香港”的品牌愈发响亮。

港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无论是在政策上提供支持,还是在资源上进行倾斜,都为香港高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城大校长梅彦昌更是指出,香港作为“最佳留学城市之一”,不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种良心竞争,不仅提升了香港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城大的跃进不仅仅是一所大学的成功,更是香港高校在新时代教育竞争中的集体胜利。

这种胜利并非激烈的“内斗”,而是彼此鼓励、共同进步的良心竞争。

城大、中大、科大等院校的排名相互交替,正是香港教育体系开放与多元的表现。

各大院校都在努力展现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以争取更高的国际认可。

由此可见,香港高校整体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的进步,不仅展示了港府在推进香港教育中心方面的努力,更反映了香港高校普遍对国际排名的高度重视。

正是这种良心竞争的驱动,才让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攀升。

相信在这一轮轮的排名激励下,香港的教育水平将继续稳步上升。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哪个学校的校友呢?

- END -

为了账号的可持续发展,
爱港漂还差一个好广告。
如果你是做中港跨境生意,
欢迎联系我们投放banner广告。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爱港漂
爱,让你在港不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