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固定关爱座,早就该取消了

企业   2024-10-26 18:57   中国香港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在香港,轻铁上的“关爱座”本是为有需要的乘客设置,无论年龄,只要有需要,都可优先使用。
然而,不少乘客却误认为这些座位属于老人专属,进而衍生出种种争执。
这次在轻铁上发生的事件,反映了关爱座引发的社会问题。
某日早上8时许,港妈Mary Tam看到一个女乘客带着女儿上学,因需携带书包和其他物品,便让小女孩坐在关爱座。
轻铁到达鸣琴站时,一名年约70至80岁的婆婆上车,见到小女孩坐在关爱座,立刻指责这位年轻港妈:“呢啲座位系畀老人家坐㗎嘛!做咩畀你个女坐落去呀?”
当场场面一度尴尬。
尽管车厢内其他乘客尝试调解,有位男乘客指出:“呢个位系任何一个有需要嘅人都可以坐,唔一定系老人家坐㗎!行前少少有位坐啦!”
然而,这位婆婆执意不肯,非要小女孩起身让座不可。
甚至在Mary Tam即将下车让座时,这位婆婆依然坚持站立,继续指手划脚,表示不满。
事件发生后,Mary Tam在Facebook发帖分享此经历,引发了大量讨论。

这件事的本质上揭露了部分长者的“恃老卖老”心态——认为只因年长就该获得特别优待,甚至连小孩子都需让路。
有网友评论讽刺:“我见过啲阿婆有关爱座唔坐,系要冲去普通座位同其他人争”;

另有人调侃道:“佢要坐,可以搭的士”。
这种心态,不仅让年轻人不满,也让社会和谐受损。
关爱座的设置初衷是温馨的,旨在关怀有需要的乘客。

无论是老人、孕妇、小孩,或是身有不便的人,均可享受优待。
然而,在一些长者的眼中,关爱座成了他们的“专属领地”,其他人只要坐上去便“犯了忌”。

这次事件中,老人家即使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普通座位,也非要坐在关爱座上,即便该座位是一个小女孩在使用。
这种执拗的行为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关爱座的设置反而加剧了长幼之间的对立,变成了一种社会无形的“批斗座”。

香港网友的留言充满了无奈和反感。
有网友指出,明明关爱座并不只是为老人设置,但部分长者却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人让位,甚至无视实际情况。
一些网友更是主张取消关爱座,称“宁愿企都唔会坐关爱座”。

这种现象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关爱座的设立反而让人感到压力,尤其是一些表面看起来健康的老人并不一定需要特殊座位,而一些有隐疾或特别需要的人反而会因为顾虑而放弃关爱座。

当我们反思为何一些老人会如此执着于关爱座时,可能是长期以来社会形成的“尊老”观念,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理应得到优待。
但事实上,年老并不等同于特权。
关爱座的初衷并不是让某些人将此作为一块道德盾牌来要求他人让座,而是让真正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尊重和关爱本应是相互的,若一味凭借年龄去“凌弱”,反而只会破坏和谐,甚至招致反感。

不少网友在此次事件的评论中指出,真正有需要的老人会主动表达需求,并获得其他乘客的帮助。
然而,像这次事件中的婆婆,在明知有其他空位的情况下,仍然执意站在关爱座旁“批斗”港妈和小女孩,显得霸道而不近人情。

事实上,这样的行为让人们对关爱座产生了误解和反感,甚至让一些原本愿意让座的人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是否会因此而被批评。
这种心态,反映出部分老人因为年长而形成的优越感,习惯性地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这种思想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代际矛盾,也让年轻人对长者的关爱之心逐渐冷淡。
就如网友所言:“有需要咪坐,唔驶咁坚持。”

真正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强制要求他人让座,而是应基于尊重和理解,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舒适。
关爱座的设立本是出于善意,但现今的情形却使得“关爱”成为了一种压力和批斗,形成了“霸占关爱座”的社会现象。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关爱座的存在意义。

香港社会或许可以考虑取消固定的关爱座,将座位的选择权还给乘客,让大家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座位。

这样不仅能减少争执,也能消除一些长者“独占关爱座”的不合理优越感。
让座是一种礼让之举,取消固定的关爱座并不意味着不关心有需要的乘客,而是希望将这一份关爱真正回归到“有需要的人优先”上,而不是凭借年龄去强行索取。

关爱座不是批斗坐,让座也不是一种强制行为。
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不便,若我们都能理解并尊重彼此,相信关爱自然会随之而来。
对于老年人而言,若真有需要,可以向其他乘客寻求帮助,而不应将特定座位视作专属之物。
同样,年轻人也不应因坐了关爱座而被批斗。
让关爱成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年龄特权。
同意请点赞和在看
- END -

为了账号的可持续发展,
爱港漂还差一个好广告。
如果你是做中港跨境生意,
欢迎联系我们投放banner广告。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爱港漂
爱,让你在港不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