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一学生被勒索3万元,学校竟写评语“要明辨是非”

企业   2024-11-17 21:22   中国香港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据《东张西望》报道,屯门中一学生被勒索案,涉及7名同学,以其情节复杂、结局离奇成为香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从家庭教育到学校管理再到社会关注,这起案件像剥洋葱一般,逐层揭开了多个问题。

事件看似只是孩子间的争端,却道尽了教育体制的缺失与家长的无奈,让人唏嘘不已。

故事的起点是梁同学,一个刚升中一的13岁男孩。

他像大多数香港家庭的孩子一样,日子过得简单,课余时或许喜欢玩点小游戏,偶尔犯些课堂偷吃零食的“小错”。

但谁曾想到,这样的小动作竟然成了日后他噩梦的导火索。

据其母描述,同班同学以“告发偷吃零食”为由对梁同学进行威胁,索取现金及增值点数,甚至用抢八达通买零食等方式步步紧逼。

3万多元的利市钱,从小到大的积蓄,就这样灰飞烟灭。

网友们一片哗然:“3万元?中一学生都可以整到咁多钱?”

但问题的核心不是钱多钱少,而是梁同学为何会选择“破财消灾”。

梁母曾听儿子提到,他以为花钱摆平事情就能顺利升上中二,可见,孩子其实是在用自己稚嫩的方式应对问题。

然而,这种“独自承担”的背后,更多是父母教育上的盲点。

梁母坦言:“我成日同佢讲:『你自己大㗎啦,要学自己处理。』但真系无谂到佢系用金钱去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或许都会不自觉地放手,希望孩子学会独立,殊不知,有些问题并非年幼的他们能妥善处理。

更让人愤怒的是学校的处理态度。

梁母回忆,早在去年9月训练营期间,儿子曾被同学打伤,老师轻描淡写地以“冇咩问题”敷衍了事,最终是她亲自带孩子就医,才发现耳后、脸颊等多处伤痕。

这一次勒索事件,校方依旧表现得不作为:

报案后,训导老师电话相约次日见面,但会面未果;

即便警方已介入调查,学校仍以“进入司法程序”为由保持沉默,甚至成绩表上还赫然写下“要明辨是非”的评语。

网友们怒斥:“明辨是非应该系学校教导学生,点解受害人变咗问题人物?”

教育局的表现同样让人摇头。

梁母表示,教育局回复的所谓“跟进情况”,多是功课安排,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介入。

事件僵持数月,孩子无法正常上课,家长四处奔走申请转校却屡屡碰壁,找了10间学校都没有下文。

一个受害家庭,竟被推向社会边缘。

网友戏谑道:“教育局等于《西游记》入面嘅如来佛祖:只会讲‘交畀阿弥陀佛’,但从来无真正解决问题。”

再看涉事的7名学生,虽然已被警方拘捕,但梁母始终希望他们能“知错”。

她强调:“我唔系要迫到佢哋绝路,只系想佢哋有诚意道歉。”

然而至今未收到任何道歉信或还款。

面对错误,一封简单的道歉信是否真的难如登天?

还是我们对“勇于承担”的教育早已失焦?

整个案件的离奇之处还在于,明明有明确的受害证据和法律介入,但家长依然求助无门。

梁母辞职陪儿子自学,儿子从肥仔瘦成皮包骨,却连一个愿意接收他的学校都没有。

幸好,在《东张西望》报道事件后,该学生也终于拿到了一间学校的offer。

有香港网友说:“香港教育系咪真系无死角?睇嚟好多学校其实系『有洞』,仲大过荔枝角监狱个天窗。”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对涉事学生的反思,更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拷问。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家庭,但为何在家庭暴力与校园暴力之间,孩子宁愿选择被敲诈也不愿向老师求助?

教育局作为监管者,又为何总在危机发生后才匆匆“作出跟进”,而非提前预防?

梁母说:“如果唔系我自己发现,仔仔可能已经出咗更大问题。”

家长的无助与担忧,道出了多少家庭的共同心声。

最后,不得不谈谈来港家庭对香港教育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

许多内地家长认为香港教育公平透明、无懈可击。

然而,从这起案件来看,香港的教育系统并非完美无瑕。

梁母的遭遇说明,某些学校缺乏责任心,教育局效率低下,面对欺凌问题更是反应迟缓。

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家长必须敢于发声,为孩子争取应得的公道。

这不仅需要借助媒体和社会的力量,更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

学校不只是求分数,更是教做人。

毕竟,无论孩子来自哪个家庭,他们都有权利获得一个安全、尊重的学习环境。

- END -

为了账号的可持续发展,
爱港漂还差一个好广告。
如果你是做中港跨境生意,
欢迎联系我们投放banner广告。
做一个10W+港漂都爱看的智媒体

爱港漂
爱,让你在港不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