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丨李一鸣:馅饼风波

文摘   2025-01-02 17:46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长河副刊"关注我们

年初时,同学从襄阳给我带了两盒当地特产“矮子馅饼”,是我大学时最爱吃的零食。

我拿回家后吃了几块就放在了餐桌上,还对家人说这是同学送的,尽管吃。

可是没想到,一天下班回家后,原本两盒的馅饼却成了一盒。

刚看见,我就问:“桌子上的点心呢?”

外公回答道:“不是在那儿放着嘛。”

我说:“另一盒在哪儿?”

在我打破砂锅的追问下才知道,原来是外公想着这是外地的点心,于是就给了表弟,让他也尝尝鲜。

知道真相后我沉默了片刻,像是漏了气的球,径直走向屋内。

母亲察觉到异样,连忙说:“送都送了,你就想开点,下次不这样不就行了?”

一句话又勾起了我对点心的念想。

“不行!其他什么东西,只要是我买的都可以,唯独这种类型的东西不可以。不是说那盒点心有多好吃,而是它代表了别人一份心意,家里人就拿着这份心意送给了别人,而且还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事后也不向我道歉,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我怎能不生气?”

外公听了我这样说也很生气。

可再怎么和外公解释,他就是理解不了,始终在说:“一盒点心呗,想吃再买。再说,送出去的东西你要拿回来吗?”

看得出来,他也很难过,还不住地说“我错了”“下次不会了”等类似的话。

但我当时只能无奈地说,这不是点心的事,而是情谊。

听了这话,他似乎觉得我和同学的友情超过了与他的亲情,于是就把陈年往事搬出来对比,试要比较两种情谊孰轻孰重。

最难受的是母亲,她既是母亲更是女儿,她的儿子和她的父亲因为这种事争执,自己夹在中间两头安慰。

母亲明白那盒点心对我的重要性,但无论她怎么从中调和,外公始终不理解我今晚的所作所为,认为我与他感情淡漠的念头水涨船高。

话越说越重,我跟母亲听得都流着泪……

冷静下来后细想,我不该犯这样的小错误。

外公虽然知道那盒点心是同学送我的,可他只觉得我把东西拿回家后,就属于我们一家人了,并不了解那份情谊对我的重要性。

对我来说,我理解外公的做法,争执不过是一时激动的行为。

一家子人就像一锅五味俱全的菜肴,蔬菜与调料分开就不好吃了。自己确实是有点无理取闹。

我还用微信与在广州的妹妹进行了一番诉苦。

她理解我的行为,说这事要是发生在她身上,心里也不自在,但不会表现出来。

是啊,不会表现出来,我太不理智了。

每当心情不愉快时,我都会找妹妹说说,她总是像一个拿着扇子的人将我的怒火扇灭,更像一个手巧的匠人解开我的心结。

有这样的妹妹真好,虽然我从没当面夸过她,但她对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至于这件事的后续处理,我要好好跟外公道歉,说自己是情绪一时被激起,事后想明白了。

这件事也让我长了个心眼儿:朋友送的东西自己保存好,省得被别人经手后出麻烦。

若是此类事件以后再发生,那就学着大度点吧,外公毕竟上了年纪,不能事事考虑得周全,这时候全凭自己的共情能力了。

毕竟,那是把我养大的亲人啊!

经此“馅饼风波”,我觉得“孝顺”一词应该做此解释: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孝敬老人固然重要,但当老人做出我们不理解的事后,懂得顺从老人则更重要。

【作者简介】

李一鸣,洛阳市偃师区作家协会会员,偃师文学院副秘书长。以诗书为伴,闲暇时光提笔,写些诗词文章以慰自心。作品散见于“学习强国”、《渌水诗刊》、《三原诗词》、《奔月诗文》等。

公众号征稿启事

一件小事

转眼之间,旧的一年步入尾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此时,各大媒体都在盘点2024年发生的重大事情,每个人也都在总结“我的这一年”,展望新的一年。

回首2024,每个人都经历了数不清的喜怒哀乐——不仅仅是大事情,其实很多很小的事情也足以调动我们的情感,触发我们的思考,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2024年,有哪件你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小事让你难忘呢?快把它写下来,发给我们吧!

本次征文仅在“长河副刊”公众号进行,没有稿酬。


来稿要求:

1、可写记事散文,可写小说,抓住一件事写,文字尽量简明,不要泛泛而谈,以2000字以内为宜;

2、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关键词“一件小事”。

3、截稿日期:1月4日10:00



■作者:李一鸣  ■编辑:王晓松


■责任编辑:陈广江   ■终审:张富涛


投稿邮箱:xiaosong@idzwb.com (报纸)


投稿邮箱:changhefukan@sina.com (公众号)

  民生湿地 文化高地 



长河副刊
德州晚报副刊公众号。愿做文史爱好者和笔友们的天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