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研习堂
今天在转发敏求轩的文章时,
我忍不住附上一句,
“拍马莫及敏姐姐”。
但转念一想,
敏姐姐一直说无需和他人比较,
精进自己,才是正道。
看来,我还是没听进去。
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比较无益,
唯有不断自我超越,
才能走向内心的平和与强大。
在研习堂里,若论及最早结识敏姐姐的人,那非我莫属。
回溯到十多年前,在一个专注于经典学习的读书俱乐部中,我首次与她相识。
那时,我们共同研习的课题之一便是《黄帝内经·素问》。敏姐姐的笔记精湛,令众多共学者赞叹。而我,便是那些为之赞叹的众人之一。
敏姐姐《内经·素问》学习笔记
前年,我进入敏姐姐创办的“论语共学群”,得以靠近她一起学习。自那时起,我便目睹她开始了微信群共学管理领域的探索与努力。
今年能够有幸“开后门”进入研习堂,再次亲身体验了她的个人魅力,以及她科学管理方法的影响力。
她丰富的外企工作经历,她在中外多语种所达到的高水平,以及她的自律和追求,令我们由衷地钦佩。
清晰记得她在群内提出,“谢谢聆听”这一表达是误用,并详细讲解标点符号在中英文书写中的差异。
人们常说,细节里有魔鬼。自离开校园、踏入职场以来,我很少再遇到如此严格细致的指教。她的这份严谨,让我重新审视日常沟通中的每一个细节,深刻体会到了精准表达的重要性。
她在微信群内设立的管理体系,以及她所塑造的研习堂文化,有着鲜明的“敏求轩”特色。
理性还是感性?这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因为我们都要。她教会我们,理性与感性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一个和谐而高效的学习环境。
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在一个彼此多为陌生人的共学微信群中,对他人的分享表达感谢,对师长表达爱戴,对别人的优秀表达欣赏,这些本应是日常礼仪和基本情感的体现。而这些,我们是否已经经常淡忘?
在繁忙的日常中,我们或许会忽略这些简单却重要的细节,但这些行为恰恰是维系人际关系和谐与尊重的重要纽带。她的提醒,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这些常识的价值,它们不应被遗忘,而应成为我们日常行为的一部分。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她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史官制度,如同将散落的珍珠一颗颗精心串联起来。这样的设计使得宝贵的信息得以有序地收集和整理,形成了一串串璀璨的智慧项链,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清晰的脉络。
正是这一群热气腾腾的YXTR(研习堂人),才有了饱含真诚的医案和医话的《集萃》。
她为推广黄煌经方的热情不灭,此心光明。
她有着半夏人的大眼睛和敏感,但是更有着柴胡人的坚韧。
当被误解,甚至被污蔑时,她会愤怒、也会流泪。
但是在被需要时,她又重新回归,重生斗志。
心中有丘壑,何必论长短。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更优秀,可以与她并肩而站。
但有时,我感觉到她也不是完美的,也有那么一点不谙世事。
商业社会,发展中医,发展需要资本,需要产业。收点群费,还不够聚餐份子钱,结果年底还要搞奖学金。
或许,她不是不会,而是不屑。
为什么呀?与钱有仇吗?
我想她会说:这是对一种信念的基本坚守。
推广需要广大群众,广纳民众,广渡众生。
而她挑剔。只挑同频的。
她说,这有助于保持学习环境的纯粹性和高效性。
她还经常像个班主任催交作业,让人紧张不舒服。
我不喜欢“光荣”“伟大”那些词,我认为它们有时被过分夸大,甚至可能带有某种虚假的成分。
我更倾向于追求一种可持续的热爱和可持续的财富。
我希望经方可以持续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一时兴起或昙花一现。
我总害怕有一天她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坚持下去。
所以,趁着她还在做,我们就一定得梭哈得跟进啊。
从最早接触中医开始,我对针灸经络的好奇心远胜于方药,总觉的方药难以亲近,但是在研习堂的短短一年,我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即便作为一名非活跃分子,我也收获颇丰。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体悟~
原来妈妈和我都是柴胡体质,她是大柴胡,我是小柴胡。
原来同病异方的底层逻辑是因为人(体质)不同。
原来异病同方也是也可以如此的有效,不用发愁方子不够用。
原来针灸有“离穴不离经”,开方有“离病不离人”(方病人模式)。
未来我还想探索什么呢?
我还想让那些经方成为我手中的砖,一块一块地搭建起我的经方知识大厦。
我还想让自己成为分享的摆渡站,帮助那些寻求医疗帮助的人找到身边的好医生,为他们提供指引和帮助,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次定稿于2024.10.23
以上文字写于10月23日,记录我这小一年的经方学习经历。
可是无论如何我都想不到的是,11月初群里再次传出坏消息,在“选边站”的压力下,一些师友无奈地从研习堂退出。当我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一股强烈的悲愤如同潮水涌上心头,不禁一阵干呕。
我身为一个INFJ人、一个半生都在逃避“江湖险恶”的理想主义者,共感体会到初心被辜负时引发的生理反应让自己猝不及防。我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于是迅速转向寻求心理咨询师朋友的帮助。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我逐渐释放了内心的郁结,情绪慢慢平静下来。我重新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甚至肮脏,理解每一次相遇抑或遭遇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回初心。正所谓“忆起我们,看清自己”。
我看见她从外语到国学到经方,每一门都学得那么认真,但是没有一门能比得上她对经方的热情和投入。面对两次中伤,她一次又一次地变得成熟坚强。“唯有热爱,可抵岁月”,这不仅仅是对漫长岁月的抵抗,更是对岁月里种种艰难险阻和刀光剑影的勇敢面对。
我看见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许正是她在快速奔跑中的那份清高和不屑,扬起了现在的尘埃。可是,她若回看,或许发现那里也没有别人。
我看见自己那些相似的模式,经常是在自己生活处于缺少方向时出现。只有当我把自己投身到更大的视野里,更大的事业中时,那些局部的起伏便如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能够超然地看待,也会视而不见,见也不伤心。
一切发生,都是为我而来。
祝福敏姐姐,祝福研习堂!
补写于2024.11.1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