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堂 | 分享(030)播小小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文摘   2024-10-07 21:20   上海  





播小小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写在《黄煌经方研习堂医案医话集萃·第一辑》问世之际



还记得小学期间,学过一篇夏衍先生的文章——《种子的力》。尽管岁月流逝,30多年过去了,那篇文章的内容依然清晰如昨。无论是与孩子一同完成家庭作业,在花盆中撒下小小的种子,还是阳台上晾晒的湿花椒裂开后露出那黑色、圆润、微小的种籽,甚至是公园、小区和田间地头那些茂盛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都让我不禁回想到那篇寓意深远的文章。


联想到钱学森先生、牛顿、哥白尼等伟人们自幼怀揣的科学梦想,我深刻体会到,梦想就像是心中播下的一颗种子,它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引领着我们一路前行,直至梦想之花绚烂绽放。


行医愈久,愈发看到自己的不足。面对临床中变幻莫测的病情,我时常陷入困顿。有的患者仅凭针灸就能取得良效,有的则需要针药结合;有的用单方就能见效,有的却需要复方加减。这种诊疗的复杂性,使得临床实践更具挑战。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对患者负责,更是出于对自身提升的要求,我开始四处搜寻书籍,关注各类专业公众号。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黄煌经方。在当当网上,我发现了《中医十大类方》,书中的知识深深吸引了我。我将其带到单位,与同事共同学习。虽然只是一知半解,但我知道,经方的种子已在心中悄然生根。


每次聆听黄煌老师的课,阅读黄煌老师的书,我都会陷入沉思:老师究竟诊疗过多少患者,翻阅过多少书籍,倾注了多少心血,才能将宝贵经验凝结成眼前的经方著作。归纳总结绝不是简单的整理,而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啊!


经方于我而言,既是崇高的学问,也是我需要不断攻克的难题。随后我又买了《张仲景50味药证》《黄煌经方医话》《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等书,书中的精华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医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好多病会看了。


当然,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还需临床来验证。而实际上,我时常仍感迷茫。


今年,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同学处知道了研习堂,并通过微信联系上了朱敏老师,从而有幸加入了研习堂。


在研习堂半年多的学习,让我对药证、方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之前一知半解的方子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在临床上不断尝试,果然,学习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从心慌到疱疹性咽峡炎、湿疹、水肿、过敏性鼻炎、肺炎、咳嗽,再到慢性腹痛、胃胀、便秘、月经不调、斑秃、结节性红斑等病,我应用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草泻心汤、五苓散、小青龙汤、大柴胡汤、茯苓饮、小建中汤、当归芍药散、半夏泻心汤、六味地黄丸、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黄连阿胶汤等方,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在研习堂,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仅有病案分享,还有定期从未间断的医案练习。朱敏老师经常邀请专家老师们为大家授课,工作组史官们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成员们积极的心得体会分享,更有黄煌老师的鼓励相伴。


群内成员们的文学素养极高,将经方与文学完美结合,展现了经方之美和经方之效。尤其得知群内有些成员非医学专业出身,却对经方有着深厚的热爱,他们是是跨专业的奇才,我深感震撼。在这个优秀的平台上,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见证了大家对经方的坚持和热爱。在朱敏老师的带领下,凝聚了研习堂所有成员的心血之作——《黄煌经方研习堂医案医话集萃·第一辑》面世,并受到广泛的好评。


回顾过往,我跟随王丽平老师学习针灸,从知识到临床应用,再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我学习到很多很多。王丽平老师除了在针灸上有很深的造诣外,也很擅长针药、腹诊并用,给了我许多启发和帮助。


自古以来,针药本为一体。在研习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黄煌老师也同样强调腹诊。朱敏老师还专门请了王宁元老师为大家讲授腹诊,让我有了茅塞顿开之感。这使我重新审视了我的专业(针灸),以及针灸和经方的互通之处。


如今,经方之花已在我心中绽放出小花蕾,虽然距离盛开还需时日,但黄师引用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鼓舞。这是多么朴素而精炼的总结,充满召唤力。


学习之路漫漫,临床之路遥遥,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愿经方之花愈发灿烂,遍布全球!


感谢黄煌老师!感谢朱敏老师!感谢研习堂的各位同行!祝愿我们的研习堂越办越好!





敏求轩
学习传统文化与中医医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