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堂 | 分享(040)一股清流研习堂

文摘   2024-10-27 06:15   上海  


 
 
 
 
 
 
 

一股清流研习




时光飞逝,转眼间,研习堂即将迎来它的第一个周年纪念。回顾近一年的历程,我的感悟可以凝练为八个字:奇缘、分享、成长与友谊

 


一、奇缘


 

生命中的有些缘分,难以用常理解释。就如我与研习堂的相遇,称之为“奇缘”再恰当不过。今年年初,不明原因地我被踢出了原本的经方学习群。举目四望,研习堂成了我唯一的避难所。所以,我自然地把研习堂当作了收留我的家,成为了我最热爱的慰藉之地。

 

我内心充满了表达的渴望,总想为这段经历书写些什么,或是倾诉些什么。然而,由于文笔有限,始终未能如愿开启这段叙述。

 


二、分享


 

研习堂的分享氛围,我认为是微信学习群的佼佼者。

 

研习堂——这个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师和经方爱好者300余人,在堂主朱敏老师(后文简称敏老师)的带领下,展现出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真诚与友善的分享精神。在这里,每一位成员都乐于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心得无私地奉献出来,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知识交流平台。

 

从每月的师友联讲,到敏老师的药人、方人讲座、再到经方专家的经方高阶讲座,以及各位医师和经方爱好者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比如敏老师讲解药证,当讲到麻黄药人的时候,她说,“麻黄人皮糙肉厚……”“麻黄人一般对自己节俭,对别人非常大方”。这不就是我的模样吗?多么形象的描述与总结啊。

 

当讲到半夏人时,敏老师说,“半夏人多圆脸、大眼睛、双眼皮,心思多细腻,性格多疑、敏感、胆小,女性多。半夏人不一定能测出两个人之间的实际物理距离,但一定非常清楚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当我看诊时和半夏人聊到这些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相视一笑。“原来中医看病还看相”,有的患者饶有兴趣地说。

 

月度主持人联合讲座是具有研习堂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从三月份灿灿师友的第一炮打响,之后便一发不可收。虽然灿灿自谦地说,她只是来为活动暖场,但她关于经方学习方法的讲解,以及后续林文先师兄讲的“写作方法”、李菲医生对“麻黄桂枝各半汤的应用”的深入剖析、初婷婷医生在“儿科经方”领域的独到见解,再到八月份加拿大金涛师姐讲关于“葛根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等等精彩讲座,每一次联讲都是一次知识的盛宴,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这些讲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激发了我们对中医经方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每一位分享者的独特经验和见解,都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学习中医经方的道路,让我们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能满载而归。

 

每月一次的经方高阶讲座也是研习堂的亮点,经方大咖们不吝赐教,无私传授。从陈建芳老师深入讲解“发热性疾病的经方临床应用”,到曹毅君主任讲“经方在盆腔炎”的独辟蹊径,包斐丰主任分享“肾气丸”的临床应用经验,贾祥文主任阐述“方-病-人”思维模式,崔德强博士讲“儿科常用经方”,山东的薛飞主任讲“经方在儿科的应用”,以及丁宪春主任讲“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体会”等等,每一次讲座都是一次知识的洗礼,常听常新,除了了解到经方治病思路,还学会怎样规避风险,确保经方治疗既高效又安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在经方的学习与应用道路上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在追求疗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整体健康。

 

研习堂内精彩纷呈的分享从未间断。大家踊跃分享着医案和医话,经方在他们的字里行间不仅展示出其广泛的应用,也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而崔峰老师分享的“家传秘方治疗肠梗阻”,更是将传统医学的智慧与现代临床实践相结合,令人赞叹。

 

这样的知识交流与经验分享,每天都在研习堂内活跃地进行着,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对于那些忙碌于工作,无暇时刻关注群信息的师友来说,研习堂的史官们贴心地准备了每日精华总结。通过这些日结,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到每日的精彩内容,不错过任何宝贵的知识和经验。研习堂的这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无疑为所有成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

 


三、成长


 

在研习堂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方知识,更在与众多优秀师友的互动中不断成长。研习堂的群规明确指出,成员需在两个月内至少有一次“有质量的发言”,否则将面临管理员的劝退。所谓“有质量的发言”,指的是分享医案、学习体会,以及对讲座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简单的“谢谢”“收到”等回复并不计入其中。

 

在这一制度下,我们见证了不同的反应和成长路径。例如,当管理机器人向两位长时间未发言的成员发出提醒时,两人的应对方式截然不同。一位成员在收到通知后,选择了指责堂主,甚至发出威胁。而另一位成员,江洋老师,尽管忙于指导留学生而无意中疏忽了参与群讨论,但她收到通知后,立即着手撰写医案,并在最后期限前分享了她的一则治疗验案,从而如愿留了下来。

 

这些真实地展示了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结果。作为医师,我们不仅要精进医术,更要有医者仁心,不应怀有“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心态。在学习黄煌经方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学习黄煌教授的经方体系,更要学习他那份宽广的爱心和格局。研习堂的这些经历,无疑是我们成长旅程中宝贵的一课。

 


四、友谊


 

研习堂不仅是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友谊的大家庭。在这一年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交流,研习堂同学间的友谊也日渐加深。从深圳国际经方大会的相聚,到江阴致和堂的跟诊学习,每一次的面对面交流都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正如大家所感慨的,“确认过眼神,研习堂人就是一家人”。

 

3月底在江阴学习期间,张怀秀姐姐为我留座,这份温暖让人倍感亲切;赵小利妹妹从杭州寄来了自制的紫云膏,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关怀。9月份国际经方大会期间,陆敏同学逮住我做医美,让我体验了一把明星医美的滋味,这份特别的经历也成为了我们友谊中难忘的篇章。

 

这些点点滴滴的温馨瞬间,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在研习堂,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宝贵的医学知识,更收获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连接。这样的经历,无疑是我们人生旅程中宝贵的财富。

 

尽管有些同学尚未谋面,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已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比如我们亲爱的技术总监范沁侃师友,他以极高的责任感和友爱之心,全天候待命,无论是平日还是周末,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他总能第一时间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电脑及网络的问题。

 

范沁侃师友对于每一次的分享都极为重视,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收集和保存,确保我们的学习资料完整无缺,方便师友们随时翻阅和参考。对于身处新加坡以及其他海外地区的研习堂成员,侃侃更是贴心地创建了专门的链接,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学习和资料查找。

 

甚至对于那些在上网听讲座时遇到困难的新加坡医师,侃侃都能够远程协助,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没有人因为技术问题而错过宝贵的学习机会。他的这份细心和周到,不仅体现了他的专业能力,更展现了他对研习堂大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中医事业的无限热忱。范沁侃师友的付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研习堂精神的具体体现。

 

再有,黄师的真传弟子们个个才华横溢,具有大家风范。研习堂的师友们有幸得到了这些经方大咖的亲自指导,这是何等的荣幸和机遇。

 

研习堂的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向薛主任、包主任、贾主任等业内大咖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为我们的学习之路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不仅如此,在即将到来的周五,我们新加坡四人将跟诊无锡市中医院的一位著名主任。这无疑又是研习堂平台给予我们的另一大助力。

 

研习堂的每周两次黄师医案练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对能力的检验。新加坡的王宇昕医师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出色地勇夺“答题王”称号,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为新加坡组的师友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黄海莲老师说,“你知道宇昕多么努力吗?她读遍了黄师所有书,听了所有能听的讲座,连医案练习她都抄录下来了……”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执着,无疑是她取得成就的关键。

 

刚才在起飞前我见到了宇昕的宝典,那本翻到破烂不堪的《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更是见证了王宇昕医师学习的刻苦和勤奋。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动,也让人自省。我们可能会自认为已经很努力,但与这样的学霸相比,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努力还远远不够。王宇昕医师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师友,提醒我们要不断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在研习堂这个大家庭中,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在中医经方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清流般的存在




我们的确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遇到了“黄煌经方”,遇到了“研习堂”,更遇到了众多良师益友。在这里,我们得到了知识的滋养,智慧的启迪,以及同仁的鼓励与支持。


前方的道路已经明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紧跟敏老师的步伐,坚定不移地前进。


“身在研习堂,不进步都难”。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我们自然会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让我们携手并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共同推动黄师“经方惠民”的宏愿早日成为现实,让经方的智慧惠及更多的人群,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张明,2024年10月8日

写于新加坡往南京的飞机上



【END】



敏求轩
学习传统文化与中医医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