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堂 | 分享(032)“来”之不易的经方盛会

文摘   2024-10-11 05:19   上海  





“来”之不易的经方盛会




2024年9月,金秋初至,2024国际经方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历经近一年的翘首以盼,我终于踏上了这片聆听黄师教诲、与研习堂同道相聚的向往之地。


从南京到深圳,虽相隔千里,八小时的旅途却未能阻挡我的脚步。为了这四天的宝贵学习时光,我在年初就和单位领导商议,与家人沟通安抚,同事们更是在工作上给予了鼎立支持。所有的这一切,才使得我有了踏踏实实学习的可能。


璇子姐是我此行遇见的第一位研习堂亲友。在研习堂,我们朝夕相处,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璇子姐安静沉稳、雍容大气,只是偶尔的咳嗽声让人不免担心她身体抱恙下是否能全程坚持参与大会。在接下来几天的学习中,我有幸与璇子姐比邻而坐,她的咳嗽声不时传入耳畔。但她自己丝毫不以为意,专注于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场讲座的每一张幻灯片。


大会的节奏紧凑,每一位分享的专家内容丰富,超时成了常态,使得午餐和休息时间仅剩短短半小时。


第一天中午在餐厅,我偶遇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先生,他边吃边聊。言谈中,我知道他来自厦门,经营一家私人诊所。以他的年纪,应该是个经验丰富,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医生了吧。我好奇为啥他会来这个大会,他聊着聊着自言自语了一句:“干这行,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啊。一直学,疗效才有进步啊。”


每次用餐,都能结识新的师友。从徐州来的夫妇,分享了学习经方后诊所的变化,正是在学了经方之后诊所的病人才多了起来。从吉林来的一位先生是素食者,大会提供的盒饭三个菜中有两个是带荤的,他仅就着素菜和萝卜干也能把饭给吃完。本想聊聊他为啥来参加大会,见这情形,也不必开口了。大家“来”这里,都不是轻松的决定啊。


午餐时间短,早餐时间同样紧迫。第三天一早,我刚吃了几口,菲姐便催促我:“亮哥,快别吃了!敏姐马上要演讲了!”一口塞进大半个包子,我瞅一眼时间,7:50,还有10分钟,冲!就匆忙追上大家赶去会场。


时间往回倒8个多小时,也就是第二天临近子时的11:30,菲姐、易锦姐还在教我们几个爱好者针灸的基本技法,小利姐和婷婷虽是职业医生,也在认真学习。连敏姐夫也没捞着休息,和大家一起签名、合影。时间太宝贵,“来”一趟不容易,即便夜已深,大家仍是各种忙碌。


如果评选一个大会期间最忙碌的人,菲姐当之无愧。她那本让人羡慕死的《集萃》扉页,签满了!居然签满了!可以想见她为此费了多大的周张吧。这张扉页见证了她的辛勤奔波和至诚心意。后面两天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签名。尤其令我开心的是获得了黄师的签名,敏姐和姐夫的签名,还有好多可爱师友们的签名,心中满是喜悦。


珍贵的签名页

还有一次,在讲座转场间隙我跑到餐厅,不是为了吃东西,而是为了听张明姐现场教授“蝶颚神经针灸法”。这个闻所未闻的专业名词,这位同姓不同名的本家大姐,和一群好奇又好学的师友们,在餐厅团团围住我这个针灸小白鼠,有学有教,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景线。陆敏姐还现场给大家演示了火针技艺,说是演示,其实就是治疗啦。好几位师友享受了中医医美的款待,有了一周不洗脸的奇观。


参加大会的研习堂师友们异常忙碌,黄师更忙碌。高强度、快节奏、连轴转,几天下来我们快体力不支,黄师却始终精神饱满。两场各为三小时的专题授课,黄师中间都不停歇,时间也把握得恰到好处。第二次授课刚好180分钟,我看到前排的两位外国同道不约而同地看着手表,竖起了大拇指。对黄师,我们只有钦佩和仰望。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实践,以回报黄师的教诲。


这样的学习,于我这样的爱好者,是一种没有生存压力的享受过程。然而,与黄永亮和陈春梅师友的交流,让我深知,作为职业医生的他们,尤其是私人诊所执业,是肩负着不小的生存压力的。当然,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愈发强烈。正如他们所说,疗效是吸引和留住病人的关键。每一个效如桴鼓的案例背后都是生存下去的希望。


在大会中遇到的大伙儿,无一不是背负各种的责任,无一不是克服各样的困难,来到这里。


经方复兴之路不易,走经方之路的人,也“来”之不易。


我们如同种子,在这片经方的沃土上,一起扎根,向阳生长,共同壮大。


张亮 

2024年10月于南京





敏求轩
学习传统文化与中医医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