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具丨作图丨实验丨SCI丨统计分析丨国自然
在医疗界,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她不仅负责科室的管理,每周还要坐诊4个半天的时间,并且每年主刀完成超过800台手术;即便在如此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她仍然投身于科研、指导学生,并持续产出创新成果,不断推进卵巢癌治疗方法的进步。这样的超高强度工作模式,让人不禁惊叹:她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科的高庆蕾医生——一颗在妇科肿瘤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
高庆蕾 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1997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200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妇产科常见病、疑难病诊疗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1高庆蕾医生在课堂、实验室和临床三大教学领域中,践行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她带领团队聚焦国际前沿和关键技术难题,曾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荣登2021“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生物医药领域)。高庆蕾医生专攻妇科恶性肿瘤,尤其在卵巢癌的诊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擅长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和靶向治疗,以及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手术治疗。2018年,她荣获环球时报公益评选全国“荣耀医者”青年创新奖第一名。
目前,高庆蕾医生负责多项卵巢癌和宫颈癌的靶向药物免费临床试验,为晚期、复发难治及后线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为教育者,她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每年完成超过10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她倡导“妇产科学+五术”的复合型医学科学创新教学理念,并创建了中国首个妇科肿瘤医教研大数据平台,推动了教学改革。在科研管理和指导方面,高庆蕾医生肩负妇科肿瘤马丁院士团队科研主任的重任,不仅自身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还积极指导学生和同事申报科研项目,推动科室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要知道,卵巢癌一直被称为女性的“沉默杀手”,其病死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尽管近年来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许多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和淋巴瘤带来了治疗希望,但晚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长期停留在30%左右。目前,晚期不可切除的新诊断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仍是含铂新辅助化疗加上手术治疗。然而,以铂类药物为主的新辅助化疗虽然初期治疗反应良好,但由于后期容易产生耐药性,最终未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今年7月5日,马丁院士、高庆蕾教授、方勇教授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梁晗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Neoadjuvant PARPi or Chemo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 Informs Targeting Effector Treg Cells for Homologous-Recombination-Deficient Tum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基于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多组学数据揭示了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与同源重组修复完整(HRP)卵巢癌之间的肿瘤微环境差异,并阐明了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niraparib)及化疗如何重塑肿瘤微环境。此外,研究还为HRD卵巢癌这类对PD1/PD-L1疗效不佳的“冷肿瘤”提供了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联合用药策略。研究发现,相比于HRP卵巢癌,HRD卵巢癌组织中干扰素(IFN)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富集导致免疫微环境更为活跃,但却受到免疫抑制性效应调节性T细胞(eTreg)的负向调控,形成了“冷肿瘤”。当HRD卵巢癌接受尼拉帕利治疗或化疗后,eTreg的比例显著下降,且这种变化与肿瘤负荷的降低密切相关。靶向清除eTreg能够显著增加尼拉帕利对小鼠HRD肿瘤的抑制效果。这些发现为HRD肿瘤提供了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有望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从而提供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同时也为增强PARP抑制剂的效果、改善HRD肿瘤患者的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高庆蕾医生曾在2022全美妇科肿瘤大会上介绍了她的研究成果和样本分析情况,引发了参会者的疑问:在美国,HRD检测通常需要14个工作日(约三周)才能得到结果。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量的样本选取和检测,你们是如何做到的?从2022年启动研究到今年论文成功发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她们完成了大量的样本检测。从样本的采集、立即进行特殊保存,再到数小时内将样本运送至远郊区的检测中心,每一步都紧密衔接。检测人员随即进行检验和分析,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协作无间,宛如一场精密的战斗。而高庆蕾则是这一系列行动的“总指挥”。正是她们的高效运作,不仅赢得了时间,更赢得了对生命的尊重。很多医生都感叹过,科研和临床两头兼顾,时间真是不够用了。那高庆蕾医生是如何两手抓,两手都出色的呢?她表示,第一,说话、走路、吃饭、做事都要快一点;第二,每天晚上不要早于11点钟回家。内容参考:
1.DOI: 10.1016/j.cell.2024.06.013
2.中国科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研究生等
免责声明:本号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