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和中国健康促进会的邀请,博尔诚(BioChain)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韩晓亮博士参加了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管理机构建设分会承办的2024全民健康管理(厦门)大会, 在癌症防治与康复健康管理论坛上进行了题目为“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在癌症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演讲。分享了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癌症防治中的科学理论基础、在健康管理机构的临床应用、在防癌体检的推广应用。基因甲基化是基因的特定序列(CpG岛)在甲基化转移酶(Dnmt3)的作用下发生甲基化修饰。基因启动子处的CpG岛发生异常的高甲基化,导致基因的转录功能失活,引起疾病。如果抑制癌症的基因的基因启动子发生异常的高甲基化,就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基因异常的低甲基化,导致基因的转录功能过激,如果是致癌基因或者古老病毒过度表达,也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或者慢性疾病和衰老。基因甲基化是最前沿的生物科技之一,2013年基因甲基化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2014年博尔诚开发的我国首款基因甲基化检测肠癌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资质,2017年博尔诚开发的全球首款基因甲基化检测胃癌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资质。至2024年11月份,已经有30余款基因甲基化检测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证。国家药监局和医药行业对基因甲基化检测产品高度认可。基因甲基化的改变的核心特征是疾病早期、组织定位和干预可逆。第一,疾病早期:发生在癌症或者慢性疾病非常早期阶段。在癌症发生的5-12年前,就有异常基因甲基化的改变。这一特征可用于各种重大疾病包括慢病和癌症等的“防、筛、诊、治、康”的全程管理, 治未病;第二,组织定位:这一特征可以用于液体活检,明确疾病的来源和目标,准确的诊治和干预;第三,干预可逆:这一特征可以用于评估个人健康状态和健康管理的效果。基因甲基化科技和液体活检技术的整合是早期诊断癌症的基础,肿瘤细胞释放碎片化的肿瘤基因到血液中,形成游离肿瘤DNA, 简称ctDNA. 通过抽血检查就可以在肿瘤的非常早期阶段,甚至癌前病变阶段,检测到ctDNA,并能通过检测ctDNA的甲基化鉴别出ctDNA来源于哪种组织的肿瘤。在癌症发生的5-12年前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阶段就能检测到异常基因甲基化的改变,提前发现癌症。基于以上特征,基因甲基化科技可以应用于健康人群和疾病的全生命周期。以癌症为例,可以应用在癌症的全程阶段来检测和监测癌症,包括癌前疾病、癌前病变、早筛、早诊、指导治疗、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复发监测等各个阶段;比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癌症的灵敏性高5-10倍;比内镜检测早期癌症的的依从性高数倍。和癌症相似,基因甲基化科技也可以应用在重大疾病和慢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全生命周期;还可以应用在健康管理和抗衰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基因甲基化科技赋能全民健康通过多个层面来实现,归纳为“三三五三”。赋能在三大战略层面是健康中国、预防为主、主动健康;赋能的三项战术是预防大病、控制慢病、管理健康;赋能的五个重点是防筛诊治康;赋能的三个全面是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基因甲基化科技在“健康中国,预防为主,主动健康”国家战略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其应用在重大疾病、慢病、癌症、健康管理和抗衰老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优势。基因甲基化科技在疾病尚无症状的早期阶段能发现疾病的前兆,如结肠腺瘤,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切除腺瘤,达到治未病的目的,预防疾病(肠癌)的发生,是实现预防为主的有效手段。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可以导致基因甲基化的改变,例如吸烟,可以导致7000多个基因甲基化的异常改变, 基因甲基化科技可以监测到适当运动、健康饮食、戒烟等主动健康措施对异常基因甲基化的逆转,从而评估主动健康措施的效果,是落实主动健康促进措施。基因甲基化科技的三项战术是通过“预防大病、控制慢病、管理健康” 而赋能全民健康。例如,“预防大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做好癌症的早期筛查,利用基因甲基化科技做到早期发现和诊断癌前病变(如腺瘤)、早期治疗癌前病变,才能防止癌症的发生,做到治未病和防大病。做好全民健康管理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集成和推广癌症早筛适宜技术,提高癌症早筛率,防止癌症的发生。“控制慢病和管理健康“两项战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甲基化的异常改变,通过检测和监测基因甲基化异常变化,可以对这些慢病进行早期发现、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等,起到“控制慢病”的重要作用;人的健康状态和生物学年龄的关系比日历年龄更为密切,建立在基因甲基化动态变化基础上的生物学年龄能够更好的反映健康状态,评估被动健康和主动健康方法的效果,为”管理健康“提供客观生物学指标和科学依据。基因甲基化科技通过对癌症 “防、筛、诊、治、康”的五个重点措施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目前,没有比基因甲基化科技更有效的一种方法能有效的综合的应用于癌症的全生命周期。基因甲基化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非侵入性等优势,已成为肿瘤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癌症发生前5-12年,就存在有基因甲基化的异常改变。早期发现这些基因甲基化的改变,就能发现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病变,进而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防止癌症的发生,降低癌症的发病率。目前,基因甲基化检测是预防癌症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之一。早期筛查和发现癌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虽然不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但是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降低医疗资源的损耗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基因甲基化科技在癌症的早筛早诊,尤其是消化道的癌症,是最优选的方法,因为内镜检查的依从性差,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灵敏性低。除此之外,大量研究表明,基因甲基化检测还可用于肿瘤预后预测、治疗效果评估、肿瘤复发监测等方面,结合内镜、影像学等诊断金标准,实现癌症“防筛诊治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基因甲基化科技通过三个全面,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赋能全民健康。基因甲基化科技在应用层面,具备精准、安全、方便、简单、易行、依从性好、可及性好、性价比好的优势,适用于全体人群。基因甲基化科技具备创新科技属性,可以全方位的应用于重大疾病、慢病等各种疾病、健康管理和抗衰老等全民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并对各种疾病、健康管理和抗衰老等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和高效的持续和完整的应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如何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这取决于政府、社会、医疗机构、企业、家庭、个人等所有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努力。要通过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大众防癌意识,加大各级医疗系统防癌体系建设,推广基因甲基化检测等癌症早筛早检适宜创新技术,从而促进癌症筛查关口前移,逐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当前,中国平均每天有7000多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提出,近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筛查和早期发现明确诊断的。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大部分早期诊断的癌症患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早”,意味着更早期的获益、更高的5年生存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对个体、家庭还是全社会,癌症早期筛查与诊断不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如何让癌症早筛惠及更多人群?1、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的防癌体检新趋势: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指出,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采取积极预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等措施,到2030年要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防癌体检是针对癌症高危人群、健康人群开展的肿瘤早期筛查,可做到精准、有效、个性化的检查,规范的防癌体检是及时、准确地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根据技术可及性、人群依从性和资源匹配,可进行群体普查、机会性筛查和机会性高危筛查等不同的筛查方案。肿瘤早期筛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2017年,由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发布,这也是国内首个推出的有关防癌体检的规范性文件。该《共识》纳入了处于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前6位的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7种常见、高发的癌症,这七种恶性肿瘤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60%以上,并且都具备比较成熟的防癌体检手段。然而,有些肿瘤检查手段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依靠内镜检查,因侵入性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且我国内镜资源短缺,极大影响了这些消化道肿瘤筛查的普及推广,而防癌体检的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依从性和可及性皆好的优势就能解决这个瓶颈。肿瘤早期筛查的有效性、普及性依赖于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基因甲基化检测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早期筛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在各级医院医院体检科、民营体检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所、企业团体体检等业务场景,以早癌筛查为核心的防癌体检体系,也让癌症防治更具可及性和有效性。2、以基因甲基化科技为主流的防癌体检新利器:更早期、更精准、更安全基因甲基化科技主要检测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该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特别是在肿瘤研究和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基因甲基化是一种在DNA分子中发生的化学改变,主要发生在胞嘧啶碱基上。当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被甲基化时,会导致基因的表达模式改变。这种改变与一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有关。基因蕴含生命密码,基因甲基化是特定基因上添加的甲基基团,其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游离DNA甲基化检测样本易获取,克服了粪便取样、肠道准备、胃肠镜检查等障碍,无需空腹,无创伤,且检测灵敏、特异、稳定,已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应用于多种肿瘤早期诊断,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结合其他诊断指标,DNA甲基化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肿瘤筛查性价比最高的是癌前阶段的筛查,这个时期可以筛查到基因片段发生改变,但还未出现癌细胞。肿瘤的发生公式是:疾病(100%)=内因(30%)+外因(62%)+医疗(8%)在我们已经确定那30%(甲基化阳性)后,要积极的调整外因60%(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睡眠、环境等),那么癌症仍然可以不发生。目前使用内镜对消化系统癌症进行筛查,由于内镜的侵入性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且我国内镜资源短缺,极大影响了这些消化道肿瘤筛查的普及推广,导致我国是消化道癌症的高发国家。我们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在内镜筛查前先使用基因甲基化进行检测,可以提高4.2倍的内镜使用效率,节省73%内镜和医疗资源,是解决消化道肿瘤筛查普及推广率低这一瓶颈的有效手段。中国唯一实现消化道癌症早诊全覆盖的企业
博尔诚是首个将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引入中国的企业,拥有两项国家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推动了结直肠癌和胃癌早期检测和筛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博尔诚丰富了甲基化检测产品线(思博系列),结直肠癌早诊产品思博定®、胃癌早诊产品思博卫®、刚刚获批上市的食管癌早诊产品思博士®、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肝癌早诊产品思博甘®等多款产品,可提供高发消化系统癌症早诊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思博系列产品具有非侵入性、便捷性、高效性、可及性等优势,被《中国抗癌协会液体活检指南》、《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和《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等众多权威指南共识推荐。思博系列产品依托PCR平台,具有高准确度、高性价比和易推广的特点,同时可配套选择博尔诚推出的多款全自动核酸提取设备(智博系列),满足终端多种检测需求,极大地简化了检测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技术操作的复杂性,易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是医院、体检机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首选检测手段。保证持续不断的开发出新的基因甲基化产品要归功于公司的基因甲基化高通量测序的科技创新平台,挖掘和开发出食管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尿路上皮癌、甲状腺癌等一系列产品的基因甲基化靶标,除了转化为单个癌症的PCR产品外,还形成了多种癌症联合检测的基因甲基化高通量测序产品,灵敏性、特异性和组织溯源均赶超国际水平。鉴于多癌联检是最有可能满足卫生经济学要求的的癌症筛查手段,该款产品有望成为癌症早筛的下一代明星。截至目前,公司结直肠癌、胃癌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已在全国超300家三甲医院中广泛应用,数百万人获益,并纳入多个地区的医保体系(食管癌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也已经纳入北京、山西等地医保),扩大了市场覆盖面,为践行国家癌症早诊早治政策奠定了市场基础,助力癌症早诊早筛全面落地。基因甲基化科技在落实“健康中国,预防为主,主动健康”国家战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赋能。 商务合作:010-63482786
博尔诚创立于2006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深耕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认知障碍等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领域(下称“三早”),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早期、精准、安全、依从性好、适用范围广的重大疾病三早产品和服务,已成为行业领先企业。
公司围绕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认知障碍等重大疾病的早筛、早检、伴随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等应用方向,依托qPCR、ddPCR、NGS、液相质谱、免疫等技术平台,开发一系列甲基化检测、核酸检测、免疫POCM产品。公司旗下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血液基因甲基化检测产品均为中国首款获批,其中胃癌和结直肠癌检测产品已应用于数百家三甲医院并纳入多地医保。肝癌甲基化早诊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肺癌、NGS多癌甲基化检测产品等已取得重大进展。
坚守“让更多人远离重大疾病”的使命,博尔诚将持续拓展重大疾病三早领域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