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活动时间:2024年11月9-11月12日
活动环节:户外游戏之攀爬区
活动目标:
1.通过攀爬活动,锻炼幼儿的上肢、下肢及协调性,增强肌肉力量。
2.鼓励幼儿挑战自我,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3.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攀爬类游戏有浓厚的兴趣,玩过低矮攀爬桶。
2.物质准备:
不同长度、造型的梯子、攀爬架、攀爬网等。
幼儿面临的问题:
1.有畏难情绪,不敢攀爬。
2.攀爬过程中,排队意识薄弱,存在拥挤现象。
师幼互动支持下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
1.巧用游戏分享,消除畏难情绪
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并拍下照片在游戏分享环节,与班级里的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
俊业:“老师,我害怕。”
东伦:“老师,那个梯子太高了,我爬到一半就不敢爬了。”
安妮:“是的,我只敢爬矮矮的梯子。”
益铭:“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梯子架在上面,这样攀爬架就会变矮。”
硕硕:“我看过那个梯子,有好几种。”
老师:“哪一种合适呢?试一试才知道。”
我们一起合力搬来了梯子,并把直梯搭在了攀爬架上,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试验后发现用带有卡口的直梯连接攀爬架最稳固。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尝试攀爬矮的梯子,也有部分幼儿挑战自我,勇敢攀上最高处。
2.开展系列活动,培养排队意识
小班幼儿大多处于自我中心和自我表达阶段,幼儿游戏过程中多次出现随意插队现象,导致部分幼儿出现消极等待、对游戏的兴趣降低的现象。怎样让排队更好玩是吸引幼儿自觉遵守规范的关键。我们在过渡环节通过儿歌《排排队》、《开火车》提升幼儿排队意识;利用绘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与幼儿分享,强化了幼儿对排队重要性的理解,并初步掌握了排队小妙招;通过户外游戏《小尾巴作用大》让幼儿理解火车头很重要,但是小火车的尾巴和中间的车厢也一样重要。
01
02
教师支持策略:
1.材料支持:
(1)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提供平整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直梯作为暗示性材料和开放性材料,提供可自由组合的卡口直梯作为连接性材料。
(2)注重幼儿安全,提供安全的教育器械。游戏前,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攀爬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游戏中,教师和幼儿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游戏后,通过游戏分享,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攀爬游戏过程,提升幼儿安全意识。
2.语言支持
(1)认真聆听幼儿回答,使用积极聆听策略。倾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幼儿共同交流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采用开放式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借助什么材料降低高度?哪种梯子最适合攀爬架的连接材料。
3.行为支持
(1)观察并支持幼儿游戏,支持幼儿的自主决策能力。教师提供数量充足且安全的材料,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解决材料选择问题,游戏过程中出现梯子连接处晃动等安全问题,教师及时介入,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2)引导幼儿对不同类型的梯子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给予他们探索材料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他们的发现给予肯定,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勇敢实践。
幼儿学习发展:
健康领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在搬运梯子、攀爬梯子过程中他们的安全意识在逐渐提升,知道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动作发展方面,幼儿通过攀、爬、搬运等提升了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锻炼了幼儿上下肢力量。
语言领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必要时配以手势和动作。孩子们对于攀爬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会领域: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游戏时,小朋友们一起合作搬运梯子,初步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图文: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