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世界(续)】容子 | 见识杜塞尔多夫

文摘   2024-11-12 06:30   河南  

总第2670期






文 |  容子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德国有个小城,名叫杜塞尔多夫。它不像柏林那样因漂浮着历史的静穆空气而威严,也不像汉堡那样因港口的沸腾而喧嚣;它不像汉诺威那样因现代展会的时尚而令人青睐,更不像慕尼黑地区因黑森林的茂盛而让人追梦。杜塞尔多夫,它不像以上的德国大城市那样显赫闪光,但这个莱茵河畔的平静小城,给我留下了异样的印象。

2005年8月的一天下午,我们原计划结束了在波恩的活动后,于次日去科隆参观著名的大教堂。但由于21日那天,正巧在科隆举办“世界青年日”庆祝活动,新任罗马教皇约瑟夫.拉青格要来到科隆出席庆祝仪式并布道演讲,因此科隆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满为患,交通管制。按照当地的规定,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大巴车和中巴车一律不得进入科隆,而我们所乘的正是中巴车。于是接待方临时调整了我们的行程安排,改为20日下午从波恩前往杜塞尔多夫,21日下午再从杜塞尔多夫去往汉诺威。

杜塞尔多夫不大,却是一个极其现代、时尚、温馨、漂亮的小城。

在这个小城里漫步,首先抓住我眼球,让我难忘的是杜塞尔多夫的城市标志物:撇开双腿倒立的小人儿造型。这个浅咖色的杜塞尔多夫城标,太可爱了!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广告亭顶端“站立”着各种当代人形象的雕塑,它们是杜塞尔多夫城市的特色景观。这些造型独特、辨识度极高的艺术品,作为杜塞尔多夫小城的标志和象征,与小城风格实在是太贴合了。

杜塞尔多夫的城标:撇开双腿倒立的小人儿


 “站立“在广告亭顶端的当代人形象雕塑

街边,露天餐馆和咖啡吧的绿色遮阳伞下面,是一溜儿杏黄色的座椅,座椅旁的路边一串串“一品红”鲜花怒放。红、黄、绿三色,个性鲜明而又和谐完美地组合在同一空间里,像一幅重彩油画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感官。

20日这天是周末,下午的露天咖啡吧,散坐着一些男士在边饮咖啡边聊天;街边花店里,妇女们在选购鲜花。小城周末充满悠闲和安逸的氛围。

8月21日清晨,时间有余,大家无所事事 ,便一起上街溜达,在杜塞尔多夫安静的小城里闲逛。街心公园的喷水池里,喷吐出白丝般的水沫帘;紫白色的花束,在喷泉下披着水珠歪倒在草丛的怀抱中;筋骨凸现的古铜色赛舟人雕塑,在喷水池的底座上圆瞠双目。晨风吹起街边大楼前的旗帜,我们一行人在幽静的杜塞尔多夫的晨画中移动,周围的一切似动而非动。

环视清晨的四周,只有我们在漫步。这时,有人提议大伙儿在此合影,于是乎一起坐在街心公园喷水池前的长椅上,拍了一张“全家福”。

一行人,不知不觉地从大街上走进一个僻静社区,在社区的小街上继续闲逛着,来到一个小教堂的门口。教堂的门开着,许多居民已经走进教堂,准备做礼拜。我们没有其它地方可去,又想找个落脚之处歇歇,于是一同走进小教堂观摩。进入小教堂后,我们在最后一排的空位坐下。当然,我们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保持着肃静和沉默。

教堂里整洁、安静,正面摆放着一个40多英寸的彩色大电视机,教徒们在静静地收看新任罗马教皇约瑟夫.拉青格参加科隆“世界青年日”庆典活动的实况转播。由于这一届的新任罗马教皇是德国人,德国的天主教教徒们对他更加崇拜和敬仰。当拉青格教皇出现在大屏幕上,电视中的科隆现场人声鼎沸,各种肤色的年轻人激动万分,欢呼叫喊,不少人泪流满面。小教堂里看电视的教徒们,不少人也默默流着激动的泪水,有些人还哽咽地喃喃低语。当电视中响起他们熟悉的宗教音乐和唱诗班的歌声,教徒们便虔诚地大声跟着一起念唱,似乎这一刻他们的信仰完全凝聚在一起了。

我听不懂罗马教皇在科隆向教徒们、向青年们演讲些什么,但估计教皇是在教诲年轻的信徒们仁慈、博爱、和平,鼓励青年人友爱、谦让。因为电视中的青年人屏息静气地听完教皇讲话,然后相互拥抱,满脸平和;而小教堂里的信徒们和蔼地给刚进来的教友让座,还相互友好地点头致意。

有一位信徒似乎刚从远方归来(也许是位流浪者),携带着铺盖卷蹑手蹑脚地进入教堂,悄悄地把行李放在墙角,然后寻找座位,他的教友们纷纷给他让座。我静静地坐在后排,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小教堂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手拿《圣经》,面呈仁慈。这个小教堂星期日的礼拜非常特别,它把现代媒体的科学手段与传统的宗教礼拜形式结合一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习俗,主要就是在周日做弥撒(做礼拜),信徒们自觉自愿地聚集到教堂中,聆听教父、牧师的布道,从诫守律,施爱天下。因此教堂成为许多欧洲国家的重要活动场所,教堂建筑及教堂艺术在欧洲文明史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一些著名的大教堂不仅造资可观,而且建设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几百年。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就是世界著名大教堂之一。这些著名的大教堂不仅是人类宗教史的记录,还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我曾参观过一些欧洲国家的著名教堂内部,但更多的只是在外观望。这次德国之行,尽管失去了参观科隆大教堂的机会,但杜塞尔多夫让我见识了德国的小教堂。或许参观科隆大教堂会给我留下西方建筑美学的印象,而杜塞尔多夫的小教堂却让我领略了当地民众的精神世界。

杜塞尔多夫街景(来源于网络)

正如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叩问:德国那种特有的“隐隐然气势”是否就是德国人的一种处世态度?这“冥冥间的精神”是否就是德国人的一种宗教境界和哲学理念?见识过杜塞尔多夫小教堂后的第二年,2006年2月,我在以色列的加加利、拿撒勒、耶路撒冷见识了基督教的起源。这对我所从事的外事工作增长了不少国际知识。

中国人在国外旅行,不仅看风景,而且看民风习俗。如果参观教堂,应尊重当地的习俗,不在教堂内嬉戏打闹,不随意评头论足,未经允许不随便拍照。参观教堂应注意“三不”:不戴帽子,不戴墨镜,不大声喧哗。

这是我19年前的一次海外见识。据说这些年来,杜塞尔多夫又有很大变化,发展得更加现代化了。从高高的摩天大厦楼顶的旋转餐厅可以看到莱茵河畔的美丽夜景;有许多中国企业在那里开展合作,也有许多中国人去到那里旅行……不知那些曾经倒立着的小人儿城标还在吗?

(记:选自作者2014年版散文集《走出国门》;2024年10月修改 )


作者简介


 

容子,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上海微小说学会会员。于1985年《特区文学》第4期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1991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2023年9月25日和2024年3月29日分别在《文学报》新媒体发表日本小说《凶恶的雾》(森村诚一《青春的证明》第一部)和日本民间故事《岛沉》译作。2013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2014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2019年10月出版散文集《故乡在何方》;2022年3月出版文选集《五色花》;2022年8月出版纪实文集《风从海上来》。近年来在多个报刊和新媒体上发表过散文、随笔、纪实文、短篇小说、短篇译文等。

 


往期精彩回顾



【多彩世界(续)】容子 | 山峰,爱与美的传说

【多彩世界(续)】容子 | 山峰,爱与美的传说

【多彩世界(续)】容子 | 梦巴黎,说不尽的浪漫情

【多彩世界(续)】容子 |  哪一版《悲惨世界》最打动我?

【多彩世界(续)】容子 | 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

【多彩世界(续)】容子 | 非洲大地的那抹晚霞

【多彩世界(续)】容子 | 桌山揽胜

【多彩世界(续)】容子 | 寻找南非“五霸”

【多彩世界(续)】容子 |  库兰达雨林之行

【多彩世界(续)】容子 |  人偶,鲜花,蝴蝶,音乐与爱情故事

【多彩世界(续)】容子 | 皇村里的人

【多彩世界(续)】容子 | 克鲁姆洛夫小镇

【多彩世界(续)】容子 |  漫步奥斯陆

【多彩世界(续)】容子 |  雅典卫城的残存美

【多彩世界(续)】容子 | 荷兰见闻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聚力阅读
聚力阅读,拒绝平庸文字,让您每一分钟阅读都有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