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容子
题图 | 网络
插图 | 容子
版权©️归原作者
2011年5月,我和丈夫来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旅游。
5月16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沙皇村”(简称“皇村”,现称“普希金村”)及皇村里的“叶卡捷琳娜宫”,这是俄罗斯之旅的重要内容。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虽生于莫斯科,但他的大部分创作生涯是在圣彼得堡度过的。普希金曾就读紧靠皇村和叶卡捷琳娜宫的“皇村中学”(这所中学的建筑与叶卡捷琳娜宫相连,也被称作贵族中学)。为了纪念普希金,前苏联将皇村改名为普希金村,但人们习惯上还叫皇村。在靠近皇村外面的“皇村中学”花园里(即普希金花园里),建有一尊普希金雕像,雕像上的普希金坐在长椅上歪着头在思考。
来到皇村,通过建筑、花园、雕塑、绘画、人物肖像等,能看到皇村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身影”。讲到皇村的历史,不得不讲到俄罗斯历史上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叶卡捷琳娜女皇,另一位就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位于俄罗斯东北部的圣彼得堡(距离芬兰只有200多公里),建城不过300年,发展成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这主要归功于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皇(彼得之女)、叶卡捷琳娜大帝这3位有魄力的沙皇。经过18世纪历代沙皇的建设,圣彼得堡成为俄罗斯境内的小欧洲,城中散布着交错的运河而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称。1851年圣彼得堡至莫斯科的铁路开通,涅瓦河上也建起固定的桥梁。1914年俄德交战,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包括冬宫在内的许多建筑曾被改为临时军用医院以应付战争。乘车从“莫斯科火车站”沿涅瓦大街行驶,两侧老城区的建筑均是200年前18世纪沙俄时期留下的老建筑。
1741年继位的伊丽莎白女皇,利用居留欧洲的心得,着眼于圣彼得堡的都市规划及建筑风格,圣彼得堡放射状的道路规划就是在这时期奠定了基础,闻名于世的“冬宫”也归功于这位女皇。之后的叶卡捷琳娜大帝集彼得大帝和伊丽莎白女皇的成就于一身,不但积极扩张圣彼得堡的规模,更请来欧洲各国的建筑师拓展圣彼得堡的建筑样式。皇村和叶卡捷琳娜宫就是这两位女皇的杰作。
皇村与叶卡捷琳娜宫于1744年由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下令兴建,取名“叶卡捷琳娜宫”,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圣彼得堡的皇村,是一个融合了花园景观与宫殿建筑的皇室度假胜地,整个设计都在俄罗斯这两位女皇统治的时代完成。据说,皇村的风格明显不同于其他男性沙皇统治时期的建筑景观。在占地102公顷的皇村中,最重要的景点就是蓝白相间的巴洛克风格的叶卡捷琳娜宫以及南侧的大湖和周围的森林。
叶卡捷琳娜宫曾是两层楼高的木制宫殿,1743-1751年期间重建,将原本质朴的外貌改为雄伟宏大、富丽堂皇的豪华皇宫。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为它加建了皇宫教堂及作为行政管理的厢房,顶部加盖了5座颇具特色的洋葱状金圆顶;墙面添加了装饰性的雕像,使其成为符合皇家气息的建筑。1768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即位后,对皇村和宫殿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并将巴洛克式的宫殿建筑及装潢改成当时流行的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代表性的建筑有“卡梅隆走廊”)。
我们首先进入叶卡捷琳娜宫参观。叶卡捷琳娜宫内,每间大厅外的走廊里,都坐着一名管理员。其中几位是上了年纪的俄罗斯妇女,她们胸前别着工作证,非常认真地“守土有责”。在不能拍照的地方,管理员会事先提醒游客注意。我留意到这些俄罗斯妇女虽然上了年纪,却保持着皇村管理员的特有风度。
游客进入正厅之前,全都穿上了鞋套,以保持这座宫殿“一尘不染”。这天上午,正巧有一艘来自欧洲的大游轮停靠圣彼得堡港,从船上下来的近千名游客也来参观皇村。他们一批批进入叶卡捷琳娜宫,与我们擦肩而过。
我们在宫内重点参观了以下景点:宫内楼梯大厅,金色大厅中的青花瓷和餐厅天花板上的“太阳神”画,骑士宴会厅,白色宴会厅,绿厅(情人餐厅),琥珀厅,画厅等。其中,各厅中的人物肖像画有:伊丽莎白女皇肖像,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的肖像,亚历山大一世和二世(死在“滴血教堂”的沙皇)的肖像,尼古拉一世和二世及末代沙皇家族的人物肖像画等。
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使用了大量纯金装饰内部及外观。除了黄金白银,水晶玻璃、瓷器、琥珀、花岗岩、乌拉尔松石等,也是装饰宫殿的重要材料。还有高级木料也被作为重要的装潢材料,大厅里的地面使用贵重木材拼图装饰,直到今天宫殿还保留着原来的规模和模样。
叶卡捷琳娜宫内,金碧辉煌的大厅一间连着一间,组成了一条“金色走廊”。各房间根据颜色不同,分别命名为“金色大厅”、“红柱厅”、“绿柱厅”等。接待大厅(金銮殿)最宽敞,显示出沙俄帝国时期的雄厚国力及至高无上的君权。
叶卡捷琳娜宫里有一间“琥珀厅”,其内部装修全部采用琥珀,堪称世界奇观之一。这个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是当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赠送给彼得大帝的礼物。但德军撤退时掠走了所有琥珀,那些琥珀至今下落不明。后来人们依据历史照片等资料,重新复制了现在这间“琥珀厅”。
由于皇室贵族认为世间万物离不开太阳,有了阳光才有植物和食物,所以在每间餐厅的天花板上,都用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绘画来作装饰。
参观了叶卡捷琳娜宫才真正知道什么叫“金碧辉煌”!在我的印象中,叶卡捷琳娜宫是我所见过的许多皇室王宫中最富丽堂皇、最光彩夺目的。在参观叶卡捷琳娜宫时,我特意多看了几眼挂在宫殿大厅里的女皇画像——她们当年多么威名显赫,多么风韵迷人,又多么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皇村曾是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最喜爱的郊外行宫。一代代皇村里的人,在这里留下了多少浮光掠影。在众多的人物肖像中,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他的小儿子阿列克谢皇子的肖像,最让人想起曾经发生在此的历史故事。
皇宫里一幅骑马的人物画像吸引了我,画上的人物正是末代沙皇—— 尼古拉. 罗曼诺夫(尼古拉二世)。他于俄历1894年10月登基,“十月革命”爆发后,于公历1918年7月17日凌晨3时多,和妻子亚历山德拉(阿丽克斯)及儿子阿列克谢,在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被苏维埃政权秘密枪决。
尼古拉二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人物。他的悲剧不仅在于他作为俄国末代沙皇,承载了所有历史对沙皇制度的讨伐和人民对旧制度的摧毁,而且由于他本人的婚姻选择——坚定地选择了英国皇室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阿丽克斯为妻,致使小儿子阿列克谢遗传上血友病,并由于尼古拉二世的沙皇身份,年仅8岁的小阿列克谢更是作为陪葬品,于1918年的深夜与父母一起命归西天。
叶卡捷琳娜宫殿的墙上,小阿列克谢皇子的肖像十分可爱,他身着小水兵服,甜甜地笑着。阿列克谢于1904年7月30日出生,他的母亲阿丽克斯(俄语名叫亚历山德拉)是德国人。阿列克谢的外婆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二女儿艾丽丝公主,她是家族血友病的携带者,嫁给德国大公路德维希四世后,把血友病遗传给了阿丽克斯,继而传给了阿列克谢。
血友病的英文原意是“嗜血病”,患有这种病的人血液中缺少一种叫凝血活性酶的因子,一旦身上出现伤口,就会血流不止,直至丧命。血友病还是一种遗传病,一般由女性遗传给子女,下一代的男性往往成为血友病的患者,会过早夭折;而下一代的女性则成为血友病携带者,再遗传给她的子女。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携带者就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女王把这种病遗传给了她的3个子女,次女艾丽丝公主和幼女阿特丽丝公主成了血友病携带者,幼子利奥波特亲王则是血友病患者。由于19世纪的欧洲盛行“婚床上的政治”,各国王室之间政治联姻不断,血友病很快就传入了西班牙、德国、俄国,当时血友病也被人们称为“王室病”。
根据前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档案资料记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灭亡史是这样的:1917年1月,尼古拉二世一家住在皇村,当时这位俄国沙皇正面临内外交困,对外要与德军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政局不稳,大革命风暴即将来临。1917年2月23日,尼古拉二世奔赴前线大本营,准备实施春季攻势计划,但他没有想到,他抵达前线大本营时革命已经开始,4天后沙皇便垮台了。2月26日,尼古拉二世接到妻子的电报“让步势在必行”,他大吃一惊。因担心家人安全,他于2月28日凌晨启程返回圣彼得堡皇村。3月1日晚他在途中得知“二月革命”已取得胜利,杜马已承担起临时政府的职能,工人和农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了“苏维埃委员会”。
1917年3月2日,这是统治了俄国304年的罗曼诺夫皇朝的最后一天。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24小时之后,继位者也宣布放弃俄国皇位。3月9日,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回到皇村与家人团聚。但是临时政府软禁了尼古拉一家,不准他们与外界联系。之后,革命的形势越来越动荡,苏维埃发出了“处死沙皇”的呼声。临时政府曾打算把废黜的沙皇君主驱逐到英国(尼古拉是英王乔治五世的表兄弟),但当时俄国被德国包围,无计可施。8月1日早晨,尼古拉一家离开圣彼得堡,前往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准备度过流放生活。到达托博尔斯克后,保皇党曾计划营救尼古拉一家出逃,但布尔什维克党接管了政府,保皇党的营救计划被粉碎了。
1917年10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俄国人民濒于绝望,临时政府要人民忍耐,而布尔什维克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布尔什维克已在苏维埃政权中占多数,于是列宁果断地发动起义,“十月革命”终于爆发。革命成功后,对前沙皇的监护权转移到了布尔什维克的手中。托罗茨基要把前沙皇送上人民法庭审判,而列宁及斯维尔德洛夫不同意仓促处理,旋即委托托罗茨基为外交人民委员,与德国进行停战谈判。
1918年3月,托罗茨基没能改变德国对领土的要求,致使3月3日与德国签订和约时损失了俄国大片土地,他因此辞去原职改任军事委员,并缔造了红军。一个月后,由他派遣的特派员来到托博尔斯克,负责将尼古拉一家转移到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4月,尼古拉夫妇先期抵达叶卡捷琳堡,5月,他们的孩子也来了这里。
“十月革命”之后,反布尔什维克的社会党人联合地下抵抗运动成员,建立了白军,公开叛乱。捷克军团站在白军一边,发动了兵变,以武力颠覆布尔什维克在西伯利亚的政权,并迅速向西推进。叶卡捷琳堡不幸正巧位于捷克军团的必经之路,三天之内就可能陷落。要将尼古拉一家转移到别处已为时太晚,反而可能会被白军抢去。托罗茨基决定处死尼古拉一家,而当时人民委员会的斯维尔德洛夫犹豫不决。列宁明白,别无选择,他对斯维尔德洛夫说:我们不能把尼古拉这面活旗帜留给保皇党。于是,斯维尔德洛夫回电叶卡捷琳堡的苏维埃领导人:立即肃清沙皇全家,以免落入反革命手中。
7月14日,叶卡捷琳堡“契卡”派来了10名特工,换下了原来的看守。16日晚10点半左右,“契卡”人员冲进尼古拉一家的卧室,把他们带到地下室。17日凌晨3点多,行刑队集合,来到地下室,宣读尼古拉一家死刑判决,然后开枪秘密枪决了前沙皇全家,包括他们的孩子和仆人。7月18日,斯维尔德洛夫在人民委员会上宣布:“捷克人逼近叶卡捷琳堡,按照当地苏维埃的决定,前沙皇尼古拉已被处决。”至此,从皇村走出来的末代沙皇已不在人世,他那8岁的皇子也随他命丧黄泉。布尔什维克一直没有公开此事,末代沙皇的死亡真相一直不为外界所知。直到1978年6月,人们找到了尼古拉二世沙皇的遗骸。
苏联解体后,1991年7月18日俄罗斯政府对外公开了这一发现,并经DNA技术检测鉴定为尼古拉二世沙皇及皇后等人的遗骸。1998年7月17日,俄罗斯政府在圣彼得堡为末代沙皇及家人遗骸举行安葬仪式,当时的联邦总统叶利钦出席仪式并发表简短讲话。岁月给后人留下了这段皇村里的人的历史故事。
2011年5月16日,我们参观叶卡捷琳娜宫用了1个小时40分钟,加上在大花园里游览,共约两个小时。在皇村散步,观览了人工小湖,还在自然大湖“低水湖”边流连忘返,在大花园的树林和森林里徜徉,逗鸽,拍照,呼吸纯净的空气。虽是晴天,但在低水湖边仍感寒意。冷风吹动起湖面的涟漪,也吹散了我的头发。5月的圣彼得堡虽阳光明媚,但阳光温柔无力。我围上长丝巾,丝巾在胸前飘扬,我们给这个没落却又辉煌过的皇村留下了一行新的足印。
结束参观,走出大花园,在出口处看见一位吹笛者。见我对他举起相机,他便转过身来,摆出一副很绅士、很风度的样子。雪白的短发,一身黑西服,银色的横笛从他唇尖上飘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
我们离去,笛声未断,袅袅飘散……再见,皇村里的人。
再见,逝去的皇宫岁月;再见,俄罗斯的贵族文化。
圣彼得堡, 一座曾经承载着复兴之梦的城池,一个帝王用梦建造的杰作。来到俄罗斯,如果不来圣彼得堡,不能算是真正来过俄罗斯;而来到圣彼得堡,如果没有参观过皇村和冬宫,也不能算是真正到过圣彼得堡。
顺便提一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冬宫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从1922年起改作国家博物馆。冬宫的气魄和规模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全部建筑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却是如此和谐。
冬宫博物馆的珍藏数量浩瀚,油画、雕像、地毯、家具、工艺品等一应俱全,内有400个展厅和陈列室。若想走尽冬宫博物馆所有开放的展厅,行程约计22公里之长,因而有“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之称。而一个人要想看尽冬宫的全部收藏,按在1件艺术品前站3分钟计算,他得用去7年的时间。
来吧,到圣彼得堡来吧。
来吧,到皇村看一看,也到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冬宫漫游一次!
(记:选自作者2014年版散文集《走出国门》 )
容子,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上海微小说学会会员。于1985年《特区文学》第4期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1991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2023年9月25日和2024年3月29日分别在《文学报》新媒体发表日本小说《凶恶的雾》(森村诚一《青春的证明》第一部)和日本民间故事《岛沉》译作。2013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2014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2019年10月出版散文集《故乡在何方》;2022年3月出版文选集《五色花》;2022年8月出版纪实文集《风从海上来》。近年来在多个报刊和新媒体上发表过散文、随笔、纪实文、短篇小说、短篇译文等。
【多彩世界(续)】容子 | 人偶,鲜花,蝴蝶,音乐与爱情故事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