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六)——渔歌子:开门七件事(4)盐

文摘   文化   2024-11-01 06:30   河南  

总第2659期






文 | 赵桥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渔歌子,词牌名,辞书上解释是“南曲越调”。大道河地处吴头楚尾的江南水乡,鱼跃鸢飞是常见的景致。

借这一词牌,记录一组故乡与鱼事有关的往事。

——题记


小时候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下,根据地的各种物资都极度匮乏,尤其人体不可或缺的盐,更是十分稀缺。小小年纪的潘冬子,将盐化成水,浸在棉袄里,穿在身上,巧妙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了游击队。那时候,潘冬子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我们一帮小伙伴在一起玩“打仗”的游戏,都争着要做潘冬子,要做红军和解放军。

如果说电影还有虚构的成分,作家王树增的纪实长篇作品《长征》,则是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红军在渡过湘江、四渡赤水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转战于川黔滇等省的崇山峻岭中,每攻占一地,打了胜仗,就把土豪劣绅的浮财分给受到欺压、盘剥的贫苦百姓,其中最重要、最受穷人欢迎的是两样:粮食和盐巴。

在“开门七件事”中,前四样可以说是人类生命的必需品,包括“柴”,在告别茹毛饮血的原始人阶段后,更不可一日无柴,尽管现在已逐渐被煤、油、电等替代。而“酱醋茶”三样,可以说是非必需品,尤其在物质条件还不宽裕,人们为解决温饱而殚精竭虑的年代,它们属于可有可无的一类。有,生活多了一份小滋润,小享受;无,并不妨碍一日三餐的质量,尽管当时很多人的生活质量维持在勉强温饱的水平线上。

同样,在“开门七件事”四种必需品的排序中,“盐”列第四位,大体说明一个基本事实:相对于“柴米油”三样生活物资,它的地位好像要稍逊一筹。同时,即使处于“短缺经济”年代,由国家专营的盐,其供应基本是有保障的。这也有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证明:在粮票、油票、布票等名目繁多的“票”之外,似乎没有听说过盐票。至少,在大道河一带没有听说过。我家里的盐罐子,是一只豆青色的瓷罐,也有年头了,没有出现过“瓮里长无饭,甑中屡生尘”的景象。偶尔,奶奶把菜倒进热锅里,翻炒几下,端起盐罐子准备放盐时,发现空了,这是忘记去大队的“小店”买了。这时,赶紧到左邻右舍借点盐,是常事,而且绝不会空手而回。倘若是借钱,跑个三五次三五家,一分也没借到。不值得大惊小怪。

盐,和粮、油不一样,能基本保证供给,我想它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其实更不能忽视主观因素)相对较小,遇到旱涝年份,粮、油歉收甚至绝收的现象,并不鲜见。但不管海盐、井盐、岩盐等,一般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产生产量波动。况且中国有广阔的海岸线,有那么多的盐场。

大队的“小店”里,也包括公社镇上的供销社,只供应一种大颗粒的盐,应该是海盐。这些经过简单晒制而没有精加工的海盐,放几粒在空碗里,倒上开水化开,碗底细微的黑色杂质等清晰可见,卫生质量其实存在问题。但乡下人管不了这些(那时的城里人,是不是也吃着这样的海盐?),奶奶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远胜于无,一日三餐寡(缺油)而不淡,已经是很大的满足了,谁还在意是不是含有杂质。现在,超市的货架上各种名目的精制盐,琳琅满目,都打着健康的旗号,反而让消费者产生了选择性困难。

不像打油需要提着一只空瓶子,去大队的“小店”买盐,只要带上钱、空着手就行了。那时没有塑料包装袋,“小店”里免费提供纸袋子。这种纸袋子,以废旧报纸、学生用过的作业本为材料,折叠成袋状后,底部用浆糊糊好,压实,晾干,便可使用。现在还有很多这样的包装袋,很环保,甚至成为“文创产品”。“小店”里没有这么多废纸,营业员也不会自己糊纸袋子,便把这“业务”交给了一河之隔的“五七学校”,作为勤工俭学的项目。记得四五年级时,下午两节课后,我们就开始糊纸袋,每只一分钱。糊好后,就立即过小河上的土坝,送到“小店”里。至于钱的结算和去向,就不得而知。

盐,虽是一日三餐的必需品,就是“重口味”的,也用量有限。大道河一带,有两个时段,消耗量会多一点。夏天,自留地里栽种的菜瓜大量上市了。小时候我们没见过黄瓜,各家都会种一架菜瓜,有的地方叫“水瓜”,表皮是淡黄和青绿相间的条纹,成熟后,一个个棒槌一样的粗,瓜瓤呈桔色,很香甜,大人说吃多了会拉肚子,我们小孩也不管,照吃不误。菜瓜生吃、做菜都可以,大人们出工回家,饿了,会在自家的瓜架上随手摘一根,小河边洗一洗,就啃起来。菜瓜一旦上市,来不及吃,售卖也困难,各家就会腌制。奶奶时常摘下一大竹篮子,剖开,去瓤,洗净,晾晒一下,去除一些水分,然后用盐腌制,过几天就可以开食,爽脆可口,早晚佐粥,中午更是下饭菜。如果家里在黄梅天里做了豆瓣酱,酱菜瓜更是咸鲜味美。

乡下,盐的用量最大时段是深秋后。谚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道河,各家的自留地里,都种了一畦两畦的红萝卜、青萝卜。秋后,从地里起出来,萝卜缨子成为猪食,萝卜则一分为三:一部分窖藏,以备严冬时节不时之需;一部分堆在屋角,平时吃或卖;更多的一部分则是腌制。无论腌制水萝卜(近乎一些地方的酸萝卜),还是萝卜干,都是外婆、奶奶或妈妈的“专职”,它们构成了孩子们即使长大后也念念不忘的“xx的味道”的一部分。同样是腌制,各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我母亲是这方面的能手,现在年逾八旬了,每年还会应季而做 ,她晓得我姐姐姐夫比较喜欢。腌肉(包括鸡鹅鸭和鱼)和腌制萝卜一样,也是大人的事。唯有腌菜,少不了家里的小孩“插足”。大道河一带的腌菜,萝卜以外,主要品种是雪里蕻和一种茎长叶少的“高梗白”,偶尔用其他大棵的青菜代替。无论哪种,去根,去黄叶,洗净后晾晒几天,除了晾干,也是为了去除蔬菜本身多余的一些水分。腌制那天,把早已洗净、擦干的腌菜缸抬出来、搬出来,放在门口平地上,奶奶或母亲先在缸底均匀撒上一层粗盐,然后有序铺上一层雪里蕻撒一层盐,如是反复,直到缸装满,所有的菜腌完。

光有这样的“如是反复”其实不够。在铺上第一层菜、撒上第一层盐时,我们已经洗干净脚丫的小孩,就光着脚站进菜缸里,用力将铺好的菜踩遍,踩紧实,保证菜和盐能以最亲密的方式接触、结合、渗透。一直踩到缸口最上面一层,小孩子下来了,大人最终还会把一块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大青石压在腌菜上面,然后把满满一缸菜抬进屋里的一个角落,盖上木盖子,交给悄然无声的时间,静静酿造我们期待着的风味。

童年、少年稚嫩的脚,没少和粗粝的大地接触,但踩在粗硬的海盐颗粒上,还是有点生疼。不过,在秋日和煦的阳光下,我们痛并快乐着。

生产队曾有人家“讲究卫生”,舍孩子的脚巴而自己穿着洗干净的胶底鞋去菜,结果腌好的咸菜有挥之不去的胶皮味。

第二年再腌菜,又换上孩子“插足”了。

2024年10月16日 于润州




作者简介



赵桥,江苏句容监狱民警。


往期精彩




【一脉心香】赵桥 | 拉板车的父亲

【我的高考记忆】参赛作品:那一年,我的高考 | 赵桥

【报告文学】赵桥 | “情愿为了一棵树而失去整个森林”

——朱穰丞、朱白兰爱情传奇

  赵桥 | 侠者阿紫

  赵桥 | 土地的名字

  赵桥 | 桑叶青青桑葚红

赵桥 | 同窗“竹海”小聚记

赵桥 | 张老师

赵桥 | 红梅一点香如故——杂忆邓红梅同学

赵桥 | 那些坛坛罐罐和大缸——故乡物事之一

赵桥 | 腰子盆——故乡风物之二

赵桥 | 沉默的农具

赵桥 | 亦俗亦雅说“掼蛋”

赵桥 | 我把春天端上桌

赵桥 | 俗世奇人

赵桥 | 抓好筷子扶好碗

赵桥 | 在庸常的生活里摆一个优雅的造型——读诗文集《太阳花》兼谈草根文学创作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一)——造房子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二)——曾经的柳树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三)——后门口的两棵柿子树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四)——捡拾的“日子”(1)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四)——捡拾的“日子”(2)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四)——捡拾的“日子”(3)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四)——捡拾的“日子”(4)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四)——捡拾的“日子”(5)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竭泽而渔”(1)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走,摸鱼去!”(2上)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走,摸鱼去!”(2下)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不得不说的小龙虾(3)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非典型”捉鱼法(4)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记几种水中的小精灵(5)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食有鱼(6)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粉墨登场的烧鱼“配角”(7)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五)——渔歌子:不懂规矩不吃鱼(8)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六)——渔歌子:开门七件事(1)柴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六)——渔歌子:开门七件事(2)米

赵桥 | 大道河边的那些日子(六)——渔歌子:开门七件事(3)油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聚力阅读
聚力阅读,拒绝平庸文字,让您每一分钟阅读都有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