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继往开来——“2024(第四届)Omega-3科技与产业国际会议”成果展示

学术   2024-11-13 17:41   山东  

Omega-3与全球健康研究院(OGHI)、国际Omega-3研究学会(ISOR)和世易医健(eChinaHealth)联合主办,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GDMU-COCTR)、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支持的“2024(第四届)Omega-3科技与产业国际会议,已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9日在中国东莞,盛大落下帷幕。

来自中、美、加、德、法、日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31位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下均简称“Omega-3”)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龙头企业引领者、产业带头人,携手Omega-3领域相关企业及上市公司、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300余位专业人士,共同围绕三大科研主题——“创新性的Omega-3基础研究成果专题报告”、“Omega-3临床和转化研究论坛”和“Omega-3技术转化和产业创新论坛”,将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串联,让实验室数据“鲜活”了起来,真正让前沿生物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让Omega-3福泽人类。

开幕致辞

△ 世易医健中国区总经理王俊艳女士

本次大会主办方之一——世易医健中国区总经理王俊艳女士在大会开场时讲到,在康景轩教授的带领下,过去三场大会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产生的空前影响对Omega-3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来说意义深远;与会的各位科学家、企业家在分享自己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收获颇丰。

△ 大会主席康景轩教授

△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教授

△ 广东医科大学卢景辉书记校长

随后,大会主席康景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教授,以及广东医科大学卢景辉书记校长共同致开幕词。

康教授通过“问AI”这样新颖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了Omega-3在人类健康的全过程中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Omega-3已经可以被大数据“轻松捕捉”,这也说明它在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和应用。

黄院士在致辞中提到,Omega-3脂肪酸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人类健康和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他很期待大家可以通过此次会议,互相交流、分享成果,携手推动Omega-3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谋福祉。

卢校长表示,正值广东医科大学成立66年,很高兴康教授可以回校推动开展相关研究,助力学术和产业发展。卢校长提到,本次会议聚焦Omega-3,旨在促进健康事业发展,为全球健康贡献力量。

Omega-3研究与转化重大项目启动仪式

把基础研究推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丰富的转化研究。为了积极推进相关转化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加速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进程,为临床实践与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由康景轩教授领衔的,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于今年3月31日正式揭牌成立。

△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教授

借本次大会提供的平台,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教授主持举行了“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和各附属医院合作签约仪式。曾副校长表示,通过七个月的各方努力,共同促成了今天项目的顺利启动,很高兴可以跟各位科学家和企业家一起见证这意义非凡的时刻。

△ 合作签约仪式

随后,康景轩教授代表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附属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和附属宝安中心医院的代表,共同上台签署了合作协议。落笔生迹如破土播种,是携手克服挑战的承诺,也是共同分享成果的喜悦,我们静待花开。

△ 广东医科大学‘Omega-3临床研究与转化重大专项启动仪式

曾副校长随后说到,在这七个月的筹备过程中,康教授及其团队与广东医科大学多位临床专家进行了密集的学术研讨和调研,针对当前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大疾病需求,初步遴选了30个临床项目,涵盖肿瘤、炎症预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与老年性疾病领域。随后,“广东医科大学‘Omega-3临床研究与转化重大专项’启动仪式”盛大开启。掌心相印,是共同托举人类健康的决心,也是携手走过风雨和彩虹的坚定。

△ 全球首家Omega-3主题医院启动仪式

另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东南部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以创新型医院为愿景的大学附属医院,在康景轩教授的倡导下,率先启动共建“全球首家Omega-3主题医院”,并在今天的大会上举行启动仪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院长邵义明教授介绍了Omega-3主题医院未来的建设规划。

开幕主题报告



合成生物学技术与Omega-3的生物制造

黄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Omega-3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功能性高值脂肪酸,近年来国家大量颁布相关政策提升产品的Omega-3含量,尤其是在母婴食品中严格规定了DHA的含量标准。利用海洋微藻发酵定向生产功能性油脂,可提高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但野生藻种合成脂肪酸的含量较低,且藻油DHA多年来长期遭受国外垄断。为了打破这一困境,黄院士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了以裂殖壶菌为新菌种来源的DHA油脂的研究,获得了高生产性能的裂殖壶菌,实现高品质DHA油脂的规模化生产。之后,黄院士团队又通过代谢重构将裂殖壶菌从DHA领域拓展到 EPA领域,并结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法,极大地缩短了菌株优化时间,不断推动Omega-3的生物制造与应用创新。

近年来,国内大幅度提升Omega-3提取等研发科技,满足国民持续增长的Omega-3需求。未来,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将持续助力Omega-3的生物制造与产业化。

主题一:

运用Fat-1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Omega-3作用的20年成果报告

△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李祥勇教授

在正式的报告开始前,李祥勇教授作为本环节主持人说到,基础研究是科研的重要部份,但基础研究必须要有创新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大会主席康景轩教授于2004年创新研发的Fat-1转基因小鼠,为营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动物模型。迄今为止,包括Nature在内的顶级期刊上已发表了260多篇基于Fat-1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科学论文,为组织中Omega-3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Fat-1动物模型的创建及其对Omega-3研究的影响

康景轩教授Omega-3与全球健康研究院(OGHI)创始人和院长、国际Omega-3研究学会(ISOR)主席、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

人体必需的Omega-3无法自体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而Fat-1基因的发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可以将多不饱和脂肪酸从Omega-6转化为Omega-3。

Fat-1转基因小鼠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具备了自体将Omega-6转化为Omega-3的能力。Fat-1小鼠模型的创建为Omega-3研究开辟了新领域。这种独特的模型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受饮食混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研究Omega-6和Omega-3的真实生物学功能。自2004年问世以来,Fat-1小鼠模型已被全球100多个实验室广泛用于研究从肥胖到癌症等各种疾病(超过 70种不同的健康状况)。

Fat-1转基因小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Omega-3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康教授的这一成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科研工具,可以探索内源性Omega-3如何影响各种健康结果,从而可能带来基于Omega-3代谢的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利用Fat -1小鼠模型助力胃肠道药物的研发

Karsten Weylandt教授,德国布兰登堡医学院科学与研究副院长、胃肠病学系主任

Karsten的研究基于Fat-1小鼠模型探讨了Omega-3在结肠炎中的作用,发现相较于野生型(WT)小鼠,Fat-1小鼠在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炎症水平未显著增高。他还进一步研究了Omega-3在结肠炎、结肠癌和肝炎模型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Omega-3具有抗癌效果,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减轻肝脏损伤。此外,研究还涉及了Omega-3在急性和慢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潜在抗炎作用,以及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代谢差异。这些研究为Omega-3在消化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营养干预研究指明了方向。



Omega-3脂肪酸在乳腺癌预防和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David Ma教授,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家庭健康研究(GFHS)主任、加拿大营养学会前任主席 

Fat-1小鼠模型极大地助力了David团队研究Omega-3对影响人类死亡率和发病率主要原因的直接贡献。缺乏Omega-3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许多癌症发病的主要原因。David的工作首次在人类乳腺癌小鼠模型中显示了长期服用Omega-3与乳腺癌症预防之间的直接联系。此外借助该小鼠模型,David的研究对Omega-3在保护和促进一次或多次脑损伤后的恢复有了新的见解。总的来说,Omega-3具有广泛益处,有助于预防癌症等重大疾病,并防止因跌倒和碰撞造成的意外脑损伤。



Omega-3脂肪酸代谢产物与炎症和组织稳态的调控

Makoto Arita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药学院院长

Makoto的研究通过Fat-1小鼠模型和饮食干预研究,揭示了脂肪酸平衡对心脏病、动脉硬化和代谢综合征等信息疾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EPA和DHA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抗炎、抗过敏,并影响肠道健康。利用LC-MS/MS技术监测了多种代谢物,其中的17,18-EpETE,可能是控制肠道过敏的治疗关键。此外,他还探讨了Omega-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发现Fat-1小鼠对肝纤维化有抵抗力。这些发现为理解Omega-3的生理功能及治疗潜力提供了新见解。




聚焦肠道通透性在Omega-3不饱和脂肪酸预防饮食性肥胖和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Jerome Bellenger教授法国勃艮第大学“脂质、营养、肿瘤”实验室

在饮食性肥胖的发病过程中,肠道菌群失调增加了肠道上皮通透性并改变了结肠粘液层破坏了肠道屏障功能。Jerome团队的研究证实了Omega-3对结肠黏液层的积极影响。结果显示,WT肥胖模型(HFD)小鼠的粘液层更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而Fat-1 HFD小鼠(防止饮食性肥胖和肠道通透性)的粘液层与对照组一样厚,外层粘液层高度分层,使细菌远离上皮细胞。将Fat-1微生物组转移到WT小鼠模型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保护作用。这些新发现强调了Omega-3对肥胖相关疾病中肠道通透性的预防作用的一个新特征。



FAT-1小鼠中Omega-3-PUFA水平的提高可减轻酒精诱导的肝病:潜在机制和未来方向

Irina A. Kirpich教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酒精性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酒精性肝病在美国是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其临床症状包括肝脂肪变性、肝炎和肝硬化。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Irina的研究通过使用Fat-1小鼠模型发现,增加饮食中的Omega-3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可以减少肝脏损伤和炎症,这可能与调节炎症信号通路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研究还发现,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改善肠道通透性,可以进一步减轻酒精性肝病。这些发现为未来开发新的酒精性肝病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Fat-1小鼠内源Omega-3不饱和脂肪酸通过纠正神经炎症和代谢异常治疗抑郁样的行为和病理变化

宋采教授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东莞第七人民医院特聘教授

宋教授团队基于Fat-1/Fat-2动物模型研究Omega-3对抑郁症的影响,发现Omega-3能改善抑郁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研究还涉及代谢组学,发现Omega-3能改善脂质代谢,影响神经递质水平。老年动物模型中Omega-3效果减弱,但对睡眠剥夺引起的抑郁仍有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支持Omega-3在改善老年痴呆和抑郁中的作用,强调了Omega-3脂肪酸在神经保护和抗炎中的潜在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应用Fat-1小鼠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保护作用

苏焕兴教授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

基于Fat-1转基因小鼠模型,苏教授对Omega-3的神经保护作用做了一系列研究,包括Omega-3保护全脑缺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和促进脑功能恢复,保护轻度持续性的脑损伤,有效抑制LPS介导的神经炎症,从而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效减缓微梗的形成和发展,改善微梗损伤后的认知功能。这些研究都阐释了,Fat-1小鼠是研究Omega-3神经保护作用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FAT-1小鼠模型:研究Omega-6和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肠道微生物组和慢性疾病影响的创新策略

Kanakaraju Kaliannan研究员美国哈佛医学院脂质医学与技术研究室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ME)通常源于肠道微生态失调,是慢性低度炎症(LGI)的温床。Kanakaraju团队也基于Fat-1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高Omega-6膳食的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ME和全身LGI,而组织中Omega-6转化为Omega-3的转基因显著降低了内毒素血症和炎症状态。此外,组织Omega-3水平升高会促进肠道碱性磷酸酶生成,抑制脂多糖产生和降低肠道通透性,最终缓解ME和LGI。该发现揭示了宿主组织脂肪酸组成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提示了Omega-3的抗炎新机制。



内源性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保护缺血再灌注小鼠心脏

杨丰华研究员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心血管疾病模型研究中心主任

杨教授主导的研究旨在识别Omega-3在缺血再灌注(IR)心脏中激活的潜在受体,并探索了这些受体参与的调控机制。该研究结果表明,内源性Omega-3对IR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对IR心脏中的多种生物过程有积极影响,并预测其靶向Apelin受体(Aplnr);体外实验也表明,EPA处理缺氧再灌注的心肌细胞能同步激活磷酸化信号通路。综上,内源性Omega-3通过抑制Aplnr可实现PI3K-AKT-mTOR信号轴的同步激活,进而防止IR后心肌损伤,并维持心脏的收缩功能。




主题一圆桌论坛:

Fat-1动物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价值

参与嘉宾:

李祥勇教授(主持),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康景轩教授,Omega-3与全球健康研究院(OGHI)创始人和院长、国际Omega-3研究学会(ISOR)主席、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

万建波教授,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斌教授,深圳龙岗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万建波教授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做肝保护研究的文献调研过程中发现,Omega-3在酒精性脂肪肝和肝损伤方面的实验数据和临床结果“五花八门”,其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衰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也是争议不断。针对让Omega-3陷入这些争议的原因,万教授分别从Omega-3/Omega-6比值、实验动物喂养不合适、剂量、给药时间和遗传背景五个方面,条分缕析地进行了阐述,并表示Fat-1小鼠模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龙式”的解决方案。王斌教授随后也表示,Fat-1小鼠模型在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能够有效填补Omega-3研究中的空白;另外,Fat-1/Fat-2双转基因小鼠模型能够很好地平衡脂肪酸谱。他认为,如果这些模型得到更好的应用,可能会改写能量和三大宏量营养素的转换关系。李祥勇教授随即谈到他的研究涉及Omega-3在PM2.5诱导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基于Fat-1小鼠模型,检测其全身/局部炎症,结果发现摄入Omega-3后,Fat-1小鼠体内炎症消失,说明Omega-3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讨论的最后,康景轩教授对第一个主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很开心Fat-1小鼠模型能够为这么多Omega-3相关研究提供助力。尽管Fat-1小鼠模型不完美,然而,该模型能够帮助科学家观察到传统研究或人体研究中难以发现的现象。康教授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实验室里的发现可能引导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他提到,基础研究应启发临床工作者思考如何将这些发现应用于实践;同时呼吁与会者共同努力,以实现这一目标。

主题二:

Omega-3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组织中Omega-6/Omega-3比值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

李铎教授,青岛大学营养学首席教授、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院士

李教授用生动的语言,针对人体组织中Omega-6/Omega-3比值与糖尿病风险关系,进行了深度解读;同时还关注了中西方人群的代谢差异,以及一些临床流行病学分级,为糖尿病领域提供了精准范版。他主导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健康人群的血浆磷脂中Omega-6/Omega-3比值及Omega-3含量显著高于T2D和MS患者,而Omega-6含量则低于T2D组。因此,提高组织中Omega-3/Omega-6比例可能有助于降低罹患T2D和MS的风险。该结果证实了Omega-3可以显著的改善中国人群的血糖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



Omega-3之严谨临床实证引领忧郁症及失智症的整合治疗

苏冠宾教授中国医药大学安南医院副院长

Omega-3,特别是EPA,已被证明在重度抑郁症(MDD)和失智症方面具有潜在治疗获益的抗炎和神经保护剂。在本次大会上中,苏教授介绍了一系列相关转化研究,探究了Omega-3治疗抑郁症和失智症的疗效和潜在机制;另外,发现了EPA的作用可能是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炎症和SPM系统。该结果为制定推荐富含EPA的MDD药物成分的国际指南做出了贡献。苏教授通过连接临床实践和基础科学的转化研究,强调了Omega-3作为抑郁症和失智症辅助疗法的潜力。



基于队列研究的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慢性病防控

黄涛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育部分子心血管病学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目前对于Omega-3如何在慢病防控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了深入理解,黄教授团队利用与Omega-3相关的多组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Omega-3能够影响代谢组、蛋白质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与人类慢性疾病相关的基因表达;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确定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组等微生物水平变化方面对慢性疾病结果的影响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从科学到实践:Omega-6/Omega-3比例平衡对健康管理和产业创新的启示

郝磊教授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联合与公共卫生系医学影像学和医学技术项目主任、北美华人营养学会会长、董事会主席

近年来,Omega-6/Omega-3比例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这种失衡被认为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郝教授在演讲中结合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数据,阐明了合适的Omega-6/Omega-3比例在降低炎症、肥胖、脂肪肝等慢性病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此外,郝教授还探讨了健康管理中维持合适的Omega-6/Omega-3比例,对个体化营养干预的实际应用,并展望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膳食选择。



中国医疗机构Omega-3临床使用指南

张慧,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

张医生在演讲中,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老年疾病,以及糖尿病、ICU患者和多癌种的临床指南的多个方面,阐述了Omega-3在中国疾病防治的临床应用以及专家共识。最后张医生表示,未来,Omega-3相关的研究将关注Omega-3对骨关节健康、孕妇及婴幼儿脑部健康、月经疼痛、情绪障碍、睡眠和皮肤健康的促进作用。



主题二圆桌论坛:

Omega-3临床研究与应用

参与嘉宾:

杨波教授(主持),温州医科大学脂类医学研究所所长

刘庆芝教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免疫综合科首任科主任、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生殖健康多学科分会会长

王斌教授,深圳龙岗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罗海清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颈部肿瘤专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聂永慧博士,远洋椿萱茂首席健康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副会长

刘庆芝教授首先谈到,她从一名对营养知之甚少的临床医生,逐渐确信营养在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Omega-3等营养素在母婴健康中的重要性。目前对于多种妇科炎症来说,传统消炎药物并非总是有效,而Omega-3在减轻这类炎症中显示出了积极作用。刘教授强调,目前急需高质量的循证来支持Omega-3在母婴健康中的临床应用。王斌教授随后再次谈到,Fat-1小鼠模型为Omega-3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同时强调了Omega-3在多种慢性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他解释说,尽管Omega-3不是万能的,但它能纠正多种慢性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他提倡在医院使用医用级Omega-3补剂,帮助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而作为一名头颈部肿瘤专家,罗海清教授从她的工作实际出发谈到,在中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极高,这也同时引起了医学家和营养学家对于肿瘤患者的营养干预的高度重视。Omega-3中的EPA成分能拮抗炎症细胞因子,逆转炎症风暴,改善肌肉减少。因此很多医生和营养师推荐将Omega-3作为癌症患者的日常膳食补充剂。作为神经科医生的聂永慧博士表示,对于阿尔茨海默等老年神经性疾病的治疗,营养学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尤其是提高Omega-3的摄入。而患者/家属教育工作中的困难,以及老年营养问题的复杂性,让解决老年患者的营养问题充满挑战。最后聂博士强调,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第一附属医院设立的Omega-3主题医院的成立或将助力摆脱上述困境。

讨论的最后,杨波教授总结道,Omega-3产业界人士常常会问为何各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其实是个体生活习惯、Omega-6摄入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体内Omega-6/Omega-3比例失衡,造成了外界对Omega-3的评价两极分化。这也解释了为何临床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另外,鱼油不等同Omega-3,其形式多样、含量不一且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都影响Omega-3的临床效果;同时患者年龄、代谢状态和情绪等因素也会影响Omega-3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因此,我们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题三: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Omega-6/Omega-3脂肪酸的比值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在未来健康食品开发中的重要性

王兴国教授江南大学脂质营养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乃至全球心血管疾病(CVD)形势严峻,而Omega-6/Omega-3比值不平衡与CVD风险密切相关。王教授的研究显示,不同Omega-6/Omega-3比值对CVD的调节作用不同。较高的Omega-6/Omega-3比值会增加CVD风险。该研究结果建议Omega-3摄入量>1 g/天且保持较低的Omega-6/Omega-3比值(<5),以避免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他还表示,未来食品健康应提供个性化的Omega-6/Omega-3比值营养推荐,特别是对于一些患病人群;产业方面,应开发富含Omega-3的食品,实现精准营养配比,并通过科普提高公众对健康脂肪摄入的认知。



亚麻籽ALA的提质加工与增效利用

邓乾春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油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α-亚麻酸(ALA)具有抗炎、干预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等健康功效,我国亚麻籽产量更是位于世界前列,但因其不良风味、易氧化变质、ALA转化及吸收利用受限,以及提质增效与多元化加工不足的问题,制约了亚麻籽ALA加工产业的发展。基于此,邓教授的研究建立了高效脱苦、反胶束稳态化、ALA酶法修饰改性等提质增效加工技术;形成了全籽(粉)灭酶促稳、脱毒增香等全价精深加工技术;结合功效评价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创制了脱苦亚麻籽油、ALA甾醇酯、ALA强化营养油等多元化富含ALA的营养健康产品,让困扰多年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Omega-3产业论坛



亚麻籽营养特性与全质化绿色低温加工

刘元法教授,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中国食用油消费量达四千多万吨,膳食油脂明显影响了心血管健康,但Omega-3摄入依然不足,亚麻籽作为一种可持续资源,其全利用对改善脂肪酸摄入至关重要。但亚麻籽的加工在全亚麻籽加工、低水无添加、低温保护性加工和冲调保质性方面存在挑战。刘教授的研究则针对这四大问题,通过亚麻籽高效脱毒柔性增香、低温高效超微化、自组装包埋等技术实现了亚麻籽的全质化利用。



Omega-3+组合产品的研发及其在心血管健康中的应用

唐林志博士(团队成员程凤森女士代讲),广东清脂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博士的研究结果发现,ALA联合辅酶Q10可以降低轻度高脂血症人群LDL-C和HDL-C,进一步分析也显示能够降低非-HDL-C水平,显著提升MDA水平,但炎症水平未见明显变化;另外,还能改善其血脂及抗氧化水平,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且对其肝肾功能无不利影响。但一项荟萃分析显示ALA的抗炎作用,还存在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证实。



AI技术在精准营养干预中的应用

孙朝南瘦吧集团快康AI创始人、广东省网商协会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专家

作为快康AI创始人,孙朝南先生在演讲中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精准营养干预中的应用,并展示了“瘦吧”手机软件的强大功能,让我们看到了AI与营养健康的完美结合。他提到,AI的发展标志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始,为健康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他研发的手机软件“瘦吧”可以评估、个性化方案制定和智能追踪执行,适应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目前,瘦吧和快康AI的合作已经进入医院营养科和妇幼保健科,提供减重和精准营养干预服务。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鸡蛋技术研发

齐莎日娜博士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总监

齐莎日娜博士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Omega-3强化鸡蛋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她强调,“一枚好鸡蛋从健康的鸡妈妈开始”,鸡妈妈的选择与培育需要经历三代优选。齐博士的研究发现,亚麻籽来源的Omega-3鸡蛋品质更佳——风味更好(无腥味)、Omega-3含量更高些;水煮方式的Omega-3损失率最小。齐博士表示,圣迪乐Omega-3鸡蛋从风味和鸡蛋颜色调控方面实现了突破,成为同类产品的标杆。



脂肪谱检测技术在Omega-3应用中的重要性

赵锋博士浙江大学苏工院脂肪谱与慢病研发中心主任

人体不同脂肪酸的相对构成对炎症和肠道菌群平衡具有根本性影响,是心血管、甲状腺、疼痛、癌症等慢病的深层病因。赵博士指出,通过检测脂肪谱可以识别出营养和代谢失衡,如EPA水平低、ALA转化不足、内源性饱和脂肪等,这些都是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因此,以Omega-3为代表的脂代谢平衡个性化精准营养方案,在改善慢病的机理和临床效果提升上十分重要。



聚焦Omega-3产业难点,助力产研创新发展

李鹏婧成都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生物工程中心院长

李院长从Omega-3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难点、科研及产业创新发展探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表示,Omega-3的全球需求量极大,但80%的人摄入量不足。目前技术创新集中在鱼油的分离纯化、藻种筛选育种、发酵工艺和磷脂Omega-3的生物利用度上;产品应用剂型也逐渐多样化,如滴剂、肠溶软胶囊等。当前,Omega-3科研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难点在于如何满足市场对Omega-3质量指标、含量纯度和剂型的需求。而圆大生物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平台,致力于脂肪酸合成生物学研究。

闭幕致辞

康景轩教授在闭幕辞中谈到,当前有关Omega-3的研究众多,但需要提炼有价值的结果并进行临床验证,获得科学、可信的理论数据,从而促进产业开发和人体应用。康教授再次强调,正如本次大会一直秉持的主题和观点——Omega-3转化研究和技术创新:从实验室到临床——实验室里漂亮的数字要转化成人们脸上的笑容,才更有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本次大会将各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各企业的专业代表相聚在一起,展示了Omega-3领域多元化的技术特色和成果,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促进了跨领域交流合作,共同解决Omega-3普及中的认知和实际问题。所有与会者都认识到了Omega-3的重要性及未来工作的艰巨性,同时,还见证了相关科研与产业联盟和多项转化研究项目的启动和落成。新成立的科研与产业联盟将加强沟通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今年是运用Fat-1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Omega-3作用的第20年,尽管当下Omega-3研究硕果累累且在更加蓬勃的发展中,但未来的工作仍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突破与下一次相会!

会议花絮

获取会刊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获取会刊

主办单位

Omega-3 与全球健康研究院(OGHI)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建立国际多学科合作网络,致力于通过教育、研发和应用,将Omega-3科学和技术转化为全球健康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OGHI 的工作重点包括 : 提高公众对Omega-3脂肪酸在改善全球健康方面的能力和影响的认识;促进转化研究的国际合作,找出最具挑战性的全球健康问题及易从Omega-3受益的弱势及高危群体;开发高性价比的Omega-3解决方案,满足不同人群各种健康问题的特殊需求,以及开发新的生物技术,确保Omega-3资源的可持续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推动Omega-3干预措施的实施和应用,以产生可量化的现实效果。

国际Omega-3研究学会(ISOR)是一个全球性非营利性学术组织,致力于通过科研和教育增进对Omega-3脂肪酸在健康和疾病中作用的认知。ISOR旨在汇集该领域的研究学者,特别是对Omega-3感兴趣的年轻科学家,交流想法,加强合作,促进和维持高标准的Omega-3研究。

世易医健(eChinaHealth)是医疗教育培训机构,业务包括:医学新媒体,会议活动,国际医学培训,目前在美国旧金山、中国上海和青岛设有办公室。世易医健与包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内分泌学会(ES),美国化学会(ACS),美国MJH 医疗媒体集团,欧洲COR2ED 医学教育组织在内的多个全球顶尖行业学会和机构合作,秉承“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让中国医生和专业人员及时掌握全球医学最新进展,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杏林的累累硕果。

支持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Omega-3研究与转化中心(GDMU-COCTR)致力于深入研究Omega-3脂肪酸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把Omega-3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临床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中心通过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Omega-3领域的领先转化研究中心,助力Omega-3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健康产业发展,为促进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赞助企业


世易医健
世易医健(eChinaHealth)是国际医学教育培训机构,在美国旧金山,中国上海,和中国青岛设有办公室。世易医健业务包括医学新媒体,国际会议活动,和医学教育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