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运增
我的家乡在冀南沙河市太行深山区,老家的人们都喜欢吃捞饭,喝杂面条汤。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能品上一碗原汁原味的杂面条,浓浓的香味会扑鼻而来,细细地品味,顿感浑身上下热乎乎的。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低指标瓜菜代,靠吃野菜度日。
我们心里所盼的就是能吃上母亲亲手捞得捞饭,亲手擀得杂面条。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吸溜着杂面条,那真是美味佳肴。
杂面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豆类做成,豆类和小麦掺和起来,就可以磨成杂面,而磨杂面的豆子,以黄豆、黑豆、绿豆为首选。
磨“杂面”的工序很多:第一道工序是先选好磨杂面要用的豆子,然后去掉豆皮,用簸箕将皮簸出待用。
第二道工序是把小麦用水洗一下,再用笊篱把小麦捞出来,放在簸箕或者簸箩里凉开,仔细把里边偶尔留下的小石子捡出来,然后再和去皮的豆类掺和起来,放几天后,再用石磨或者石碾磨成面。豆类和小麦的比例用量可以随心所欲。
在我的记忆中,每当吃杂面条的时候,母亲边和面边说道:“和的面要像石头蛋,擀的面要像卧单片,切的面要像一条线。”其意思就是和的面要硬一点,擀的面要薄一点,切的面要像线那样细。
擀面时要用玉米面当薄面,擀成锅盖那样大时,多放点玉米面防粘,然后两边折起来再擀;擀一会儿,从另一边再折起来擀,这样会擀得很快,而且面片就会擀得像纸一样薄。
擀好后一层一层地折起来,再用刀切成均匀的线状。切杂面条可得有过硬的好刀工,就像山西老太太用锤子砸豆旋,叮当、叮当、叮当,好像一种交响乐。杂面条切好后,用手轻轻地抖开,以防粘连。这样杂面条就做好了。
第三道工序就是捞捞饭,那时候家里烧的都是柴火,火候小时,还不时地放几块干柴,让火苗更大一些。
在煮杂面条前,先烧一锅水,水开后放上小米,煮上几分钟,待小米能用手捏烂时,就可以捞出来,放在另一个锅里,把锅放在火上,用小火温一会儿,然后关火,用铁匙抿好。等着备用。
那时候人们种的谷子都是黄色的,小米也是黄色的。所以金灿灿的捞饭很是诱人,民间称胡萝卜是“小人参”。捞饭再配上炒好的胡萝卜条,民间称“金米捞饭人参菜。”
第四道工序就是做杂面条汤。把捞饭剩下的汤,再加上适量的水,在汤里煮上白萝卜条、胡萝卜条、北瓜、南瓜、各种豆角等各种绿色蔬菜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适量的选择几种蔬菜即可。蔬菜煮好后,再煮杂面条,可以放上香菜,也可以不放。
面条煮好后,把锅从火上端下来,然后再用另一个锅放少许油,油里放几粒花椒、葱花,山韭菜花或者山葱花。
炒好后放到杂面条汤里。浓浓的清香扑鼻,让人垂涎三尺。
如果单做杂面条,不捞捞饭,寡汤清水,那样做的杂面条是不好吃的。
如果在汤里加少许小米煮一会儿,或者放少许玉米面,然后在热油锅里放些干山韭菜花,趁热放入捞饭汤里,其味道也是更好的。
现在生活虽然一天比一天好了,但却吃不上那飘香的杂面条了,也难觅杂面条的踪影了。
尽管现在有卖杂面条的,但杂面条的形状不一样了,现在的杂面条,大都是靠机器压的,手工做的很少。
杂面条包含着一种美食文化,它的味道是我对故乡一份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它的工序过程是我对老家的一份深深的怀念。
真是,一枝一叶思乡美,一粥一饭忆母情。
注明:图片由AI生成,与文字无关!
相关链接:
书海无涯,寒暑无阻 —— 读书人的坚持与热爱
魅力太行 ‖ 佛像与台阶
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 ‖ 银泉瀑布挂山川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九)——秋到太行说酸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3)——情真意切话漤柿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4)——圆圆蔓菁味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