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刘雯蜀/童非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20002/S1230524050005
研究助理:张致远
来源:浙商证券计算机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11月12日报告《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立基于内,面向世界——行业点评报告》,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摘要
2024 年 11 月 11 日,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
空,将搭载的 15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其中包括阿曼智能遥感卫星一号,系
我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
1、中国卫星产业面向世界,合作加深
“阿曼星”是一颗高分辨率智能遥感卫星,其“太空大脑”——星上人工智能处理载荷平台,由浙江民营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提供,将为阿曼的国土详查、城市规划、灾害应急等提供支撑,峰值星载算力达到每秒80万亿次运算,是同等在轨产品的几倍至几十倍。阿曼选择中国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处理载荷平台、发射服务,反映了对中国企业产品可靠性、性价比、产业体系等方面的认可。卫星接收方阿曼兰斯航天公司表示后续会和中国企业在天基分布式计算等多领域深化合作。
除阿曼外,巴西也致力于加强与中方的合作,部分原因是出于反垄断与国家安全考虑。据环球时报报道,巴西希望引入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卫星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该公司牵头建设了“千帆星座”。巴西卫星互联网市场此前主要由星链主导,市场份额高达45.9%。此外,巴西正在讨论同中方合作建造可用于通信服务及国防系统的地球同步卫星,以及希望中方使用巴西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进行卫星发射,以加速卫星组网进程。
2、商业航天从无到有,加速发展
复盘过往,近10年商业航天经历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过程。2014年国务院首次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的指导意见,开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2015年,“北京”二号成为政府核准的首个民用商业卫星项目;2016年,武汉建设首个商业航天基地;2019年,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商业航天公司开始大规模开展业务,中国商业航天进入转折点;2020,中国首颗5G互联网卫星发射;2021年,中国卫星网络集用有限公司(星网集团)挂牌成立。据艾媒咨询数据,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382亿元。
3、展望未来,卫星发射提速
卫星运营商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获取频率的优先使用权,申请后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星、9年内必须发射总数达到10%、12年内发射总数需要达到50%、14年内整个星座必须完成发射。全球对于低轨卫星的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千帆星座”、“GW 星座”、 “Honghu-3 星座”是我国主要布局的三大卫星星座,它们计划最终部署的卫星数量均达到万颗。2024年是三大星座批量发射的起步阶段,根据进度计算,预计未来发射速度将明显提升。
“千帆星座”:2024年是千帆星座大规模组网的第一年,全年目标是发射108颗卫星。8月6日,首批发射;10月15日,第二批组网卫星发射,两次发射均采用一箭18星的方式。2025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
“GW 星座” :计划将在2024年下半年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行首次发射,在未来5年内发射约10%的卫星,到2035年完成全部卫星的发射。
“Honghu-3 星座”:于2024年5月24日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一份先期出版信息(API),计划发射一组由1万颗卫星组成的星座。
SpaceX:马斯克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更快”实现到2025年底每两周发射一艘“星舰”飞船的节奏。第一艘飞往火星的“星舰”飞船预计将于2026年进行一次无人发射。
建议关注
中国卫通、中国卫星、上海瀚讯、上海沪工、中科星图、航天宏图、天银机电、信维通信、海格通信、九丰能源、南京熊猫、航宇微、臻镭科技、铖昌科技、铂力特、三维通信等。
风险提示
卫星研发低于预期;卫星发射进度低于预期;卫星行业支持政策低于预期;卫星发射事故。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计算机蜀你最牛
计算机行业研究公众号,
关注这一个就够了!